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情概況
國土面積2平方公里,海拔870米抄,年平均氣溫19.3℃,年降水量1500毫米自,適宜種植水稻甘蔗等農作物。有耕地總面積209畝(其中:水田138畝互,旱地71畝),人均耕地1.33畝動,主要種植水稻包穀等作物;擁有林地2500畝,水面面積84畝,其中:養殖面積3.7畝;荒山荒地200畝。全村轄1個村民小組,有農戶34戶,有鄉村人口150人,其中男性69人,女性81人。該村以傣族為主,其中傣族150人。其中農業人口149人,勞動力81人,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66人。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養殖業,主要銷往本縣。2009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51.68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52.36%。2009年全村經濟總收入98.7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 4566元。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發展思路及發展產業:大力發展甘蔗產業,加強訂單農業的發展。
農村經濟
該村有耕地209畝,人均耕地1.33畝; 有林地2500畝。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143畝,有效灌溉率為 97.95%,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143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91 畝。到2009年底,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31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143.50畝,2009年農村經濟總收入98.7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48.73萬元,占總收入的49.37%;畜牧業收入20.67萬元,占總收入的20.94%(其中:年內出欄肉豬99頭,肉牛2頭);漁業收入1.73萬元,占總收入的1.75%;林業收入3.78萬元,占總收入3.83%;第二、三產業收入23.79萬元,占總收入的24.11%;工資性收入0.6萬元,占總收入的0.61%,其他收入(包括轉移性收入、財產性收入等)3.18萬元,占總收入3.22%。農民人均純收入4566.00元,農民收入以種植養殖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0.6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6人(占勞動力的7.41%),到省內務工1人,省外務工4人。該村有固定資產0.50萬元,年末無集體收益,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主要以貼上公告、會議方式公開。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09年底,已實現通或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無路燈。全村有34戶通自來水。有34戶 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34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和100 %);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24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20戶(分別占總數的70.59%和58.82%。該村到鎮道路為柏油路;進村道路為水泥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25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6公里。全村共擁有拖拉機9輛,機車15輛。全村無沼氣池農戶;裝有太陽能農戶5戶。該村到2009年底,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4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23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7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該村小學生就讀到新村國小,中學生就讀到舊城民族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1.5公里,距離中學6公里。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鎮衛生院, 距離村委會衛生所4公里,距離鎮衛生院7公里。該村無公廁,無垃圾集中堆放場地, 村內無生活排水溝渠設施,人畜混居的農戶34戶,占農戶總數的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