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振玉

盤振玉

盤振玉:女,瑤族,1966年6月出生,中專學歷,湖南省郴州市蘇仙區塘溪鄉五馬壠瑤族村國小高級教師。

基本信息

個人簡介

下課後,盤振玉和學生在一起 下課後,盤振玉和學生在一起

她24年如一日,紮根邊遠貧困的大瑤山區,進行瑤語和國語“雙語”教學,她先後被評為全國模範教師、全國師德標兵、全國中國小優秀班主任。2003年被湖南省政府授予“農村教師突出貢獻獎”。 一個人的堅守並不是很難,難的是24年如一日。

個人履歷

盤振玉紮根大瑤山區,在至今不通公共汽車的五馬壠國小任教24年,嘔心瀝血,默默奉獻,無怨無悔,從挨家挨戶上門勸學,到10年來適齡兒童入學率和學生鞏固率均達到100%,送走260多名瑤山娃,其中13名考上大學。瑤山孩子不懂漢語,她就先用瑤語後再用國語教學。她用發生在學生身邊真實感人的事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很受學生歡迎。她還做通家長的工作,將一名弱智孩子接到學校與自己一起吃住,經過4年的啟發和教育,使這個不會開口講話的孩子能寫簡單的短文。她愛學生既當老師又當媽媽還當醫生,帶領家人動手製作教具,並從微薄工資中先後拿出8000多元為學生墊付學費和購置教具。她的多篇教學論文在市、區獲獎。曾獲全國師德標兵、全國模範教師、全國十大傑出青年、全國先進工作者等榮譽稱號。

感人事跡及社會評價

瑤山“聖女”

在離湖南郴州市府50公里的海拔1500米的高高瑤山上,在層層梯田的圍擁中,有一個面積不足一畝的校園,這就是五馬壠國小。學校隔年招生一次,複式教學。現在有1個老師,3個年級和1個學前班,學生總共8個。這唯一的老師就是從1 6歲就走上講台的瑤族女教師盤振玉。她主動放棄下山工作的機會,在這座幾乎與外界隔絕的大山里一乾就是23年,把自己的青春和全部的愛,都獻給了瑤山的孩子。當地瑤胞親切地稱她為瑤山“聖女”!

大山深處“小桔燈”

盤振玉 盤振玉

1982年,16歲的盤振玉國中畢業。就在這時,五馬壠國小的老師離開了,外面的老師又調不進來,當時任村黨支部書記的父親對盤振玉說:“你是村里文化最高的人了,你來當老師吧”。盤振玉至今仍清晰記得第一次上課時,孩子們齊喊“老師好”的情景,看著孩子們眼睛裡透出的純真和可愛,她心裡“一下子熱了起來”。

五馬壠村國小只有一間教室,實行“複式教學”,全校只有9名學生,包括3名學前班學生、2名一年級學生和4名四年級學生。這裡的孩子從小說瑤話,盤振玉要使用漢瑤“雙語教學”,讓孩子們在學前班和一年級先過語言關,從二年級才全部用國語。這比一般的教學要花更多工夫。她千方百計激發學生的求知慾,用各種的辦法讓學生更快、更多地掌握知識,她嘗試著改變教學方法,每周安排一節“聊天課”與孩子們直接溝通,給他們講故事,鼓勵他們說出自己的想法。

山區居住分散,學生上學路途遙遠,盤振玉就讓離學校較遠的學生在學校住宿。為了照顧好這些孩子,她說服丈夫,搬到學校來住。除了上課,盤振玉還給孩子們做飯、洗衣服、照顧他們的日常起居。和學生同吃同住的盤振玉,自然要承擔更多責任。從學校到鄉衛生院往返要一天時間。她自學了不少醫護知識,學生拉肚子了、胳膊脫臼了、腳崴了……這些常見的傷病,盤振玉就地解決。

開始的幾年,學生都挺怕她。有一次,因為學生沒有完成作業,盤振玉對學生髮了火,之後有些後悔。第二天上課,她讓學生把對自己的要求寫在紙條上,其中一位同學寫道:老師,請您以後發火的時候,多想想我們的笑臉。盤振玉非常感動,說這件小事改變了她對學生的態度,也更深刻地理解了“教師”兩字的含義。

“現在他們和我都非常親近,我甚至鼓勵他們在課堂上直接提出質疑。”今年教師節,她去北京開會,讓丈夫代了幾天課。回來後丈夫抱怨說,學生“太調皮了,組織紀律性很差”。盤振玉聽後卻很高興:“不是組織紀律性差,而是很活躍,老師應該給孩子們自由發揮的空間。”

