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位置
三都行政村地處黎川縣城郊,京福高速公路穿境而過,距離鄉政府所在地幸福村僅4公里,距離縣城8公里。武夷山脈中段西麓,毗鄰河溪村、新莊村、團村、五星村。這裡土壤肥沃,氣候溫和,灌溉便利,主要種植水稻,是本縣主要產糧區及烤菸種植區。
旅遊資源
悠久的歷史文化
著名的“團村戰役”曾在潭溪鄉三都村境內發生,工農紅軍在戰役中擊潰國民黨12個軍團,當年紅軍在三都村撮斗山頭所挖的戰壕,至今依稀可見。山上仍有當年修建遺留的碉堡遺蹟,彈殼等遺流物。
村內有兩座明清遺留的義倉:永濟義倉和朱氏義倉
義倉為舊時官方和民間一項公益事業,主要作用是“積穀防饑”。平時囤積糧食,當遇到饑荒、災荒或青黃不接之時,即開倉放糧,等次年農民手中有糧時,再歸倉收取極薄利息。永濟義倉和朱氏義倉二倉相隔不到百米;在此,還發現“朱氏義倉碑記”和“重建家廟記”石碑兩塊。因年代久遠,“朱氏義倉碑記”碑的四邊都有破損,字跡模糊,隱約可見“道光七年建”字樣。“重建家廟記”為青石板所刻,字跡較為清晰。記述了嘉慶年間重新建造家廟並義倉,還有捐資者姓名及捐資數字。
鮮明的農業特色
潭溪鄉三都村在新農村建設過程中,著力引導農民種植烤菸,2013年,該村種植烤菸1000畝,實現產值350餘萬元。
三都村風景
巍峨的高樓山高聳,
鬱鬱蔥蔥的撮斗山探訪昔日紅軍戰場,
花果山上李子、桃子、梨子壓滿枝頭,
謝家邊的泉水靜靜淌,
黎河之水村邊走,
福銀高速穿村過
新農村建設
2010年9月27日全市新農村建設暨農村清潔工程現場會在我縣召開,為提高我縣各級幹部新農村建設操作水平,營造新農村氛圍,除規定參會人員外,我縣還組織了全縣各鄉(鎮、場)長、分管領導、各村支部書記和縣直單位主要負責人參加了下午的會議,聆聽了省新村辦王志主任的專題報告和市委常委、農工部長熊雲鵬等領導的講話,極大振奮了各級幹部抓好新農村建設的精神,更加堅定抓好新農村建設的信心與決心,對我縣新農村建設的開展起到極大鼓舞和推動作用。會議結束後,各鄉(鎮、場)分別召開會議傳達貫徹會議精神,縣委常委會、縣政府常務會議專門召開會議,研究貫徹會議精神,形成貫徹意見。一是2010年10月20日左右,再組織由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帶隊的縣四套班子領導巡視鄉鎮新農村建設暨農村清潔工程的現場會,現場會規定此次巡視的新農村建設點和上半年巡視的新農村建設點不得重複,全面檢閱我縣新農村建設暨農村清潔工程工作水平。二是由縣新村辦牽頭組織一次全縣性新農村建設暨農村清潔工程督查,督查參照年終考評內容,農戶自建項目“銷號”核查,公益項目全面普查對照檢查表格進行評分,對全縣各鄉鎮新農村建設暨農村清潔工程工作進行一次全面評估,此項工作2010年已開展。三是全面啟動2011年選點工作,選點堅定不移按照贛州和本次黎川會議精神,重點在交通主幹道沿線村莊選點,圍繞大村、中心村、集鎮進行選點,各鄉鎮按照“二書三表”內容已完成選點摸底工作,確定的擬建設點名單和基本情況已報縣新村辦。我縣2011年,初步選定熊村鎮作為集鎮新農村建設點,該集鎮共有住戶1500餘戶,涉及2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共23個村小組人口近8000人,已聘請浙江大學進行規劃設計;選定潭溪鄉三都村作為大村推進新農村建設,三都村是我縣除集鎮全縣居住最集中、人口最密集的中心村,該村共有住戶500多戶,近3000人,上述兩個點全部位於福銀高速黎川至福州沿線,實施新農村建設後將起到極大的示範效應。四是2011年福銀高速沿線所有村莊全面實施“穿衣戴帽工程”,全面提升我縣新農村建設水平,福銀高速撫州至黎川段沿線所有村莊已完成“穿衣戴帽”,下步將在福銀高速黎川去往福州方向沿線村莊實施“穿衣戴帽”。
紅色三都
1932年12月30日,黎川縣城篁竹街潘家大屋前地勢開闊的李樹坪,中國工農紅軍歷史上最大規模的一次閱兵誓師大會,在這裡舉行,紅一、三、五軍團共7萬多指戰員和1萬多工農民眾,接受中央軍委周恩來、朱德等領導的檢閱。
為了激勵紅軍戰士,英勇抗擊蔣介石對閩贛中央蘇區的軍事“圍剿”,發動蘇區民眾擁護和支持紅軍,當晚,特意安排了一場文藝演出,地點選在離篁竹街8里地的三都村一座古祠堂(黃氏家廟),參加演出的紅軍“將演將,兵演兵”,紅軍將領與戰士同台表演。
紅軍將領(林彪扮演):“你是蔣介石嗎?”
