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沿革
上坦橋建於明萬曆二十八年(1600年),橋長68.9米,引橋長44米,橋面寬5.6米,五孔從北向南跨徑依次為12.4米、13.8米、13.8米、12.7米和12.7米。橋基用條石砌成,每層較上層稍出台,橋墩為船型。
文物遺存
上坦橋從北向南第四孔的北面距河面約3.3米處拱券上崁有建橋“同仁因果”碑記一通,記載了建橋的捐資者、修建者和年代。護欄用石柱和條石砌築而成。橋面和引橋原用青石鋪砌,引橋為階梯狀,上世紀80年代末修建鄉村公路時,改為水泥路面。
文物價值
根據碑文分析,該橋是僧侶參與捐資修建的一座橋,這對研究寧國的宗教文化、社會發展等都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文物保護
2012年6月21日上坦橋被評為安徽省級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