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平齋夜語

《三平齋夜語》的內容分為“警世勸懲”、“箴官規心”、“修養身心”、“怡情悅性”、“感時懷往”、“思哲悟真”六個部分,體現了作者以警戒自省而自立,以清正廉潔而自律,以道德操守而自規,以真情雅趣而自娛,以睿思辨證而自悟的為人、為官以及處世修身之道。

作品概況

作品名稱:三平齋夜語創作年代:現代作者:九思作品體裁:隨筆

內容簡介

用《三平齋夜語》的作者九思先生的話說,這是一部“格言式隨筆”的小品集。全書收錄格言隨筆472段,是九思先生在將近兩年的時間中日積月累,漸益盈集而成的。正如湯一介先生在序言中所說:“最難能可貴的是九思身處仕宦,在極其繁忙的公務之中,卻每天堅持抽出一定時間來關注自己的精神生活,追求自我的道德完善,養其浩然之氣,並以自己所得滋潤他人。”該書正是這樣一部自省而又省人的性靈之作。《三平齋夜語》的內容分為“警世勸懲”、“箴官規心”、“修養身心”、“怡情悅性”、“感時懷往”、“思哲悟真”六個部分,體現了作者以警戒自省而自立,以清正廉潔而自律,以道德操守而自規,以真情雅趣而自娛,以睿思辨證而自悟的為人、為官以及處世修身之道。

作品賞析

明清之際,文人多抒發性靈的作品,其中也不乏關於為人處世、修養道德的小品,這類小品大多言簡意賅,文字精當,卻又能發人深省,如膾炙人口的《菜根譚》、《呻吟語》、《圍爐夜話》,以及《小窗幽記》等等。然而這類圖書印行之濫,雖然市場需求很大,但大多是人云亦云,追風逐潮,真正很有價值的卻是不多;而讀後又能使人將心得與自身修養結合,體味其中三昧的更是鮮見。而《三平齋夜語》卻能從中汲取菁華,為讀者所用。此外,上及兩漢魏晉唐宋的文賦,下至明清晚近的筆記,大凡涉及修身立世,匡正品德的名言、格言,《三平齋夜語》中都廣有涉獵,也兼及陳眉公、張宗子、屠長卿等人的情趣之論,可見作者讀書的寬泛,知識的廣博。這些古人精練的立論格言,大多出自作者的人生閱歷和感悟,也如湯一介先生所說:“是文字的精華,是智慧的突現,是思想的結晶。”而對於現代的人來說也有指導和借鑑的意義。正所謂“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三平齋夜語》的體裁是中國筆記類文學中的一種,顧名思義,即是清夜秉燭,或是與古人的對話,或是作者自己與自己的交流。清夜捫心,離開了公務案牘和晝間的喧囂,在這個時候,所思所想,所言所記,表現的是作者最真實的自我。作者說,除卻出國和公務極忙的日子,他都會堅持每天寫一段,這對一般人來說已屬不易,更何況九思是位身居領導職務的大忙人。《三平齋夜語》中“感時懷往”部分大多因歲時節令或聞見而發,既有古人的感懷,也有作者的感悟,情真意切,流露自然,如為“五一二大地震周年祭”所作的《唐多令》:“把酒酹國憂,悲心寄蜀州。又一年,殘照東流。人世離合相攜手,不捨處,幾時休。雲起驚回眸,川急苦渡舟。榮辱全拋曾記否?最難忘,少年游。”體現了作者心繫民生、關乎憂患的胸懷,以及對於人生的豁達態度。再如上元、清明、端午、中秋,甚至是“平安夜”的感懷,作者都能不落俗套,既借用、援引古人的格言、佳句,又有自己情致的表達,十分貼切自然。作者的感懷中往往有一種清新向上的氣息,頗有些談禪的味道,卻絕無消極的出世情緒,或可視為一種對生命的感悟與尊重。[1]古人常以君子作為美譽,實質講的是人的德行與操守,這種德行與操守正是源於人的自身修養。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歷代先賢以其豐富的人生閱歷和生命感悟積累了無盡的具有哲思的至理名言,值得後人汲取、借鑑,用以自省、自律,“君子慎獨”,就是這個道理。無論為官從政,貿易經商,教育治學,乃至處世為人都應該做到有所為,而又有所不為,這種為與不為也是對一個人道德操守的檢驗,換言之,也是一個人自身修養的體現。其實,君子距離人們並不遙遠。作者曾說,他創作《三平齋夜語》是源於資訊時代手機的“段子”,而這種“段子”古已有之,類似清代金纓輯錄的《格言聯璧》,大抵就是這樣的“段子”。在僅有紙媒的時代,無法像現代社會這樣廣泛和迅捷的傳播。《三平齋夜語》正是這樣一部精彩“段子”集成——格言式隨筆,或者說是資訊時代的格言式小品。

作者簡介

九思,早年在北京一家工廠任副科長時,考入中國人民大學中文專業進行在職學習。他酷愛國學,曾鑽研王力先生主編的《古代漢語》。畢業後進入企業工作過,後來成為一名政府官員。多年來無論工作如何複雜繁忙,他始終熱愛閱讀,並於2010年春天出版了以格言警句寫就的書《三平齋夜語》。這些格言警句在輯錄成書之前,他就用手機隨寫隨發給眾多的友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