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簡介
三倉鎮隸屬於江蘇省東台市,地處黃海之濱,在上海經濟輻射區內。氣候溫和,環境優美,交通便捷。相接204國道、228國道、新長鐵路,三倉河、梁垛河貫穿全境,陳李公路、安弶公路在此交會,距南通機場、鹽城機場,揚州泰州機場1小時車程,沿海高速公路入口距鎮區5公里。
東台市三倉鎮地處蘇中平原、黃海之濱,在上海200公里經濟輻射圈內。全鎮總面積157平方公里,耕地面積9400公頃,人口7萬,轄33個村居、304個村民小組。
三倉鎮是一個經濟大鎮、工業強鎮、商貿重鎮,是國家瓜果蔬菜無公害示範基地、全國重點鎮、江蘇省重點中心鎮、江蘇省環境優美鎮、江蘇省級生態鎮、鹽城市重點鎮、鹽城市文明鎮。2013年,全鎮實現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收入9129萬元、工業銷售收入5.5億元,農業生產總值13億多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8498元。工業形成紡織服裝、包裝材料、機械製造、精密鑄造、農產品出口加工五大支柱產業。“江蘇農業看東台,東台農業看三倉”,全鎮年種植瓜果蔬菜穩定在23萬畝次以上。三倉現代農業產業園列入東台市十大園區、鹽城市8項重點工程、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
地名含義
古有鹽商在此建灶煮鹽,設立鹽倉,三倉由此得名。
歷史沿革
明末清代屬揚州府東台安豐場管轄,民國三年鹽商在此設鹽“倉”經營出售,因此地交通發達,經濟繁榮,形成集市即“三倉街”。1941年設三倉區三倉鎮,1958年公社化時以三倉區而命名為“三公社”,1983年建立三倉鄉,1984年恢復三倉鎮,2001年7月與新農鎮合併,仍為“三倉鎮”。
人口面積
據當地政府官方資料引顯示,該鎮有7.6萬人口,11.4萬畝耕地,轄區總面積156平方公里。
村莊名錄
三倉鎮下屬村莊:
華美村 | 倉勝村 | 新墩村 | 八一村 | 洋中村 | 新舍村 | 萬行村 | 沙灶村 | 一倉村 | 新紀村 | 龍舍村 | 新五村 | 官苴村 | 新興村 | 三興村 | 聯邊村 | 強西村 | 雙樓村 | 陳林村 | 蘭址村 | 聯南村 | 聯北村 | 機場村 |
相關圖片
三倉是粟裕將軍戰鬥過的地方,鎮內農業發達,是東台西瓜的重要產區。
基礎設施
4.5平方公里的集鎮區域,交通、水利、通信等基礎設施正初步形成網路。市裡的金融、財稅、供電、郵政、電信、廣電、環保、公安等部門在這裡都設有中心分局(所、辦事處)。瓜果、農副產品、建材、小商品等10大市場集散輻射功能日益增強。學校、醫院、劇場、賓館、餐飲等文化娛樂服務設施日臻完善。引
經濟發展
該鎮因地制宜,興業發展。鼓勵黨員、幹部和入黨積極分子帶頭創業、在外創業有成人員回鄉興辦實業、現有私營企業再創新業、鎮內外能人大戶投資創業、種養大戶轉向新辦工業,促進傳統項目與新興項目共同發展,努力使全鎮業已形成的紡織、服裝、機械、軟管、塑膠、醬製品、飼料、彈簧、三產等行業優勢逐步發展為產業集群。
該鎮在已建立工業發展協調辦公室基礎上,專門成立全民創業辦公室,在強化兩個辦公室主體作用和金融、工商、供電、環保、稅務等部門協同意識,努力在市場準入、工商登記、土地審批、信貸服務、水電增容等方面提供優惠和便利的同時,落實專人結對掛鈎、解決難題、協調內外環境。
