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興市三都鎮

資興市三都鎮位於資興市的西北部,距市城8公里。全鎮總面積42698.3畝,占全市總面積的1.0%。全鎮國土面積27平方公里。

基本信息

一、鎮情概況
1、行政區劃
三都鎮位於資興市的西北部,距市城8公里。東靠碑記、西面和南面與香花相連,北接蓼江。介於東徑113°14′22″至113°19′36″,北緯26°00′57″至26°04′07″,東西長8.8公里,南北寬5.9公里,全鎮總面積42698.3畝,占全市總面積的1.0%。全鎮國土面積27平方公里。
全鎮轄7個行政村,1個居委會,2個社區管理服務中心,100個村民小組,總人口2.078萬人,其中農業人口8300人,人口自然增長率6‰。外來移民組4個,移民人口625人。現有耕地8155畝,林地1.2畝,煤炭地質儲量23022.8萬噸,素有“湘南煤都”之稱。
該鎮山水秀麗,人傑地靈、交通便利、經濟活躍,省道S312線、許三鐵路穿鏡而過,鎮政府所在地坐落在辰南書院山腳、寶源河畔,1968年撤鄉建鎮。
三都鎮轄7個村委會(三都、中田、蔬菜、辰南、上洞、張家灣、鹿東),109個村民小組,2492戶,9225人。其中農業人口9190人,總勞力4894人。耕地面積9587.4畝,人均1.0畝,其中水田8015.5畝,人均0.9畝。 交通方便,境內有鐵路8公里,與京廣線相連,公路10公里。市場活躍,工業基礎好。煤的蘊藏量極為豐富,省屬煤炭大企業——資興礦業集團公司坐落境內,屬典型的城鄉結合部和工礦貿易區。漁業較發達,蔬菜生產效益較好。近幾年來,經濟建設成就顯著,人民生活水平有了較大的提高。
2、2007年完成國內生產總值62600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8.4%,一產業完成2984萬元,占總產值的4.8%,二產業完成41068萬元,占總產值的65.6%;三產業完成18549萬元,占總產值的29.6%,完成地方財政收入5964萬元,與上年同期增長40%。
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完成2984萬元,與上年增長6.9%,農業生產以水稻種植為主,全部種植雙季稻,平均畝產在300-400公斤左右。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取得豐碩成果:投入1000餘萬元,大力完善農村生產生活基礎設施,新農村建設力度明顯加大。
從2006年開始,我們全面啟動了總投資近150萬元涉及6個行政村和三都村部分近3000農戶受益的農電網改造工程,目前該工程已基本完成,實現了“同網同價”的目標。上洞、張家灣、中田等3個村總投資50萬元、受益農戶650戶的安全飲水工程目前已全面完工,從根本上解決了村民飲水不安全的問題。2006年以來,投入資金近500萬元完成了張家灣、中田、蔬菜、鹿東、辰南、三都、上洞等7個行政村的通村公路硬化,公路總長20餘公里,通組公路硬化也在積極進行,在全市率先實現了“村村通水泥公路和大部分組路面硬化”的目標。
總投資500餘萬元的上洞、張家灣、中田、鹿東、辰南等5個村中低產田改造項目已經進入施工階段,改造耕地6500畝,極大地改善了農村生產條件。全鎮從2006年開始農電網改造全面鋪開,有2個村已完成農電網改造,開通了光纜傳輸,實現了三都與市區有線電視同網。8個村(居)開通了有線電視和行動電話,電話入戶6450戶,寬頻入戶415戶。
3、2007年全年完成規模工業總產值數為4.1068億元,鎮內有民營企業有200餘家,有茅坪、宇字、寶源3大綜合市場,其中上茅坪“三都商貿城”建築面積4萬餘平方米,日客流量達2萬人,民營企業主要以煤炭開採、運輸、日貨南雜、美容美髮、各種修理為主,完成固定資產投資40485萬元,年創產值2.1億元,納稅450萬元。
4、教育、衛生
三都中學現有教學班7個,在校學生210人,教職工52人,學校大力推行素質教育,近6年國中畢業會考成績穩居北鄉片7個鄉鎮之首。中心完小校園面積30畝,現有教學班9個,29名教職工,學生261名。近幾年來,投資興建了教學樓、宿舍樓,並配備了現代教學設備。
三都衛生院是一所集衛生、保健、預防為一體的鎮衛生院,現有職工35人,醫技人員26人,設內兒科、外科、婦科三大臨床科室,能進行上腹部手術,各種小骨科、婦科、產科手術。
二、執政思路
2009年政府工作的指導思想和總體要求是: 以黨的十七大和十七屆三中全會精神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實力三都、平安三都、和諧三都”目標任務,充分發揚“一張藍圖繪到底,一年接著一年乾”的實幹精神,努力實現全鎮經濟社會領先發展、統籌發展、協調發展。
