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賢八俊

七賢八俊

第一種說法:

潮州前、後八賢和前、後七賢,是潮汕人喜聞樂道的人物和史事,很多愛好方史的潮人都想知道這一史事的具體人物是誰和出自哪一朝代?可是由於原始資料的稀少和難找,故而知道得周祥和準確的人並不很多,甚至有胡編亂湊的事例。為正本原和讓潮汕人都能熟知這一極想了解的史事之來龍去脈,特將這一史實的具體名賢和其定名之起因及朝代背景縱述於下。
潮汕地區昔時行政域名稱潮州府,明末清初,潮州府轄:海陽、潮陽、揭陽、饒平、程鄉(今梅州)、惠來、大埔、平遠、澄海、普寧、鎮平(今蕉嶺)等11縣。幅員遼闊,人文鼎盛。自唐宋以來,文化朝逐昌明,賢才代益增多。到了明代,從科舉入仕晉升的賢士最盛。特別是崇禎元年(公元1628年)戊辰科,全潮同榜登第的進士竟達八人之多,號稱潮州〃戊辰八賢〃。這是潮州府在科舉史上前無先例、後無再者的盛事,為彰揚潮州這一科甲之輝煌歷史,諸賢遂於潮州府城大街建起一座雕琢精緻的石刻〃盛世元凱坊〃,俗稱〃八賢亭〃,鐫刻八賢之姓名碑記以傳萬世。(惜該亭已毀!)
此八賢是:
辜朝薦——揭陽人,(《潮州府志•人物傳》雖記其鄉籍為海陽,但因當年入於揭陽學籍應考登第,故《選舉表》列其為揭陽人。)官戶部給事中,累官太常少卿:
郭之奇——揭陽人,官庶吉士,福建提學,累官禮部尚書;
黃奇遇——揭陽人,官翰林編修,累官禮、兵二部尚書;
宋兆——揭陽人,官仁和縣令;
李士淳——程鄉人,官曲沃翼城縣令,考選翰林院編修,累官吏部侍郎;
梁應龍——饒平人,官福建參議;
楊任斯——饒平人,官沁水縣令;
陳所獻——普寧人,官保定府推官。
此外,另有一位也於崇禎元年戊辰科登第,後落籍於普寧的進士林銘球,因其原籍是福建漳浦,登第後方入籍於普寧,故沒有算其為潮州戊辰九賢,〃八賢亭〃也沒有被改稱為〃九賢亭〃。由此,可見古人在定賢名上,是有嚴格的準則和著重事實之本原的。
然而,這雖說是潮州府首例和僅有的一次八賢同榜登第,但偌大一個州府和有著文化昌明及〃海濱鄒魯〃之譽的儒林名境,當然不能也不可把此八賢數為最先、最前或惟一。本來在明代本朝嘉靖二十三年(公元1544年)甲辰科就已有七賢同榜登第之盛事,並且也已於府城東門內建有〃七俊坊〃(俗稱〃七賢亭〃)在先,但七與八相差一人不對稱,不能稱之為〃前七賢與後八賢〃,而且年代相距太近,不顯潮州文化昌明久遠和名賢之古貴。由是,愛重鄉聲的文林賢士們遂追溯至唐代韓愈治潮時開辦府學,聘請本地鄉賢趙德擔任教授算起,將趙德數為最先,再從宋代羅列出五位由進士出身,為官清廉有政績或有美譽的賢士和二位有賢聲,一不戀仕途而棄官,一不念官蔭而把承襲父職的美事讓與其庶兄的兩隱逸賢士湊成八位,稱之為前八賢。
此前八賢是:
趙德——海陽人,(唐)代宗大曆十三年(公元778年)戊午科進士,授推官;
許申——潮陽人,(宋)真宗大中祥符三年(公元1016年)庚戌科,初舉賢良方正,應詔正奏進士第一,官工部郎中,江南東路轉運使,刑部郎中;
林巽——海陽人,(宋)仁宗天聖五年(公元1027年)丁卯正奏第二甲,對策忤權貴,不錄。後股匭書論事,仁宗異之,授徐州儀曹。棄仕不就,南歸讀易,著有《易范》;
盧侗——海陽人,(宋)仁宗皇
五年(公元1053年)癸已特奏進士,官太子中舍;
劉允——海陽人,(宋)哲宗紹聖四年(公元1097年)丁丑正奏第三甲進士,歷官梅州權管化州;
張夔——饒平人,(宋)徽宗政和八年(公元1118年)戊戌正奏第四甲進士,官廉州判官,新州知府;