像母親一樣呵護這些孩子,並不是太難的事,難的是教孩子怎樣做人。她除了嚴格要求自己的一言一行,還要求孩子從小事做起,從小培養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好習慣就是好品德,好習慣也是能力的體現”。

全國師德標兵

1997年學校在洪災中受損,修復好要2萬多元,而當時村里拿不出一分錢來。盤老師就千方百計借來4000元,同時向上級爭取維修經費1萬元,在村民的幫助下將學校修復。無錢買教具,她就和丈夫動手自己製作。學校沒有室外活動場地,她帶領全家人開闢了60多平方米的簡易操坪。1995年前,盤老師月工資不足100元。多年來,她從自己微薄的工資中先後拿出8000多元用於墊付學生學費和購置教具。

盤振玉 盤振玉

山區教學環境十分艱苦,一般教師根本留不住。學校原來條件簡陋,乾打壘作牆,杉樹皮蓋頂。為了按教學計畫讓孩子們學習所有課程,她翻山越嶺採集標本,自製了體育、美術等各種教具,學校的計算器、跳繩等,也都是她和丈夫自製的。孩子們沒有活動場地,她利用課餘時間,硬是在教室旁土坡上開闢出60多平方米的簡易操場,安起升旗桿、跳高架。盤老師有個親戚是區組織部的領導,要她改行去鄉政府工作,她婉言謝絕說:“像我這樣既通 瑤語又懂漢語的教師不多。為了孩子,我願一輩子與大山廝守。”“哪怕只有一個學生,我也會選擇留下來。”

7歲的黃思是寄宿生,家住在離學校近10公里的梨樹坪,每個周日下午,盤振玉背著她、牽著她回到學校,每周五下午,盤振玉又背著她、牽著她回家。黃思說:“想媽媽的時候,我就管老師叫媽媽。”黃思的媽媽何丙玉說:“學校比家裡好,盤老師照顧得比我好。”

據統計,23年來,五馬壠國小教學成績在全鄉一直名列前茅;五馬壠村64戶236人中,近170人當過盤振玉的學生。五馬壠國小先後有13名學生考上了大中專學校,其餘的也大都完成了九年制義務教育。近10年,這個村的適齡兒童入學率和鞏固率均達到100%。五馬壠的青年人誰有出息了,五馬壠人總喜歡說:“這是盤老師的學生。”

“瑤山玉”

盤老師在傳播知識的同時,將現代文明帶進瑤山,人們說“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一靠袁隆平,二靠盤振玉。”村里沒通電前就看上了電視,靠的就是盤老師。

1986年冬,一家發電機廠來推銷微型水力發電機,盤振玉勸說父親和別人合買了一台。同時,盤振玉家還買了全村第一台黑白電視機,除夕夜,全村人在她家第一次看到了春節聯歡晚會。1998年,盤振玉有了全村第一部手機,她說買手機“主要是為了嘗試”。盤振玉辦公室里各種報紙、書籍和刊物特別醒目,盤振玉說,山村閉塞,不看點報刊雜誌,很快就會落伍。 辦公室里還有一樣東西引人注目,那是一台電腦。這是市里支教時,盤老師要求添置的。對新鮮事物的大膽嘗試,讓盤振玉在很多時候都“引領風氣之先”。在五馬壠這個高寒山區種西瓜、種反季節蔬菜,都是始於盤振玉家。現在,西瓜和反季節蔬菜成了五馬壠村的“錢罐子”。郴州市教育局局長鄧黨雄說,盤振玉的很多做法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她做到了教師的傳統美德與時代要求的有機結合。

1997年,作為縣政協委員的盤振玉,遞交了修公路的議案。區里籌的資金不夠,盤振玉不僅帶頭捐款,還協助村支部組織大家出義務工。說起這些,盤振玉說,我經常下山學習、開會,上山時,順便給大家帶回良種,為村里爭取些機遇,只不過要多留點心、出點汗罷了。

所獲榮譽

潘振玉載譽而歸 潘振玉載譽而歸

由於盤振玉的成績十分突出,2003年,她當選為郴州市蘇仙區政協委員;2003年,湖南省政府授予她“農村教師突出貢獻獎”;2004被中國教科文衛體工會授予"全國師德標兵"稱號;2005年,被評為“全國先進生產工作者”;2005年7月,被評為第七屆“湖南十大傑出青年”;2005年12月18日在中華全國青年聯合會等主辦的第16屆中國十大傑出青年評選活動中當選為全國十大傑出青年。盤振玉在日記中寫道:“教師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有人說,這是詩人寫出來的,我倒認為這是做出來的。只有認真做了,才會有這種體會。現在有這么多人支持我,我會更加忠於職守,讓我們這個職業放射出更多光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