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基調
從中共十七屆五中全會內容看,有三大判斷,是我們觀察未來發展方向的基點。
一是關於中國國情和社會主要矛盾的判斷。即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人民民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這一主要矛盾沒有變。
二是關於中國發展仍處於可以大有作為的重大戰略機遇期的判斷。即綜觀全局,21世紀頭一、二十年,甚至前三十年,對我國來說,是必須緊緊抓住並且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
三是關於發展主題和主線的判斷。即堅持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謀劃“十二五”發展。
上述“三大判斷”,具有內在發展邏輯。
首先,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人民民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這一社會主要矛盾沒有變。這“兩個沒有變”決定了發展是硬道理,發展仍是第一要務。
綜觀近30多年來中國的發展,經濟社會發生的變化舉世矚目。如何全面客觀地評價我國的發展現狀,既要看到發展速度快的一面,也要看到發展水平還不高、任務還很重的一面。
僅從人均收入水平看,目前我國人均國民收入正在向4000美元邁進。縱向比是個了不起的成就,而橫向比在世界210個國家和地區中仍處於百位之後,與高收入國家人均國民收入相差近10倍,追趕已開發國家的水平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而環境問題、資源問題,以及就業、教育、醫療、住房等涉及民生的問題還很突出。另外,城鄉之間、區域之間發展差距較大,社會階層之間收入分配懸殊,這些都對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提出了挑戰。
因此,發展是硬道理,發展是第一要務。在當代中國,堅持發展是第一要務,就是堅持科學發展,更加注重以人為本,更加注重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更加注重統籌兼顧,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公平正義。
其次,從國際環境看,和平與發展仍然是當今世界的兩大主題。大國或大國集團蓄意破壞世界和平、挑起全面戰爭的危險性已降至歷史最低點。在國際上,雖然仍存在著威脅中國國家安全的暗流,但更多的則是有利於中國爭取較長時期和平建設的因素。
而國際金融危機後的國際形勢正在發生著深刻變化。本輪危機對國際經濟政治格局的影響是全面的、深刻的。與此同時,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所呈現出來的新特徵,無論在國內還是在國外,也都會遇到一些前所未有的疑惑和挑戰,未來的發展道路不會十分平坦。
因此,中國的國情要求我們必須把發展作為硬道理,把發展作為第一要務;而和平與發展的國際大環境則為我們提供了一個重要的戰略機遇期,我們必須緊緊抓住這個有利時機,而不是錯失這個機遇期。為此,增強人們的機遇意識十分重要。
有了不斷增強的機遇意識、憂患意識,餘下來的事情就是如何發展的問題。
對此,五中全會提出,要堅持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謀劃“十二五”發展。我以為,這一主題和主線,不僅是“十二五”期間要緊緊抓住的主題和主線,也是未來二十年甚至更長一段時間經濟工作必須緊緊抓住的主題和主線。
以科學發展為主題,關係到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全局。而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則意味著我國經濟社會領域將會出現一場深刻變革。要認識到這一點,就要堅持把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堅持把科技進步和創新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支撐,堅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把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著力點,堅持把改革開放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強大動力,以提高發展的全面性、協調性、可持續性。
只有這樣,才能實現下一階段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