鎮村幹部夯實帶頭創業、引導創業、服務創業的責任,推動民營經濟加快發展。鎮裡三套班子成員、機關幹部每人都分工一個企業,進行督查指導、跟蹤服務,協調解決企業生產、經營中的具體問題,指導有創業意向人員籌集生產要素,整合各種優勢,引導創業人與科研機械和大集團、大企業橫聯掛靠,不斷增強產品開發和市場開拓能力。
三倉鎮是一個經濟大鎮、工業強鎮、商貿重鎮。三倉鎮物產豐富、地價低廉,存量資產較多、投資政策優惠2001年全鎮實現社會總產值21.5億元,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超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4500元,農村儲蓄餘額5.8億元。2005年,全鎮生產總值14.2億元農村儲蓄餘額9.1億元,其社會經濟總量位居“蘇北綜合實力百強鄉鎮”前列,為江蘇省重點中心鎮新型示範小城鎮。
城鎮建設
4.5平方公里的集鎮區域,交通、水利、通信等基礎設施正初步形成網路。市裡的金融、財稅、供電、郵政、電信、廣電、環保、公安等部門在這裡沒有中心分局(所、辦事處)。瓜果、農副產品、建材、小商品等10大市場集散輻射功能日益增強。學校、醫院、劇場、賓館、餐飲等文化娛樂服務設施日臻完善。
工業發展
改革開放以來,三倉鎮堅持“大改革、大投入、大發展”的方針,資產重組促成五家省級企業集團的組建;結構調整驅動紡織、食品、化工、建材、輕工、機械等支柱行業的崛起;技術創新贏得“翔峰牌”絲綢、“東亭牌”彈簧、“眾益牌”帆布、“久源牌”氧化聚乙烯、“佳靈牌”食品包裝機等一批省級名牌產品稱號。2000年,全鎮工業總資產突破5億元,工業總產值13.8億元、增加值1.5億。
工業園區
——鎮工業園區。規劃面積1000畝,現有進園項目7個,其中,投產3個,分別是:磁材模具、金東服飾、c級鍋爐;在建4個:重磅噴水織機、凍乾食品、中大飼料、東寶板材。
一一紡織工業園區。規劃面積500畝。園內聚集紡織企業8家。分別有:鑫海織造有限公司、金海織造廠、三聯化纖有限公司、有為氣流紡紗廠、重型帆布廠、繡品廠、紙管廠。主要生產仿真絲綢、尼龍帆布、工業用布、錦綸POY絲、床上用品、滌棉紗等百餘個品種,產品供不應求,暢銷國內外市場。
一一化工工業園區。規劃面積1000畝。進園企業有久源化工有限公司和宏源塑鋼廠兩家。2002年,園區環境治理達標順利通過省、市驗收,高標準建設的路、電、水配套設施,為延伸開發生物、醫藥、農藥等精細化工項目,構造了良好的投資環境。
一一染整工業園區。占地面積2000畝。離集鎮3.5公里。首期規劃的500畝染整生產區,已實現“三通一平”,擬在2003年招商引資開發建設日處理50萬立方米的污水處理廠和染整企業。
農業發展
三倉鎮10年前曾素有糧、棉、繭“三倉”之美稱。如今,“大棚農業”、立體種植、特經、特禽、特水等種養業大發展,糧棉油、瓜果菜、豬羊兔、蠶繭、家禽、禽蛋、水產品等加工資源十分豐盛,佳蜜牌西瓜、佳維牌青椒、佳脆牌羅卜享譽大江南北,蘆筍、甜葉菊、肉鴿、鰻魚、文蛤、對蝦、泥螺等特色地產品運銷國內外大市場。
特色種植
