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叉神經壓跡

三叉神經壓跡

三叉神經壓跡位於顱中窩顳骨岩部尖端前面,三叉神經節位於此。

解剖結構:

1、三叉神經:

三叉神經屬於混合性神經,含有較大的感覺部分(一般軀體感覺纖維)和較小的運動部分(特殊內臟運動纖維),並且與自主神經有著廣泛的聯繫。三叉神經節又名半月神經節,位於顱中窩顳骨岩部尖端前面的三叉神經壓跡處,包被於硬腦膜的兩層之間。在節近側端,硬腦膜和蛛網膜包被形成的梅克爾囊內有腦脊液與後顱窩的蛛網膜下隙相連通,遠側端則僅有硬腦膜包被形成腦膜袖。節內的假單極神經元的周圍突,形成三叉神經三大分支,即眼神經、上頜神經和下頜神經。三叉神經在面部的感覺分布大致以眼裂和口裂為界。

三叉神經是混合性神經,也是最粗大的腦神經,含有軀體感覺和軀體運動兩種纖維,組成大的感覺根和小的運動根。兩根在腦橋腹面和小腦中腳交界處出入腦。感覺根在顳骨岩部三叉神經壓跡處,擴展成扁平的三叉神經節,從節前面發出三條大神經,為眼神經、上頜神經和下頜神經。運動根出腦後,緊貼三叉神經節的下面進入下頜神經。所以眼神經和上頜神經為感覺性神經,下頜神經則為混合性神經。三條神經的感覺纖維,大部分起於三叉神經節的假單極神經細胞,傳導面部的皮膚、口腔、鼻腔、鼻旁竇的黏膜和牙齒、腦膜、眼眶、眼球、淚腺、淚囊、結合膜等處的外感覺。三支在面部分布區界限,大致以口裂和眼裂為界。三叉神經運動纖維,主要支配咀嚼肌、下頜舌骨肌、二腹肌前腹、齶帆張肌和鼓膜張肌等。

一側三叉神經周圍性完全損傷時,出現的感覺障礙主要是同側面部皮膚、口和鼻腔黏膜感覺喪失。角膜反射可因角膜感覺喪失而消失;運動障礙為同側咀嚼肌癱瘓和萎縮,張口時下頜偏向患側。臨床上常見的三叉神經痛,能波及三叉神經某一分支或全部分支,這時疼痛的部位,與三叉神經各分支在面部的分布區是一致的。

2、眼神經:

眼神經向前穿過海綿竇後,分為額神經、淚神經和鼻睫神經。額神經為最大的終末支,經眶上裂入眶,分出眶上神經、額支和滑車上神經。眶上神經經眶上切跡(或孔)淺出,分布於額部和頂部皮膚;額支在眶上神經的內側,經額切跡(或孔)分布於上瞼和額部皮膚;滑車上神經在額支的內側,分布於額部中線附近的皮膚。[1]

3、上頜神經:

上頜神經經圓孔出顱,在翼齶窩內發出顴神經,再經眶下裂入眶,沿眶外側壁前行,分布至頰部和顳部的皮膚。上頜神經入眶後續為眶下神經,經眶下溝、眶下管,穿眶下孔,分布至下瞼、鼻翼和上唇間的面部皮膚。上頜神經還發出翼齶神經,參與蝶齶神經節,參與蝶齶神經節,其齶支經翼齶管分別穿過齶大孔和齶小孔,被稱為齶大神經和齶小神經,主要分布於硬齶和部分軟齶以及扁桃體黏膜。上頜神經在翼齶窩內還發出後上齒槽神經,經翼突上頜裂至上頜粗隆,穿後齒槽孔分布至上臼齒、齒齦及附近頰黏膜。

4、三叉神經節:

又名半月神經節,位於顱中窩顳骨岩部尖端前面的三叉神經壓跡處,包被於硬腦膜的兩層之間。

與三叉神經相關的疾病及其臨床治療:

三叉神經痛是一種具有典型特徵的慢性疼痛性疾病,可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大類。但對原發性和繼發性這種分類存有爭議,因原發性三叉神經痛大多也能找到明確的病因。

典型的三叉神經痛特點為發作性短暫的、劇烈的疼痛,部位固定,往往具有扳機點,發作間歇期無疼痛。

具體表現為:

1.年齡、性別:本病多發於中老年人,女性多見。

2.疼痛部位:疼痛部位僅限於三叉神經分布區內,且不超過正中線,雙側發病者約占3%。三叉神經痛以第Ⅱ支或第Ⅱ、Ⅲ支同時受累最多見。

3.疼痛特點:突然發作,突然中止。疼痛為短暫發作性的劇痛,呈刀割樣、電擊樣、燒灼樣痛。持續數秒,迅速緩解。在發作間歇期無任何症狀。

4.觸發點(扳機點):是指對非傷害性刺激可誘發三叉神經痛發作的敏感點,如觸摸面部、咀嚼、說話、吞咽、刷牙、漱口、洗臉等均可觸及扳機點,誘發疼痛。

5.體徵:無陽性體徵發現

治療方法:

三叉神經痛的治療應首先選用口服藥物治療,當藥物治療效果不好或出現藥物副作用時,還可選擇神經阻滯、化學毀損、射頻治療或手術治療。因神經阻滯和化學毀損不需特殊的設備且操作損傷較小,故在臨床上較常選用。三叉神經阻滯包括半月神經節阻滯、三叉神經各級分支阻滯及末梢支阻滯。治療的原則和順序是先外周、後中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