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區概況
名稱來歷清建觀音河場,因場後山腰觀音寺得名。民國30年(1941)改觀音河鄉為三河鄉,因場附近有兩條河流相匯而得名。
地理位置位於東經106°15' 23"~106°24' 14",北緯31°11' 32"~31°20' 01"。地處儀隴縣東部,東鄰立山鎮,南靠板橋鄉,西與燈塔鄉接壤,西北與楊橋鎮為鄰,北鄰柳埡鎮、龍橋鄉。人民政府駐政府街, 南距縣城73公里。
政區沿革清建觀音河場,1912年至1932年設觀音河鄉。1933年,長勝縣設觀音河區蘇維埃政府。1941年設三河鄉。1950年1月,建三河鄉。1952年5月,設三河區。1955撤區建鄉。1958年9月,建三河公社。1983年改為三河鄉。1992年9月,改為三河鎮。
政區劃分2011年末轄十字埡、鷂子洞、吊索灣、倒角灣、黃泥包、天梁寨、九龍寺、新橋、瓦店子等20個村民委員會和川江社區。
人口面積 2011年末,轄區總人口20992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7621人,城鎮化率21.5%。另有流動人口5377人。總人口中,男性10809人,占51.49%;女性10183人,占48.51%;14歲以下3170人,占15.1%;15~64歲15996人,占76.2%;65歲以1826人,占8.7%;總人口中全部為漢族為。2011年人口出生率8.5‰,死亡率6‰,人口自然增長率2.5‰。轄區東西最大距離7.3千米,南北最大距離6.4千米,總面積41.55平方千米。其中陸地39.62平方千米,水域1.93平方千米,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505.19人。
自然條件
地形地貌 境內大部為低山,地勢略為北高南低,地面高程一般在海拔500~600米。最高點天梁寨山頂海拔710米,最低點楊家寨村肖水河出境處468米。
水文 屬長江流域嘉陵江水系。有大小河流9條。主要河流肖水河自倒角灣村流入,由北而南,從楊家寨村出境,境內河道長10千米。
礦藏及其他自然資源 境內主要礦產資源為磚用頁岩和天然氣資源。
自然災害 主要自然災害有旱澇、暴雨、山體滑坡等。山體滑坡最嚴重的一次發生在2011年8月19日,暴雨造成山體滑坡116處,民房垮塌45餘間,經濟損失100多萬元。
經濟概況
三河鎮是縣確定的以獺兔、中藥材為主的基地鄉鎮之一。主要糧食作物是水稻、玉米、紅苕,經濟作物以油菜、花生、中藥材、蔬菜為主,小雜糧以豌豆、葫豆為主。2007年全鎮農業生產總值達9994萬元,糧食年生產能力966.72萬公斤,農民人均純收入3408元。
農業 耕地面積1.22萬畝,人均0.69畝,以種植水稻、小麥、玉米、蔬菜為主。2011年農業生產總值12600萬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51.7%。糧食作物以水稻、小麥、玉米、紅薯為主,經濟作物以油菜、中藥材、蔬菜為主,中藥材品種主要有木瓜、霍香。養殖業以豬、兔、家禽、蠶為主。
工業 以建築建材業為主。2011年工業生產總值1987.4萬元,占地方生產總值的22%。工業企業7家,職工50人;實現工業增加值500萬元,比上年增長25%。
商業外貿 2011年末共有商業網點160個,職工300人;2011年社會商品零售總額2億元,;城鄉集貿市場1個,年成交額0.2億元。
財政金融 2011年末財政總收入620萬元,比上年增長11%,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50萬元,人均財政收入295元。2011年末,境內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12597萬元,比上年增長12%;各項貸款餘額2905萬元。
行政區劃
三河鎮轄河街、火燒包、十字埡、鷂子洞、吊索灣、倒角灣、黃泥包、天梁寨、九龍寺、瓦店子、新橋、眾山包、火石包、土牆坪、楊家寨、陡石梯、瓦窯壩、關口梁、黑灣19個村委會和川江社區(街道)居委會和松花嘴村社區居委會。
產業發展
1、建立高產示範片。以儀(隴)平(昌)公路線為主,建立了油菜1000畝、水稻1000畝、玉米1000畝等3個高產示範片。良種良法,完成定種水稻7200公斤、玉米6000公斤、小麥17000公斤。
2、中藥材生產。發展改造中藥材面積3430畝。新栽木瓜12萬株、1200畝,木瓜產量達到380噸;
3、勞務輸出。轉移農村勞動力7200人,比上年增加450人,成建制輸出3500人,超縣下達目標任務。
4、生豬生產。生豬出欄30066頭,超縣下達目標任務400頭。生豬改良達100%、保險85%、母豬保存量1862頭,生豬專業村2個(天梁寨村、松花咀村)。
