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
聞名遐邇的上下九商業街位於老城區西關,東起上下九路,西至第十甫西,橫貫寶華路、文昌路,全長1200多米,全路段店鋪林立、共有商店300多家,日客流量達60萬次。薈萃了嶺南文化中的嶺南建築文化、嶺南飲食文化和嶺南民俗風情。早在宋代,上下九已是西關最早的商業聚集點,到了明代,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上下九商業街已成雛形。
而到了清代,由於西關是廣州對外貿易與文化交通交匯點,形成了多條商業街。1937年,西關的商業逐漸向下九路和第十甫路轉移。抗戰勝利後,為避戰亂而疏散的商人回來重整旗鼓,形成西關繁華一條街。
當時,上九路多是金鋪、棉布莊、下九路多是鞋店、綢緞店和攝影店,時人稱之為"扮靚一條街";第十南路則以食肆居多,有"百步必有一小吃"之說,廣州百年老字號蓮香樓、陶陶居等是其中的佼佼者。
幾十年來,上九路、下九路一帶,見證了廣州商業經濟的興起、興旺、衰落、復甦、發展、繁榮的歷史。
1966年全國掀起"文化大革命",風暴同樣也衝擊和摧殘了這條商業街。那時,陶陶居被改名為"東風樓",還差點搬遷到從化;蓮香樓易名"東升樓",只能做蓮蓉餡加工……近30家飲食店有12家停業,4家合併,2家遷走。上、下九路商業店鋪一片門前冷下車馬稀的淒涼景象,商業一時蕭條冷落,慘不忍睹。
重新振興
1985年以後,隨著商業的復興,這條商業街才重新振興。1999年經過全面整飾更使它的門面變得流光溢彩。特別是每逢中秋佳節來臨之際,整條商業街就成了全市名牌月餅的總匯;蓮香樓的蓮蓉月餅,陶陶居的陶陶居月餅,還有新崛起的廣州酒家月餅,餅香瀰漫,客流如潮,成為中秋佳節時廣州市的一大景觀。這條步行街與北京路步行街有不同的特點。北京路上名牌專賣店多,書店多,時代氣甚濃厚。這裡則大眾化傳統的商品多,種類多,價格也便宜。而茶樓酒家,飲食店檔星羅棋布。西關上下九路和第十甫路,不但以商業繁華成為廣州的購物天堂,還以濃郁的西關風情揚名海外,這條古老街道至今原原本本地保持著古老騎樓街的嶺南建築風貌。
騎樓跨人行道而建,形成一個步行的長廊,特別適應廣州多雨和高溫日曬的亞熱帶氣候,同時,人行道內的商鋪也便於敞開門面,方便顧客。現在大家看到的西關驗樓建築,就是富有清末民國中西合壁的建築風格。既有中國特色的滿洲窗、女兒牆、柵花、攔河,又有西式的外牆裝飾圖案和鑄鐵通花陽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