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詞條
-
靜慮律儀
靜慮律儀是佛學術語,指色纏戒,即色界之戒。
-
非律儀非不律儀
佛學術語,三種無表色之一。 謂律儀即非善戒,不律儀即非惡戒之非戒律的善惡之無表色也。 見無表色條。
-
七善律儀
‘七不善律儀’之對稱。略稱七律儀。即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綺語等七種戒律。
簡述 相關條目 -
七不善律儀
簡介 即指殺生、偷盜、邪淫、妄語、兩舌、惡口、綺語等不律儀之七種惡戒。反之,為七善律儀。此七不善律儀各配以上、中、下三品之心,而有二十一種,再配以貪、嗔、痴三煩惱,計六十三種,復更配以三品之心,如此遂成無量差別...
簡介 相關條目 -
別解脫律儀
別解脫律儀,梵語pra^timoks!a-sam!vara,指七眾於身口七支之諸惡一一分別棄捨所持之戒律。又作波羅提木叉律儀、依別解脫戒、別解脫戒、別解...
-
別解脫戒
更近。律儀有三種,即別解脫律儀、靜慮律儀(亦名定共戒)、無漏律儀(亦名道...簡介別解脫戒,即別解脫律儀。佛教七眾弟子,由出離心為發起,經過一定...所對的境各別不同等等。梵語音譯“三婆囉”,本義為“防護”,譯為“律儀...
簡介 詳解 -
戒體
解脫律儀及處中一分之無表,以善思種子上有防身語惡戒功能,及發身語善戒功能為體,其不律儀及處中一分之無表,以不善思種子上,有發身語不善功能,遮身語...律儀,以法爾一切上地所有無漏道俱現行思上,能斷欲界諸犯戒非功能為體。又說無...
基本簡介 參考資料 文獻記載 各派學說 注釋 -
三聚淨戒
戒有三種:一、律儀戒,二、攝善法戒,三、攝眾生戒。律儀戒是七眾所受的戒...及一切眾生皆得安樂。攝律儀戒,所謂十波羅夷。《瓔珞經》把攝律儀戒置於三聚的最後...或五百戒作為律儀戒,但《瓔珞經》並不採取小乘的律儀,而以十波羅夷為大乘...
三聚淨戒簡介 發展 精神境界 -
式叉摩那
。大眾部的《僧祇律》,‘二歲隨行十八事’,這是三種六法。二年六法的古說是...,這才傳說紛紜了。名義及緣起出家律儀中,於沙彌律儀上,有式叉摩那。梵語式...)學中(中指正學律儀,以於十戒上,更加六法,故名中。),別提六行,為具...
簡介 名義及緣起 式叉應學之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