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上山盤區巷道布置和採區巷道布置一樣,在盤區內布置若干條上山,包括運煤上山、軌道上山與通風行人上山等。盤區內可以單翼開採或雙翼開採,一般均採用雙翼開採。
盤區巷道布置根據煤層的數目與間距不同,採用單層布置或煤層群聯合布置。盤區內有兩個煤層,層間距比較小,中厚煤層、傾角5°-8°、賦存穩定,煤層開採自然條件簡單。盤區沿傾斜劃分為5-6個區段,4個採煤工作面同時生產 。
上山盤區巷道布置及其準備
盤區巷道掘進順序:由運輸大巷開掘盤區材料上山和甩車道,進入煤層後掘進軌道上山,與此同時掘迴風斜巷與迴風大巷貫通,以便掘進時通風。另一掘進隊從運輸大巷掘下部車場繞道,進風斜巷, 與煤倉,然後沿煤層掘進運煤上山。當軌道上山與運煤上山掘至盤區上部邊界,並用材料斜巷貫通後,即由軌道上山向兩翼掘煤層的第一、二區段進風巷、運煤巷及其輔助巷道,掘至盤區邊界時掘開切巷。與此同時,由運煤上山向兩翼掘煤層進風巷,區段(二區段)材料斜巷,掘至與煤層進風巷相通。再從運煤上山掘區段溜煤眼與煤層運煤巷相通。當煤層一、二區段採煤工作面形成採煤系統,盤區內其他的硐室與聯絡巷掘進完成時,即可鋪設採煤設備進行回採工作。在開採煤層的同時,掘進煤層的採煤巷道,當構成採煤系統時,便可鋪設採煤設備進行生產。上下煤層的開採,根據盤區生產能力的需要與開採順序安排,兩煤層可以分層開採或同時開採 。
上山盤區生產系統
煤層工作面采出的煤,經運煤巷由刮板輸送機運至區段溜煤眼下放,然後由運煤上山用膠帶(刮板)輸送機運到盤區煤倉,在盤區下部車場裝車後,由機車牽引至井底車場,經主井提升到地面。
新鮮風流由運輸大巷經進風斜巷、運煤上山,然後由煤層進風巷,經材料斜巷煤層進風巷進入採煤工作面。清洗工作面的乏風由運煤巷至軌道上山,下行經迴風斜巷進入迴風大巷,最後由風井排出地面。
盤區內的材料與設備運輸,田運輸大巷經盤區材料上山、甩車道運到軌道上山停車場後,由無極繩提升至上部或中部車場,經軌道進風巷運至採煤工作面。煤層工作面的材料,由平巷經材料斜巷下放到煤層平巷,再轉運到採煤工作面 。
上山盤區巷道布置特點
由於煤層傾角很小,所以盤區沿傾斜的尺寸較大,開採順序沒有很嚴格的要求,可以上行式或下行式開採;迴風上山布置在最下一個煤層或底板岩層中時,將會造成乏風下行,特別是高瓦斯礦井會影響通風安全,所以通常把迴風上山布置在最上一個煤層中;軌道上山採用有極繩運輸,由於坡度小礦車下放困難,故一般採用無極繩運輸;上山的數目取決於煤層的間距、盤區生產能力和通風的要求。一般煤層間距比較小,瓦斯湧出量不大時,布置兩條上山;煤層間距較大時,可在各煤層中分別布置軌道上山。各煤層(組)軌道上山與運輸大巷之間用材料上山聯繫。
盤區材料上山布置,有平行或垂直運輸大巷兩種方式。材料上山與運輸大巷垂直布置時,用甩車道與各煤層(組)軌道上山相連。這種布置方式,可以減少甩車道的工程量,但甩車道布置在盤區開採範圍內,要增加煤炭損失。為了減少煤損和聯繫方便,不少礦區將材料上山與運輸大巷平行布置,而且布置在大巷保護煤柱的範圍內,通過甩車道與各煤層(組)軌道上山相連。
煤層群集中盤區上山布置時,各煤層不論是分層開採或分層同采。分層區段平巷一般均採用重疊式布置,這樣可以減少煤柱損失。各煤層與運煤上山除採用垂直溜煤眼聯繫外,還開掘斜巷通風、行人和運料。
近水平煤層採煤工作面的煤炭既可以由上向下運輸,也可以由下向上運輸,從而形成上下區段相對回採的對拉式工作面。對拉式工作面布置,可以節省巷道工程量和運輸設備,提高盤區集中生產的程度。條件適合時,應儘量採用這種布置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