東台市三倉鎮地處黃海之濱,下轄41個村(場)居委會,7.3萬畝耕地,5.7萬人口。從92年開始,堅持以市場為導向,效益為中心,科技為先導,致富農民為目標,積極指導種植結構調整,大力發展以大棚西瓜為主體的特色農業,實施產前、產中、產後一條龍服務,使大棚農業成為致富農民的支柱產業。現已成為全國聞名的“西瓜之鄉”。1999年,全鎮大棚西瓜已發展到2.5萬畝以上。在農產品價格大幅度下跌的情況下,畝平產值仍然獲得2700多元,畝平純收入近2000元,比常規作物增值5倍以上。在發展西瓜特色產業上,他們的做法是:
抓規模種植,引導農民種
三倉素有“糧倉、棉倉、繭倉”之稱。雖然糧棉油繭逐年增產,但增收的幅度不大。從92年開始,該鎮以發展市場農業為契機,以致富農民為已任,多次組織有關村主任及科技示範戶代表南去上海、南京,北去山東壽光、徐州銅山、淮陰丁集等地參觀學習考察論證。根據該鎮發展西瓜生產具有土壤適宜、交通便捷等自然條件和西瓜消費越來越多的實際,確立了發展西瓜產業的指導思想、目標任務、主要措施,制定了西瓜發展規劃,明確了區域連片種,向規模化、專業化、特色化方向發展的思路。確定了陳李公路以東為西瓜主產區,以新五和官苴村為核心,向四周輻射,實行集中連片發展,形成區域特色和規模效益。在每年的西瓜上市結束後,都及時召開各種專業會議,分析來年西瓜市場走勢,搞好種植面積的總體安排,向基地農戶提出指導性種植計畫,幫助瓜農落實種植面積。並鼓勵專業大戶跨村、跨鎮鄉租賃土地種植,幫助指導簽訂承租協定,全鎮在瓊港農場等地包田長瓜,每年都在萬畝以上。
抓產品創優,指導農民長
三倉鎮西瓜在蘇南各大城市聲譽較好的奧妙就在於內在品質好。三倉鎮始終把推廣套用西瓜先進適用栽培技術,提高西瓜品質,創出名牌,作為增強市場競爭力、增加效益的突破口。在技術推廣內容上,一是全面引進優良品種。先後與科研部門、育種單位、西瓜種子經營單位聯繫,多方引進西瓜品種,開展試驗示範,省內外許多科研部門和種業集團也願意把西瓜新品种放到三倉的示範基地上種植。三倉鎮則根據示範和市場情況,選用市場走俏及具有苗頭性的品種,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新。在推廣抗病蘇蜜等主體品種的基礎上,1999年又引進成熟早、糖份高、果型適中的優質西瓜新品種特小鳳、黑美人等,這些新品種市場熱銷,經濟效益是常規品種的兩倍以上。二是推廣保護地栽培。全面推廣套用了大棚“三膜”或“四膜”復蓋,普及電熱線加溫育苗。通過套用科學調溫等配套技術,實現了早上市、高效益。
推廣規範化管理。
最佳化種植密度,合理運籌肥水,搞好整枝壓蔓,實行人工授粉。達到瓜蔓的走向、開花的時間、坐果的葉位、單瓜的重量、成熟期基本一致,保證了西瓜的品質。
在技術推廣形式上,一是開展技術培訓。每年初,由農技站技術人員到村組,開展栽培適用技術培訓,每年直接參加培訓的農民上千人次。西瓜育苗、定植等關鍵時期,不僅政府舉辦專題培訓班,還邀請科研院所專家和經驗豐富的瓜農講課,培訓村組幹部和30畝以上種植大戶,每期人數都在100人以上。二是展示新品種新技術。在西瓜生長季節,邀請育種單位知名專家到基地進行良種良法配套技術的傳授,組織瓜農聽課學習,更新普及新技術。三是開展科技諮詢活動。經常組織科技人員送技術到田頭,搞好指導服務,及時回答瓜農在生產上遇到的新問題。近兩年來接待農民諮詢340多人次,瓜農普遍反映農技站是他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