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支坐法

七支坐法

所謂七支坐法就是指肢體的七個要點,如佛門中的各個宗派,修習禪定的方法,大多採用七支坐法,又簡稱它為跏趺坐,俗名盤足坐法。

基本信息

介紹

七支坐法 七支坐法
所謂“七支”是指打坐姿勢的七個要點。其中,第1、2、4、5個要點能引入遍行氣,第2個要點能引入上行氣,第2、3個要點能引入等住氣,第7個要點能引入上行氣,上述四種氣流入持命氣,五氣合一時行者就能體驗到覺悟。

所謂七支坐法,就是指肢體的七種要點:

(一)雙足跏趺(雙盤足)。如果不能雙盤,便用單盤。或把左足放在右足上面,叫作如意坐。或把右足放在左足上面,叫作金剛坐。開始習坐,單盤也不可能時;也可以把兩腿交叉架住。

(二)脊樑直豎。使背脊每個骨節,猶如算盤子的疊豎。但身體衰弱或有病的,初步不可太過拘泥直豎,更不可以過分用力。

(三)左右兩手圜結在丹田(小腹之下)下面,平放在胯骨部分。兩手心向上,把右手背平放在左手心上面,兩個大拇指輕輕相拄。這在佛家,便叫做“結手印”,這種手勢,也叫做三昧印(就是定印的意思)。
(四)左右兩肩稍微張開,使其平整適度為止,不可以沉肩嚲背。
(五)頭正,後腦稍微向後收放。前顎內收(不是低頭),稍微壓住頸部左右兩條大動脈管的活動即可。
(六)雙目微張,似閉還開,好象半開半閉地視若無睹。目光隨意確定在座前七、八尺處,或一丈一、二尺許。(如平常多用眼睛工作的人,在靜坐之初,先行閉目為佳。)
(七)舌頭輕微舔抵上齶,猶如還未生長牙齒嬰兒酣睡時的狀態。

“七支坐法”是打坐最理想的坐姿,如果打坐姿勢不正確,就會堵塞身體的經絡,氣脈就會不暢通,能量就上不來,所謂的三脈七輪就打不開,大腦就缺氧,人就會昏沉。

能雙跏儘量雙跏。手腳匹配。不可手單腳雙。比如,單趺,腳右押左。手不可左押右。要配。否則陰陽五行亂。長久有問題。要同步匹配。這個很重要。

由來傳說

根據佛經上的記載,七支坐法早已失傳,後來有五百羅漢,修持多年,始終不能入定。雖然他們知道從遠古以來,便有這種靜坐入定的坐姿,但始終不得要領。有一次在雪山深處,他們發現一群猴子,利用這種方法坐禪,他們照樣學習,便由此證道而得阿羅漢果。這個神話似的傳說,無法加以考證。總之,它是合於生物天然的法則,那是毋庸置疑的。而且這種姿勢,大體來說,很像胎兒在母胎中的靜姿,安詳而寧謐。

七個要點

雙足跏趺

先將左足置於右腿上,再將右足置左足上,稱金剛坐。先將右足置左腿上,再將左足置右足上,稱如意坐。兩種坐姿都可以採用,也可以在腿痛時輪換交替。如果不能雙盤,便用單盤。不能單盤,可以散盤。

如意坐從這個字意上去體會,自在如意的話就是你心無礙,隨便坐都沒關係,所以心定的人就可用如意坐。 金剛坐是右腳在上,此姿勢會逼著你產生金剛怒目的威力,故稱為金剛坐,其實跟人的右腎有關係。我們身體有兩個腎臟——左腎臟、右命門,人只用一個腎臟也可以活命,如果右邊腎臟壞了,或者割掉了,命雖在,但氣會衰弱。命門是生命之門,跟氣有關;去掉左邊腎臟還沒關係,它只是進行腎的重吸收功用而已,重吸收營養分,跟氣沒有直接的關係。因為用金剛坐的話會刺激到右腎,腎臟腺素分泌會比較旺盛,此跟情緒及身體生化控制很有關係。另一個是正腎臟腺素,這兩個物質結構只是差一個部位以-OH(hydroxyl羥基)來形成不同點,在其他部份的結構是全相像的,兩者都是由腎臟的皮質部位泌出來的。若用金剛坐的話,腺體分泌旺盛,你這個人的意志力會比較堅強,所以叫做金剛坐。以上兩種不同的坐法,若你用的姿勢不一樣,功用就不一樣。