王大寶——海陽人,(南宋)高宗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戊甲正奏第一甲第二名,官禮部尚書;
吳復古——揭陽人,〔生前為海陽人,過世後,於紹興八年(公元1138年)拆海陽之永寧、延德、崇義3鄉13都復置揭陽縣,吳之出生地蓬州屬揭陽,故清版府、縣誌均載其為揭陽人〕,隱逸賢士,(宋)神宗熙寧間(公元1068-1077年)棄家築遠遊庵於潮陽麻田山。
此八賢從唐朝代宗大曆十三年(778年)登第的趙德至南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年)登第的王大寶,其跨度為唐、宋兩朝中間還夾了後五代:梁、唐、晉、漢、周,首尾相距7個朝代達350多年。這可以想像到,當年賢士之稀貴,可謂是〃鳳毛麟角〃。而後八賢則是同科名登金榜的八位賢才,這更可說明潮州全境文化進展之速和名賢增長之快。
再論潮州前、後八賢之變更為前、後七賢,是因潮州所屬的程鄉縣於清雍正十年(公元1173年)改隸嘉應州(今梅州市)統轄,由是,潮州後八賢中之李士淳隨之也便除開而只算成七賢。斯時的潮州府也只轄:海陽、潮陽、揭陽、饒平、惠來、大埔、澄海、普寧、豐順等9縣。後八賢既然轉變成七賢,前八賢也便相應除開首名前賢唐朝之趙德,而只算宋代的七位名賢,理由是:唐至宋相隔的朝代過多和年度太長。
由此看來,前、後八賢和前、後七賢之定名始因皆由明代崇禎元年(1628年)戊辰科同榜登第的八賢而起,並非由前及後而是由後定前。
此中,又謂潮州歷史上惟一的文狀元林大欽,是明朝嘉靖十一年(公元1532年)壬辰科殿試欽點,且介於前、後八賢和前、後七賢之中間,是潮州文化和賢士能夠登峰造極的體現,是地方文林賢才的榮光,故稱之為前、後八賢和前、後七賢之中介尖子。
再又有一說,謂後八賢既除開李士淳而成後七賢,在其前頭之明代本朝的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甲辰科,潮州府同榜登第的七位賢士:
林光祖——揭陽人,官廣西副使;
章熙——揭陽人,官廣西令事;
黃國卿——揭陽人,官福建按察使;
郭維藩——揭陽人,官臨安府知府;
陳昌言——揭陽人,官福州同知,通志作主事;
蘇志仁——海陽人,官吏部主事,升廣西令事;
成子學——海陽人,官御史苑馬寺卿
此七賢在明崇禎戊辰科後七賢之前,又在宋代前七賢之後,也就稱之為潮州中間七賢;或與戊辰科七賢別稱為:明代潮州甲辰、戊辰前、後七賢。而且,又因這明代甲辰、戊辰前、後是經過朝廷殿試欽定的兩科賢士,更為符合科第法定,不須經過地方文林權威人士之評議,也不能任意除開哪一人。
另又在這科明代前七賢中,也與後七賢同樣有四位賢士是揭陽人,這正好和揭陽〃戊辰四俊〃相對應,隨之也就稱之為:明代揭陽甲辰、戊辰前、後四俊。這就更加顯示出潮州府以及揭陽縣文化之昌盛,人才之濟濟。

第二種說法:

十相:
唐代:常袞、楊嗣復、李德裕、李宗閔|
宋代:陳堯佐、趙鼎、吳潛、文天祥、陸秀夫、張士傑前七賢:
1.許申
2.張夔
3.劉允
4.林巽
5.王大寶
6.盧侗
7.吳復古
前八賢:
1.趙德
2.許申
3.吳復古
4.林巽
5.盧侗
6.劉允
7.張夔
8.王大寶
後八俊:
1.翁萬達
2.林大欽
3.郭之奇
4.黃奇道
5.蕭端蒙
6.許國佐
7.羅萬傑
8.林大春
後七賢:
1.翁萬達
2.林大欽
3.郭之奇
4.黃奇道
5.蕭端蒙
6.許國佐
7.羅萬傑
嘉靖四俊:
1.翁萬達
2.林大欽
3.蕭端蒙
4.林大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