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概況
近年來,七里園鄉黨委、政府審時度勢,科學決策,緊緊抓住已有的區位優勢和難得的發展機遇,進一步清理經濟工作發展思路,以項目建設和財政增收為重點,加大投資環境最佳化整治力度,大力發展鄉村工業和民營經濟。加大農業結構調整步伐,走城郊型生態旅遊觀光農業發展之路,通過多策並舉,堅持“依託城市求發展,培育支柱富鄉民”的路子,轄區經濟突飛猛進,創歷史新高,形成了一派生機盎然、蓬勃發展的大好局面。農業
蓬勃發展。該鄉緊緊依託近郊優勢,以滿足居民生活需求為出發點,不斷創新傳統種養殖模式,大力發展兩大基礎產業。一是積極發展畜牧養殖業。按照“培育壯大養殖業,逐步實現專業化”的發展思路,以馮樓養殖小區為依託,實現畜牧養殖業的規模化、效益化。目前,全鄉已發展養殖場126個,專業戶73戶。全鄉牛存欄827頭,羊存欄7225隻,豬存欄2.5萬頭,禽存欄51萬隻,二是大力發展蔬菜產業,著力提升蔬菜生產品位,加強反季節溫棚蔬菜基地建設,加大無公害蔬菜生產規模,走蔬菜生產產業化、系列化、區域化之路,打響七里園無公害蔬菜品牌。目前,全鄉蔬菜種植面積約10000畝,其中常年菜田約8500畝,反季節菜田2000畝,季節菜田約4000畝。發展大小拱棚2000餘個,建太陽能溫室400餘座,花卉苗木示範基地500畝。菜田面積2000畝以上的專業村2個,年蔬菜產量可達到9.5萬噸。旅遊
觀光農業成效凸顯。近年來,該鄉立足區位優勢,創新農業發展模式,緊緊圍繞服務城市休閒觀光需要,大力發展城郊型旅遊觀光農業,形成了三條旅遊觀光特色農業帶。(一)獨山東坡—白河灘,以3000畝灘涂開發為依託,合理引進農業觀光項目,將這一區域建成為一個集旅遊、休閒、文化娛樂、農事體驗為一體的綜合農業觀光區。目前落地建設的項目有:總投資近4000萬元的白塔錦繡園農家樂項目;投資近千萬元的玉泉山莊高檔別墅區、投資500萬元的上野忠旅遊觀光項目、投資300餘萬元的達士營文化村項目、投資300餘萬元,占地38畝的南陽玉山禪寺和一個投資200萬元的農家樂項目。並在達士營村建成2個占地450畝的集鮮果採摘、休閒娛樂為一體的鮮果採摘園。
(二)豫02線兩側,以亮化、美化城市入市口為重點,搞好景觀路旅遊路規劃。目前,已修好上獨山的旅遊路兩條,種植風景樹2000餘棵,並在豫02線東側,獨山西側成功引進一個集植物觀賞、園林綠化設計、休閒度假為一體的占地面積127畝,投資200餘萬元的獨山植物園。(三)以龍祥路兩側至靳莊水庫為重點,建設大寨2000畝綠色生態觀光園,在園區內培育一批集吃、住、游為一體的農家樂項目,將龍祥路兩側建設成為一個旅遊休閒觀光生態群。,目前已建成占地120畝的農業觀光項目―――南陽市金歲月生態園,五星農家等項目,並依託該園在大寨村建成2個鮮果採摘園。
項目建設
成效喜人。該鄉緊緊抓住轄區內交通便利、通訊發達、資源豐富、電力充沛等優勢,將豫02線、312國道兩側定為工業項目區,集中擺放項目,制訂各種優惠政策,加大招商引資力度。鑫磊石業、龍升混凝土、金歲月生態園等一大批項目紛紛落戶。止目前,全鄉共新上項目12個,總投資8000萬元。經過多年發展,該鄉現有各類企業447個,年末固定資產近44256萬元。形成了建築、建材、輕工、運輸、玉雕、餐飲等多種行業共同發展的格局。2006年上半年全鄉各類企業完成總產值22520萬元,實現營業收入71070萬元,利潤3553萬元,上繳稅金440萬元。科教文衛事業
長足發展。全鄉共有中學2所,國小8所,在校學生2237人,校舍建築面積23500餘平方米,圖書40000餘冊,各類教學儀器、體音、美、勞等器材均達到省定標準。目前,全鄉有市級文明學校1所,區級文明學校4所,市級百佳校園1所,區級百佳校園2所,花園式學校4所。七里園鄉衛生院現有職工78人,其中醫技人員72人,高級職稱2人,中級職稱31人,擁有固定資產150萬元,醫療設備18台件,醫院占地面積3331平方米,建築面積1230平方米,開放床位40張。衛生院還下設村級衛生所11個,合作醫療點15個,門診部23個,以發展成為一個集醫療、預防、保健為一體的綜合性防治體系。
此外,全鄉電視覆蓋率達98%,電話普及率達90%,自來水入戶率達60%,達士營村沼氣入戶工程試點正在進行當中,目前共建成沼氣池個,2006年底將建成沼氣池300餘個,高標準規劃村級文化室11個,對改善民眾生產生活條件,豐富民眾文化生活發揮了積極作用。
交通
框架基本構建。該鄉312國道、外環路橫跨東西,豫02線、龍祥路、獨山大道、焦枝鐵路貫穿南北,路網建設完備,交通十分便利。此外,該鄉藉助“村村通”工程的有力時機,採取區、鄉、村三級共同投資的方式,加快了全鄉村級路網建設步伐。目前該鄉共修建村村通道路公路,實現了全鄉公路貫通和大部分自然村的道路硬化。在今後的工作中,該鄉將以城郊型生態觀光農業發展為重點,突出園區建設和檔次品位提升,發揮一、二、三產產業之間聯繫貫通功能,抓住機遇、選準重點,著力突破圍繞三產做文章,事項勞動力就地轉化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