5、兔業生產。超額完成養兔任務,全年發放兔種1040隻,新建兔籠4665孔,年出欄商品兔14萬隻,建養兔協會3個(十字埡村、松花咀村、黃泥包村)。
6、規模生產經營。新增農業產業化經營大戶100戶,新建優質農產品種植基地2個(眾山包村、關口梁村),建養殖基地5個(十字埡村、天梁寨村、松花咀村、黃泥包村、關口梁村)。
7、招商引資。完成招商磚廠、瓦廠、房產開發、飲食業、服務業等,引資額達500萬元。通過上述措施,全鎮實現生產總值12450萬元,比縣下達目標高1.5個百分點。
社會發展
文化藝術 2011年末有鎮文化站1處,有村級文化活動中心9處,各類圖書室9個,藏書1.5萬餘冊。
教育 2011年末有幼稚園3所、國小3所、國中1所,在校學生共2470人,專任教師115人,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100%。
醫療衛生 鎮設有衛生院1所,村級醫療站20處。門診部(所)10個,床位30張,每萬人擁有病床2.5張。執業醫師4人,執業助理醫師2人,護士6人。2011年完成診療1.96萬人次。20個村村民參加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參合率98%。
體育 2011年末有學校體育場4個。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占常住人口的28%。
廣播電視 有鎮廣播電視網路公司1個,現有有線電視用戶6328戶,入戶率89.2%。
社會保障 2011年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98戶,人數112人,支出23.52萬元,月人均175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750戶,人數750人,支出61萬元,月人均70元;醫療救助350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100人次,共支出21.4萬元。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94人,撫恤事業費支出65.3萬元,社會福利費10萬元;敬老院1家,床位70張,收養農村五保人員52人。社區服務機構1個。五項社會保險基金收入合計286萬元,基金支出250萬元。參加新型農村養老保險1.64萬人,參保率98%。
基礎設施建設
村道公路建設 完成村道公路里程15公里,總投資150萬元,其中修建水泥公路1.5公里、村泥結路6公里。
水利建設 整治病險水庫2處(天星水庫、新紅水庫)、整治山平塘3口、蓄水池25口、渠道1800米、新建山平塘1口、蓄水池16口、石河堰1處、噸水田75畝。
交通運輸 境內縣道儀(隴)平(昌)公路與鄉道三(河)板(橋)、三(河)大(寅)
公路交匯 村村通公路,通村公路65千米。
郵政電信 2011年末有郵政所1處,電信服務網點20個。信息通訊網路全覆蓋,通訊便捷。
水利設施 2011年末有水庫3座,山平塘153口,蓄水池116處,總蓄水量2000萬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積0.12萬畝。有集中供水站2處,衛生井206口,解決了0.56萬人的安全飲用水問題。
鎮區市政建設
公共運輸 2006年建成三河鎮客運站,日發客運汽車8班次,日均客量300餘人次。
給排水 2006年建成三河鎮自來水廠,年供水2.78萬立方米。
供電有供電所1個,通電率100%,年用電量260萬千瓦時,綜合電壓合格率99.98%,供電可靠率99.902%。
供氣 2009年接通天然氣管道,2011年末天然氣用戶400戶。
園林綠化 2011年末鎮駐地有花壇1個,綠化面積0.1萬平方米。
基層組織建設
全年發展新黨員18人,培養入黨積極分子46人,培訓黨員3次86人次。村級管理中,規範了“四權”運行機制,發揮了堡壘作用。在制度建設中,先後制訂了《量化積分考核辦法》、《學習制度》、《請休假制度》、《財務管理制度》等8項規章制度,實行了《責任追究制度》和《績效管理評價制度》,充分利用綜合手段,獎勤罰懶,提高行政效能。對村(居)“兩委”班子成員培訓2次160人次。對重點項目和重點工作推行“五定”(定任務、定人員、定時間、定經費、定獎懲),降低了行政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時,在廣大黨員幹部中廣泛開展了“五個一工程”(每人掌握一門致富信息,聯繫一個貧困戶,救助一名貧困生,出一個好點子,辦一件實事)。按要求規範完善了全鎮21個村(居)黨支部的活動陣地的各類軟體資料,增添了室內設備。20個村通過遠程教育工程和農民自我教育活動的開展,提升了全體農民的整體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