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時期:東漢尺寸:高42厘米
出土地:箇舊黑螞井
器物為一裸體男子呈跪坐狀。腹部和跨下有帶纏繞;雙手分別向兩側平伸,手中各持一圓形燈盤;頭昂立;頭頂上又立一圓形燈盤。燈與俑搭配和諧,給人一種美感。

關鍵字
燈
燈古代青銅燈也寫作“錠”。式樣很多,常見的上有盤,用以盛油或插燭,中有柱,下有底。有的底如雁足,稱“雁足燈”。有的圓盤下有三短足,盤邊有把,自身銘文稱為“行燈”。有的鑄成人形、鳥形、獸形、樹形等。尚有周圍有壁及可開合的門,以調節氣流和照度,如河北滿城漢墓出土的長信宮燈。銅燈盛行於戰國至漢晉。
東漢
(公元25年~220年),又稱後漢,是中國古代繼秦朝和西漢之後的又一個大一統王朝,由光武帝劉秀建立。二十四史中的斷代史—《後漢書》,即記載了上起光武帝,下至漢獻帝的東漢一朝共196年歷史。東漢一朝中發生了許多影響世界歷史的重大事件,如在東漢大軍的打擊下匈奴人西遷進入歐洲、造紙術的發明和以“永平求法”為代表的佛教東來,均為深遠的影響了中國甚至是世界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