蔣介石(羅瑞卿扮演):“是!”
紅軍將領(林彪扮演):“怎么叫我們抓住了?”
蔣介石(羅瑞卿扮演):“我的飛機壞了。”
紅軍將領(林彪扮演):“你怎么長得那么瘦?”
蔣介石(羅瑞卿扮演):“我成天算計著怎么坑害人民,怎么賣國求榮,消耗太大。”
紅軍將領(林彪扮演):“怎么不吃補藥?”
蔣介石(羅瑞卿扮演):“吃了也沒用,心肝壞了。”
………………………
這是文藝演出晚會上話劇《廬山之雪》中的一段現場對白。隆冬時節,在寒冷的空氣里,三都村的那座古祠堂,四周點燃了篝火,台上台下,歡聲雷動,紅軍戰士和蘇區民眾融成一片,氣氛十分熱烈。
當時,紅軍第一方面軍總部駐紮在篁竹街,總司令部就設在單家大屋,第一方面軍一萬多指戰員,擔負守衛以黎川為中心的中央蘇區北大門的責任,鼓舞士氣和宣傳發動蘇區民眾參與抗敵,成為了紅軍的重要工作和任務。
這部由紅軍指戰員集體創作的四幕話劇,劇情是:蔣介石在廬山訓練了大批軍官,並指揮圍攻江西中央蘇區,但在紅軍英勇抗擊下,軍事“圍剿”接二連三地被粉碎,像廬山的雪,在太陽照射下,融化淨盡,最後,蔣介石被紅軍活捉,接受紅軍審問。前面的對白場景,就是《廬山之雪》第四幕里的一節“審問蔣介石”。 在《中國話劇百年》的教科書中,《廬山之雪》被認為是中國現代話劇歷史上第一部“紅色戲劇”,它強大的演職人員陣容,甚至令後人難以置信,劇中沒有專業話劇演員,他們都是紅軍中赫赫有名的高級指揮官,劇中的紅軍將領都由本人扮演,其中還有後來成為人民共和國的三位“元帥”:紅一軍團長林彪(男二號)扮演紅軍司令員,紅一軍團政委聶榮臻(領銜主演)扮演紅軍政委,軍團政治部主任羅榮桓(男三號)扮演紅軍政治部主任。紅一軍團保衛局長羅瑞卿(建國後的大將、總參謀長)則扮演反面主角蔣介石,同時兼任總導演。演出前,紅軍宣傳幹部李卓然只寫了《廬山之雪》的劇本大綱,情節和對話都是演員根據劇情發展和場上氣氛,現場編排,即興表演。
三都民俗
每年農曆七月二十三日為三都村民俗廟會,三都村逍遙古寺會舉行大型的民俗活動,祈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廟會有舞龍、迎菩薩遊行活動,活動從早上六點至晚上十二點,熱鬧非凡。晚上還有各村舞龍隊斗舞龍表演、煙花匯演節目,吸引十里八鄉的老鄉前來觀看。這一天是全村人的節日,外村的親戚、嫁出去的女兒都趕著這天回娘家,歡聚一堂,十分熱鬧。
三都國小
三都國小位於江西省撫州市黎川縣潭溪鄉三都村。黎川縣潭溪鄉三都國小配備了多媒體教室,
設備先進的語音室和電腦微機教室,建成了一流的互動式校園網路。校園樹木蔥鬱,綠草茵茵,花香襲人,環境優美整潔。
黎川縣潭溪鄉三都國小始終以培養學生實踐創新能力,打造一流特色名校為目標,全面實施素
素質教育,形成了“勤奮、奉獻、創新、進取”的校風。
學校地址:江西省撫州市黎川縣潭溪鄉三都村
三都國小
三都義士
黎川縣潭溪鄉三都村至上源村的水泥路及配套工程全面竣工。這條全長2700米、寬3.5米的路,是由上海知青王愛聖先生捐資55萬元興建的。
王愛聖曾經於1974年下放到該村,後回上海創業。創業獲得成功的王愛聖一直念念不忘自己的第二故鄉,2011年10月,他驅車千里來到三都村,看望這裡的父老鄉親。當得知該村正在進行新農村建設,他決定捐資100萬元,用於建設水泥路、村國小教學樓、村民文化活動中心和村衛生所。村衛生所主體工程也已結束,進入了裝修階段;村民文化活動中心正在緊張建設中。
建設未來
1、農業建設,三都村現已建成農業灌溉水渠設施,應大力發展種植烤菸業,集中建設,創立示範。全村現有烤菸種植面積1000餘畝,由於年青勞動力大量外出務工,可以大力發展農機,轉型機械化、
2、農林建設,三都村山林都是海撥不到百米的丘陵山地,適合種植毛竹、衫、柏、梨樹、桃樹等經濟樹木。
3、漁業養殖,三都村餘量充沛,有多個自然水庫,能夠有效利用起來發展水產漁業養殖。
廣大年青同胞,應放下城市生活,回鄉發展,建設家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