上海報業集團

上海報業集團

2013年10月28日經中共上海市委批准,由解放日報報業集團和文匯新民聯合報業集團整合重組的上海報業集團正式成立。上海報業集團的掛牌辦公地為位於上海徐家匯CBD商圈的上海中金國際廣場。2015年5月,汪峰將上海報業集團訴至法院,要求其停止侵權、刪除文章,賠禮道歉、消除影響、恢復名譽,同時索賠精神及經濟損失。朝陽法院已正式受理案件。

發展歷史

解放報業集團

解放日報報業集團成立於2000年10月9日。2006年利潤總額超過3億元。

文匯新民聯合報業集團

集團成立於1998年7月25日,由中國大陸兩份歷史最悠久的報紙——文匯報(創刊於1938年)和新民晚報(創刊於1929年),聯合組建而成。

發展歷程

應勢而動

上世紀末,由文匯報和新民晚報聯合組建而成的文新報業集團、以中共上海市委機關報解放日報為主報組建的黨報集團先後成立,形成了各有特色、適度競爭的格局,十多年來取得了改革的先發效應和突出業績。

網路時代,新媒體的崛起使上海的兩大報業集團遭遇了與國內外紙媒同樣的挑戰,現有的體制機制在相當程度上制約了發展。是固步自封還是另闢蹊徑?上海的選擇是:撤二並一,加快轉型。

根據上海市委常委會審議通過的報業集團調整改革方案,合併文新、解放兩大報業集團而組建的上海報業集團,其旗下的解放日報、文匯報、新民晚報將恢復報社法人建制,實行黨委領導下的總編輯負責制,以做好媒體內容業務和把握輿論導向為主要責任,傳承文脈,彰顯特色,做強品牌,發展新媒體,擴大影響力。原兩大報業集團所屬其他報刊,則將按內容類型、社會影響、品牌效應等,分別對應歸屬三大報社,形成三大報系的管理體制,其餘歸入都市報系直屬管理。集團以統管統籌經營為主;三家報社要體現以媒體內容為重點,同時組織實施在進軍新媒體、廣告經營、報刊發行方面的工作。

引人注目的是,此次改革方案明確將把握正確導向、提高報紙質量作為對三大報社的主要考核指標。為使報社心無旁鶩地專注內容、提升質量、確保權威、把好導向,上海每年將為解放日報社、文匯報社注入財政資金,支持兩大報社的品牌拓展和傳播運營工作;市宣傳文化專項資金也將安排預算,用於支持各主要報紙發展新媒體、扶持外宣媒體和具有文化影響力的報刊;報業集團將承擔集中進行資產運作的責任。

立足於“大調整、小改革”,是此次上海報業改革的鮮明特色。新報業集團的建立,為統一戰略思考、統籌報業資源、實現1+1>2的調整改革創造了條件,動作幅度頗大;但作為分段部署、有序推進的第一步,現階段改革以平面媒體為主、三大報社支撐的格局尚未變,力求改革的推進既積極又穩妥。

“兩大集團的整合重組,合乎報業發展規律,順應媒體變革潮流。”新成立的上海報業集團黨委書記、社長裘新表示,“新報業集團要體現乘數效應,需要我們轉變觀念、突破定勢,以新理念、新思路、新知識、新方式來爭創新優勢,以今天的‘小改革、大調整’,為今後深化改革創造條件、搭建平台、拓開新路。”

因勢而謀

“任何情況下,主流媒體都應成為權威信息傳播的主渠道。”組建上海報業集團,是上海市委在深入調研、廣泛聽取意見建議基礎上作出的決策,旨在通過體制機制的調整改革,更好適應形勢和發展需要,更好發揮上海報業的影響力和引導力,推進主流媒體創新轉型發展。

加快改革,時不我待。面對全國報業的新格局和新媒體的新挑戰,一段時間以來,上海市委召開多個專題會議和座談會,探討新媒體迅猛發展的新形勢下上海傳統媒體轉型發展的新路徑。在啟動籌備的近2個月裡,通過數百人次的訪談、交流,進一步充分聽取各方意見。在深入調研、深思熟慮的基礎上,組建上海報業集團的構想付諸實施。從9月初正式啟動到最終決策,時間短,彰顯了改革的迫切和主動,也體現了決策的慎重和高效。