2009年全鎮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為:生產總值增長10%以上;財政總收入增長15%;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0%;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5%;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4‰以內。 
圍繞今年的目標任務,我們將重點抓好以下三個方面的工作:
(一)確保經濟持續較快增長
1.持續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培育新的經濟成長點。
2.千方百計服務“三農”,加快農村經濟發展。
3.著力改善商居環境,積極推進城鎮化進程。
4.以財政增收為主線,有效發揮財政保障作用。
(二)確保社會事業和諧發展
1.堅持優先發展科教。
2.努力擴大就業再就業。
3.完善城鄉社會保障體系。
4.提高公共衛生和醫療服務水平。
5.加強民主政治建設。
6.大力發展文化體育等社會事業。
7.切實維護社會穩定。
8.鞏固提高人口和計畫生育工作水平。
9.加強安全生產工作。
(三)確保自身建設民眾滿意
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我們將時刻牢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不斷加強自身建設,政府及政府每個工作人員都必須做到:
“開拓”——就是解放思想,克難而進,爭創一流,建設責任型政府。
“誠信”——就是一諾千金,說到做到,增強公信,建設法制型政府。
“透明”——就是有權必有責,用權受監督,建設廉潔型政府。
三、未來發展——艱難的經濟轉型
說起三都鎮,上了年紀的郴州人可能都不陌生。那裡既是資興市北部片鄉鎮的中心,又是全市的煤炭主產區。原資興礦務局的兩個大型煤礦——宇字礦和寶源礦都座落在該鎮境內。一車車煤炭通過鎮內擁有標準軌距的鐵道線許三線(許家洞至三都)和穿境而過的省道S213公路運出境外,換回的是大把大把的票子。很多年份該鎮都是郴州全市的經濟十強鎮。那時的三都,不但煤礦工人牛氣沖天,企業效益好、待遇好,連周邊村組的農戶都沾了不少光。上了年紀的三都鎮居民回憶,那時的三都,比郴州沒有半點差。郴州街上有的娛樂項目,娛樂設施,三都一定有。從城鎮的繁華角度來說,有人甚至堅持認為,那時的三都人氣要超過郴州。
到了上個世紀末本世紀初,三都的窘境日益顯現。首先是專家的警告,根據1997年地質勘察顯示,三都的煤炭地質儲量是2-3億噸,從當年算起,大礦開採只能再繼續維持10-15年。一些小煤窯的零星開採當然可以多持續幾年,但也是屈指可算的。
當沉浸在原煤經濟里的三都人還在沾沾自喜的時候,一場深刻的變革開始了。2004年,資興礦務局宣告破產改制,偌大的礦務局除了保留一個寶源煤礦繼續開採原煤外,其它新成立的3個公司湘煤集團資興礦區實業總公司、湘煤集團資興礦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湘煤集團資興物資供銷公司基本上以非煤產業、安全監管、物資供應為主。
曾經轟轟烈烈的礦山陷入了沉寂,大量依託礦山做勞務的礦務局家屬、本地農戶面臨著重新就業的抉擇。鎮域經濟走到了一個十字路口,培育新的經濟成長點勢在必行。
從2004年開始,隨著資興礦務局的破產改制、調整生產力布局,到全鎮的新興產業建設,三都鎮開始了艱難的轉型之旅。
新成立的湘煤集團資興礦區實業總公司,利用原有的資金、技術、人才、市場、信息優勢,或與外界合資或獨資分別組建了煤電焦化廠、興通球團公司、機電公司、麗景公司、煤矸石電廠,拓展電力、化工、建材、冶金產品,涉足房地產、商貿流通等行業。截止今年7月,在該集團內部初步形成了煤—電—焦—化—建材產品循還經濟一條龍式產業鏈條。
政府也沒有閒著。近6年來,通過招商引資、最佳化經濟發展環境、引領民營企業投資興業等多種途徑,先後引進了利用煤矸石做磚的宏光建材、煤炭深加工企業宏城燃料、高科技企業資興市高分子科技有限公司等一大批民營企業,使該鎮的經濟總量沒有因為原煤產業的衰竭而出現大的滑坡。該鎮2008年共實現生產總值7.1億元,其中工業總產值達5.4億元,農業總產值2033萬元。
在逐年增長,第二產業的比重沒有削弱。進一步分析該鎮的稅收結構可以發現,該鎮2008年上繳稅收1.2億元,其中以原煤產業為主的寶源煤礦上繳1800萬元,鎮屬5家證照齊全的的小煤礦上繳稅收760萬元。這組數據表明,現在該鎮原煤產業提供的稅收只占全鎮稅收總額的1/5,大量的稅收是新型工業化廠家提供的。如果不考慮部分產業對原煤、煤矸石的依存度,可以說該鎮經濟轉型是初具成效的。為類似城鎮轉型提供了借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