左腳放在上面盤起來時,初學者儘量放靠近大腿近鼠蹊部位,且腳踝正面解溪穴處不能懸空,為什麼?因為解溪穴懸空久的話會疼痛,初學的話無氣感,所以這裡會痛,痛得好像腳彎處要分家一樣,能熬過30、40分鐘就不會痛,所以要避免不痛,就不要讓它懸空,把腳板靠大腿裡面一點,這就是簡單的如意坐。

如果是老參的話就要把左腳板放出來外面一點,那味道就不一樣了,這就是雙盤,也就是標準的跏趺坐。左腳放好後,再把右腿盤起來,這雙腳能盤得很緊,力道就很強,逼得足三陰脈會發動氣機,足三陰脈都走內臟-脾、腎、肝這三個脈。足三陽脈是膀胱、胃、膽等三,氣是由頭走入腳端的。

用哪一個姿勢擺什麼樣子,都會有不同的感受,要去體會一下。簡單講:如意坐是左腳在上,把正定手印擺出來,如果那一天覺得這個姿勢不好,沒關係,換個腳,右腳在上就是金剛坐。金剛坐一盤,右腿在用力,間接的氣就被逼到右腎,右腎為什麼叫金剛?原來金剛坐是會刺激右腎臟氣源。剛開始學的人,如果你這樣做的話,右腎會比較早通,這就是金剛坐的好處。

氣的起源有三個部位:一是丹田,二是腎臟,三是會陰穴(前陰跟後陰的中間點)。有的人氣要通會陰時,啪的一聲就通過去了,若通後從那一點起就會連結丹田、連結兩腎臟,也會走沖脈,甚至也會走中脈。 為什麼要把它分成如意、金剛坐,它裡面都有不同的涵義,沒有正統體會的話,只會說右腳在上,左腳在上,但不知其真實義。

跏趺坐一般都是如意坐,再把外面的右腳抬上來,腳儘量往內擺,能夠緊密最好,儘量不要有空隙。有的師父要求很嚴格,兩腳膝蓋盤後的寬度不能夠超出你的肩膀寬度,出家師父都是這麼磨練學人的。當然我們也不必這麼要求,如果你這樣做不到,就換一個看看,金剛坐後再把左腳抬起來。這兩個腳一上一下不同的坐法,會影響左腎、右腎的氣感,自己去體會有無氣感的不同。

剛開始學的人腳很硬很痛,那是代表老化。所以要多用功,多磨練!先用單盤再改用雙盤,痛時用心法去觀你身體會覺痛的是誰,被你觀的會痛的又是誰,那你才知道我們有兩個心,兩個心是修行最起碼的境界。你本有八個心,現在只會兩個心沒關係,往後會加以體會的。

剛開始可以用單盤,左右腳輪換,去體會那個痛,看電視、聊天時都要學盤腿,從10分鐘,20、30分鐘一直加,到了兩個月後就慢慢可以雙盤了。 如果你有氣的話,跏趺坐下盤氣較旺,若用單盤氣會往上盤走。所以雙盤能夠慢慢熬30、60、100、120分鐘的話,以後基礎夠了,學什麼都比較快。如果有心修中級班的心中心法,每次要坐兩小時,下盤結跏趺坐,上盤結手印,如此下盤氣更旺。如果雙盤改單盤後,手印不變,上盤與手印的氣就會旺一點。打坐時腳的功夫、手的功夫不同,會影響到整個身體氣的分布的。