為確保改革方向,提升改革效率,上海市委特別提出了“三個一”的改革目標——兩大集團合併成一個集團,配強一個班子,研究一套支持媒體發展的政策,從而使改革的推進始終緊扣鞏固壯大報業陣地、增強主流媒體主導權、緊跟新媒體發展的戰略布局。

《2012年新聞出版產業分析報告》表明,在全國報刊出版集團總體經濟規模綜合排名中,解放、文新兩大集團分列第三、第五位;旗下的解放日報、新聞晨報和文匯報、新民晚報均入圍全國“百強報紙”;新民晚報、新聞晨報的報刊廣告價值分列第四、第十位。“單看排名,似乎不錯。但從全國乃至全球傳媒發展趨勢看,隨著網際網路、新媒體的迅猛發展,紙質媒體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改革創新是大勢所趨。”復旦大學新聞學院教授李良榮說,“上海這次主動打破體制機制障礙,進行資源整合,在尋求新空間、實現新突破方面邁出了一大步。”

順勢而為

“改革比不改革好,早改革比晚改革好!”浙江大學傳播研究所所長邵培仁說。“組建新的報業集團只是深化報業改革的開端,也是上海報業新一輪改革發展的起點。”上海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徐麟說。新成立的報業集團,要確保導向準確,辦出特色,切實增強感染力和影響力;要充分體現調整改革的目的,切實做到資源整合、配置最佳化;還要積極探索推進與新媒體的融合,逐步向全媒體方向發展。

按照改革部署,新成立的上海報業集團將形成符合市場規律和報業實際的治理結構模式,做到責任明晰、產權清晰、分工明確、整合有力。集團將整合報業資源,最佳化報業結構,特別是在新技術的運用、新媒體的發展、新領域的拓展上負起責任,並且高水平地為三家報社提供保障服務,形成上海報業規模優勢和整體競爭力。

傳媒業專家分析認為,上海報業集團的框架設計,在整體上釐清了集團與報社的責權利、產權、人事等方面的關係。“這樣既有利於通過合併快速形成報業集團的整體規模優勢,又可避免同城競爭造成資源浪費。在集團層面統一運作經營,更具競爭實力。”中山大學傳播與設計學院副院長張志安說。

據初步估算,上海報業集團成立後,資產達到208.71億元,淨資產為76.26億元,總體經濟規模居全國報業集團前列。《新聞記者》雜誌主編劉鵬認為,報業結構規模減少的同時,一定要伴隨強勢報紙的內容精品化改革,“改革目標絕不是‘抱團取暖’,而是‘組團取勢’,把勢能轉化為動能,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掛牌之日,上海報業集團還將與網際網路行業巨頭百度公司簽訂戰略合作協定,以倚馬可待之勢邁出了向新媒體融合的新步履。

在新時代里,曾經領報業改革風氣之先的上海,再次走到媒體變革的前沿。凝改革先行者的智慧、聚開放排頭兵的勇氣,中國傳統傳媒業嬗變的新征程,將在這座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再進發。

糾紛事件

2015年5月,汪峰將上海報業集團訴至法院。汪峰訴稱,2015年4月21日,上海報業集團主辦的《新聞晨報》封二版面上發表了題為《用慈善為賭博張目是喪盡天良》的文章。文章稱,汪峰以參加“慈善賽”的名義進行賭博,並稱汪峰可能誤導孩子走上賭桌、誤入歧途。此外,文章中還大量使用“一副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的架勢”、“以前是‘黃’‘毒’大行其道,這下倒好,汪峰主動出來補齊了‘賭’這個缺”、“拋下私德當賭徒”、“為賭局正名”、“喪盡天良”等詆毀性話語。

汪峰認為,上海報業集團未經調查、核實,僅憑主觀臆斷虛構事實,隨意發布損害其聲譽的不實言論,公然貶損其人格和形象,誤導社會公眾對其的評價,嚴重侵犯了其名譽權,給其身心、聲譽造成極大傷害。故訴至法院,要求其停止侵權、刪除涉訴文章,賠禮道歉、消除影響、恢復名譽,同時索賠精神及經濟損失。

北京朝陽法院已正式受理該案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