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介紹
時在今日,科學昌明,進展前途,無有限量。水底能航,空中能飛,而且還能走到地球外面去,可雲仙乎仙乎啊!這是西方科學優勝的地方,我們不得不承認的。但是在於西方,它們的哲學是很貧困,列寧曾言及,法國哲學家蒲魯東也這樣說,現在於西方,科學和哲學之間失卻了均衡。這是不可爭辯的事實。這樣科學片面的發展,就造成了像今日惡劣的局勢,發明的優勝科學,不用於為人類謀幸福,而一意致力於消滅人類,豈不是開倒車,要變人類為機械化的飛禽走獸嗎?這樣的現象,人類是在退化,哪裡還稱得起進化呢?這為有心世道者所憂悶啊!但是,哲學在於中國並不貧困,只要有人去發掘,資料很是豐富,可以隨人取擇,若有朝一日能把中國的哲學整理起來,使它成一具體的格局,或者可以救濟科學片面發展的弊害,這巨大的任務應由我們中國的學人來擔負,海內賢達,對此議有意嗎?(摘自本書作者序)
作者介紹
張新吾(1879-1976),又名張奎、張百槐,上海川沙人。1899年,天津北洋大學堂畢業,公派留學日本。1903年,日本東京大學(帝國大學前身)套用化學系畢業。學成回國,創辦天津工藝學校,後調北京商部任主事,併兼進士館教習。民國元年始,曾歷任農商部代理次長、代理總長和技術監督等職。1922年,創辦中華化工業會(中國化工學會前身),任會長九年。曾出資南開大學,辦礦科,任該科董事。在農商部任內,先後以官督察、經理或董事長身份,參加宣化龍煙鐵礦、石景山鐵廠和河南六河溝煤礦早期創建。在津京兩地,他先後開辦丹華火柴廠(北京火柴廠前身),玉泉酒廠等實業,並在全國首推無黃磷安全火柴,聯合大江南北幾十家火柴廠組成“中華全國火柴同業聯合會”,有效抵禦洋火柴在中國市場上獨霸,以振興民族工業。
張新吾先生在投身實業同時,對國學,特別是《中庸》和《易經》,表現了特別興趣和由衷的愛戴,他套用自身學成的先進現代科學知識和豐富的社會實踐,力求注釋千古傳世的中華民族瑰寶,正本清源,破除迷信和歷史陳見,還我國寶以本來面目,並在這基礎上,慎重提出了《三極論》的建議。
1966年6月下旬,他終於在三十年代推出自己第一本著作《學庸新義》之後,以八十八歲高齡,於文革前夕完稿。文革期間,《三極論》一書全套手稿,幾經周折,終於經由家人精心保管和藏匿而得以倖存。不久前,手稿神奇地在半個世紀後於北京重現,我們現特付梓印刷成書,將其奉獻給志在研究和熱愛國學的學人和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