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畲

上下畲(村),隸屬廣東省梅州市興寧市羅浮鎮,位於羅浮鎮東北部。地處東經115°67′,北緯24°53′。下畲村是羅浮鎮一個自然村、毗連浮美村、中坑村,毓秀鍾靈,山清水秀,依山傍水。我村轄6個村民小組,在冊戶數364戶,人口866人;全村總面積16.3平方公里,耕地面積824畝。

上下畲村獲得廣東省2017年第一批“廣東省衛生村”稱號。

地理環境

區位

梅州市興寧縣(市、區)羅浮鎮上下畲村位於羅浮東北部。

地形地貌

上下畲村屬山區地帶,四面環山。

氣候

我村年平均氣溫為21.4℃,年降雨量約為1227.3毫米,氣候特徵亞熱帶季風氣候。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

上下畲村總面積16.3平方公里,耕地面積824畝。

動物資源

上下畲村地處山區,飼料來源多,無論人工飼養和野生動物都很豐富,大型家畜以牛、豬為主,家禽以雞為主。

植物資源

糧食作物:以水稻為主,產量較為穩定,畝產900到1000斤左右。

經濟作物:主要有黃豆、花生等,盛產高級植物油—高山茶油。

竹木類:這類資源尤為豐富,鄉村房屋前後都有種植毛竹,雜竹(黃竹、坭竹、麻竹等)。

藥用類:主要有巴戟、金銀花等。

水果類:主要有沙田柚、柑桔、臍橙、雜李、雜桃及柿梨等品種。

經濟

經濟基本概況

上下畲村主要經濟作物有水稻,村特色經濟收入有杉木、闊葉林等,上一年我村農村經濟總收入為443萬元。(2011年)

領導機構

上下畲村黨支部委員會

上下畲村村民委員會

交通

上下畲村通過鄉道連線S226省道,連線S226省道的高速公路出入口有:坪洋(濟廣高速)、黃陂(濟廣高速)、興寧西(梅河高速)。

人口民族

興寧縣境,古為百越諸族居地。秦漢以後,中原漢族漸次南遷,與百越融合,成為嶺南的主要居民。居住在興寧的客家人,大多數是元、明、清時期中原移民的後裔漢族客家民系。宋代《太平寰宇記》謂梅州宋時的民族是:“主為畲瑤,客為漢族”。2011年末,上下畲村全村共866人。

地方特產

客家娘酒

客家娘酒是一種漢族傳統名酒。客家人在日常生活中喜歡擺筵席宴賓客,稱之為“做酒”,如子女畢業要“做畢業酒”,婚娶要“做暖轎酒”,“做完婚酒”,小孩出生三天要'做三朝酒',滿月要“做滿月酒”,周歲要“做周歲酒”,老人壽辰要“做生日酒”,工匠拜師學徒要“做拜師酒”、“做出師灑”,諸此種種,顯示了酒在客家人心目中占有極高的地位。不過客家人所說的酒,特指的是用糯米特製的娘酒,這種娘酒,客家人家家戶戶都會釀製,釀製一般由家裡的女主人承擔。釀製娘酒水平的高低,還是衡量一個客家婦女能幹與否的標準呢。

沙田柚

沙田柚(又名梅州金柚)。樹勢強健,1~2年枝粗壯較直立,果實梨形或葫蘆形,單果重500~1500克,果肉脆嫩爽口,白色或蝦肉色,風味濃甜,品質上等。果實可食率為40~60%,果汁含量30~40%,每100毫升含總酸量0.3~0.6克、維生素c100~200毫克。果實10月上旬~11月中旬成熟。 沙田柚的類型頗多,栽培的多用軟枝和硬枝兩個類型。 軟枝型果實較小,梨形,果汁較多,品質優。該類型成熟期較早,豐產穩產。 硬枝型果實較大,葫蘆形,果汁較少完善,豐產,但較易出現大小年結果。

歷史事件

中央蘇區縣《鬥爭史略》

12團解散後,藍勝青轉移到梅子坑一帶開展活動,並與羅浮大信等地保持聯絡;劉光夏、藍亞梅等20多人轉移到九龍嶂;陳錦華、羅屏漢、潘火昌等轉移到大坪雙頭山、羅浮上下畲一帶建立革命根據地,開展土地革命和武裝鬥爭。

大信革命根據地的創建與鬥爭

大信革命根據地是興寧土地革命戰爭時期活動範圍最廣,活動時間最長,鬥爭活動最有影響的革命根據地之一。它包括現在羅浮鎮的石南、中和、瑤興、蕉坑、象湖、小佑、岩前、上下畲、石門、芳村和羅崗的竹瓦寮(即溪聯村)等村莊。它位於龍川、平遠和江西尋烏兩省3縣交界地,四周都是崇山峻岭,北面與中央蘇區遙相呼應,敵人的統治力量較為薄弱。戰略上易守難攻,十分有利革命力量的發展。當興寧的土地革命運動不斷發展的時候,革命的烈火也迅速地燃燒到羅浮一帶。1927年9月,在曾不凡領導下,羅浮岩前的作泥畲成立了岩前黨支部,書記賴鏡明,委員有劉思振、劉亞章、賴佑民,共有黨員5人。1928年初,革命組織發展到大信(今羅浮)的瑤興、中和,羅浮的石南、上下畲,羅崗的溪聯(竹瓦寮)、溪美村,他們普遍建立了黨的組織和農會,黨員人數也不斷增加。1928年4月,縣委派陳錦華、羅屏漢、潘火昌等到羅浮上下畲和石門村一帶開展革命活動,在石門村成立了廣東省工農革命軍第12團第3營(後改為紅軍第3營);營長羅屏漢,政委潘火昌,全營有100多人。五六月間,羅浮團防頭子陳堯古等進攻上下畲革命根據地,羅屏漢、潘火昌率領根據地軍民奮勇殺敵,取得了勝利。1928年秋,大信革命根據地在陳錦華、羅屏漢、曾不凡、潘火昌等組織發動下不斷鞏固和發展。

歷史人物

彭火昌,1910年10月出生於興寧羅浮鎮上下畲石門村。1927年10月追隨羅屏漢、陳錦華、羅月明、陳寒等先烈參加革命;1935年因遭國民黨地方武裝懸賞通緝而逃往江西謀生;1937年抗戰全面爆發後參加國民黨軍方先覺部,於1941年至1944年參加長沙會戰、常德保衛戰、長衡保衛戰,特別是於1944年6月—8月參加了最為慘烈的衡陽保衛戰;1946年初返家定居。

榮譽

上下畲村獲得廣東省2017年第一批“廣東省衛生村”稱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