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學圖像處理與模式識別研究所

簡介

交通大學是國家教委重點大學和國家“211工程”及“21世紀教育振興計畫”重點建設單位。圖象處理及模式識別研究所所在學科是“模式識別及智慧型系統”國家重點學科,國家“211工程”及“21世紀教育振興計畫”在上海交通大學的重點支持學科,擁有很強科研實力和很好的科研條件,承擔過國家973計畫項目、國防973計畫項目、國家863計畫項目、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上海市重大項目等60多項,獲得過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等成果獎。模式識別與機器智慧型實驗室的研究梯隊得到國家教育部“跨世紀優秀人才培養計畫”“優秀青年教師資助計畫”“骨幹教師計畫”和上海市教委“曙光計畫”的支持。

實驗室負責人楊傑教授1989年3月作為國家優秀研究生獲國家獎學金赴德國漢堡大學計算機系,在人工智慧領域國際著名學者BerndNeumann教授指導下,從事圖象處理、模式識別和人工智慧的科研及攻讀博士學位。1994年11月回國在上海交通大學圖象處理及模式識別研究所工作,現擔任研究所所長、教授、博士生導師、上海交通大學先進技術與裝備研究院電子信息研究中心主任。

已在圖象處理、模式識別、數據融合、數據挖掘、人工智慧領域主持承擔30多項國家和省部級科研項目,包括:醫學圖像處理、目標識別與跟蹤、人臉識別、複雜時序信號的識別、中醫舌脈像信息處理、感測器網路、生物信息學等方面。

主要項目973計畫子項目2項、國家863計畫項目2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項、中法和中韓國際合作項目各2項、中日政府國際合作項目1項、上海市科委重大項目1項、上海市科委重點項目4項、教育部重點科技項目1項、“十一五”、“十五“、”九五”預研項目8項、國際大企業科研合作項目5項、各類基金項目8項。

楊傑教授入選教育部“跨世紀優秀青年人才培養計畫”“優秀青年教師資助計畫”“骨幹教師計畫”、上海市教委“曙光計畫”和“曙光優秀學者”以及“曙光跟蹤計畫”。

楊傑教授擔任國家信息產業“十一五”規劃專家組成員、上海市科委“十五”信息領域技術預見專家、期刊《紅外與雷射工程》《計算機仿真》《光機電信息》、《生物醫學工程雜誌》編委、圖象信息處理與智慧型控制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委員、上海系統仿真學會理事、“智慧型信息處理”專業委員會主任、上海市自動化學會模式識別專業委員會主任和上海市圖像圖形學會模式識別專業委員會主任。

已發表專著2本(在德國、新加坡),在國內外重要學術期刊和會議上發表論文300多篇,其中被SCI檢索126篇,被EI檢索164篇。已指導博士後2名、博士研究生40名、碩士研究生46名。獲得美國RockwellAutomation傑出教師獎等多項獎教金。

成員一覽

楊傑 博士、教授
周越 博士、副教授
姚莉秀博士、副教授
劉爾琦研究員、兼職教授
沈紅斌副教授

研究方向及成果展示

基於三維醫學影像分析的整復手術輔助設計系統
(Computer-aideddesignsystemforplasticsurgerybasedon3Dmedicalimageanalysisandconstruction)
數據挖掘和基於內容的圖像檢索及其套用(DataMiningandcontent-basedimageretrieval)
計算機輔助醫學診斷(computer-aidedmedicaldiagnosis)
智慧型監控和人行為分析Intelligentsurveillanceandhumanbehavioranalysis
生物特徵識別和套用(BiometricsandApplications)

科研獲獎:

1.國家863項目“用於建模、最佳化、故障診斷的數據挖掘技術”
通過了863專家組的驗收,並通過了上海市科委主持下成果鑑定,結論為:成果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在基於數據挖掘的多元合金相預報方面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研究成果入選國家八六三計畫十五周年成果展。獲2001年中國高校科技進步二等獎。
2.國家863項目“家庭遠程醫療監護和諮詢智慧型系統”
通過了863專家組的驗收。研究成果入選國家八六三計畫十五周年成果展。
獲2001年上海市優秀髮明競賽一等獎。
3.與上海第九人民醫院合作項目“分層截骨和影象疊加技術在複雜顱面畸形整復中的套用”
獲2003年上海市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4.項目“下視景象匹配算法及其套用研究”
獲2004年上海市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5.項目:“機器學習理論和算法研究及其套用””
2008上海市自然科學獎
6.項目“顱頜面骨架修復重建的基礎與臨床套用研究”(與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上海第九人民醫院合作)
獲2008教育部科技進步二等獎
7.項目“圖像特徵點定位和配準技術及其套用”
獲2010年上海市技術發明二等獎

研究所網址:http://www.pami.sjtu.edu.cn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