有人因為暫時不能打跏呋坐,在單盤的時候,下邊這條腿放得很靠里,上面這條腿放上去後,膝蓋是懸空的,其實這不是一個正規的姿勢,因為上面的腿懸空,容易在盤腿時下盤不穩。首先要注意,整個人的身體就跟六和塔一樣,是穩穩噹噹,由下往上是一層一層的,這是非常關鍵的。

有些人懷疑,盤足靜坐,不但對人體的健康有礙,甚至,反而因兩足的血管被壓迫而致病,所以靜坐久了,便有酸麻的現象。這是誤解。其實,人體的健康,與腿和足有極大的關係。中國古代的道家醫理,認為“精從足底生”,那是不易的至理。盤足曲膝靜坐,感覺足腿的酸麻,正是說明足腿的神經與血脈並不通暢,證明你的健康已有潛在的問題。坐到某一階段時,因為氣到臀部沉不下去了,無形中腦神經緊張起來,心裡就坐不住了。如果氣從臀部通到大腿、膝蓋,一節一節通下來,要經歷過痛、癢、麻、脹、冷、熱、最後等氣一走通,痛麻就好了。人體的兩足,好像人參的枝叉,所以把兩足盤曲起來,等於把一株人參或松枝捲曲成結,使它的生髮能力,不致再向外面分散;返歸根本而培養它的本源,因此使其本身更加健壯。所以盤足曲膝,不但無妨人體的健康,而且從適當的練習開始,對於健康長壽,是絕對有利而無害的。《內經》中提到,嬰兒的氣是在兩腿。人到了中年,兩腿的力量就減弱了,腿的活動也無形中減少了,喜歡坐在沙發上,常常休息自己的兩腿。到了老年,更不堪構想,坐在沙發還不夠,兩條腿還要翹在桌子上才行,因為人體是從腳下面開始衰老的,人的死也是逐漸進行的,由腳開始而上行。

脊直

人在禪坐的時候,脊柱垂直是關鍵。臀部應墊一個兩、三寸高的軟墊,從大腿根部到膝蓋是向下傾斜的,讓兩個膝蓋觸地作為支撐點,膝蓋不可懸空,以自己覺得重心穩,無前傾後仰的感覺為原則。然後包腿,包腰,包自己後面的風池穴。天冷的時候,有些人還需要包頭。上體自然正直,不前俯後仰,百會穴與會陰穴成垂直一線,但務必放鬆自然,須知松則氣順,經脈舒暢;僵則氣滯,有礙氣血流通。只有全身內外放鬆,才能給入靜創造條件。

屁股的姿勢是微微往後外翹的,從側面看,整個脊柱是在類似於屁股跟腿的中間的位置,坐著就像座塔,非常勻稱。有的人喜歡在打坐的時候,靠著後牆,這樣身體往後仰,就沒有辦法像塔一樣。 身體坐的姿勢不是垂直的,而是斜直,是往前面傾直,也就是說尾骨是懸空的。

人身修行的特殊之處就在人身多直立,筆直經緯與天地共振,經脈有規律可循,尚未完全紊亂。所以不能為畜類把脈,因為其橫生脈亂。身軀筆直不傾斜, 則督脈上乾清明,下坤培藏,升降有律,任脈左右逢源,箍束橫固,平定十方,穩穩有度。

腰脊支也是很重要的部位,當氣誘發起來的時候,假設坐姿由側面看過來是呈現S型,上身會是筆直的,腰部位的腰脊骨是要挺起的。如果坐得彎腰駝背,後腰部位是呈平平的,自己先彎腰後,再摸摸看是否平平的。如果腰部挺起來後,是不是往前挺成了S型,本來腰脊椎就是S型的,坐挺只是讓它現出來而已。

前面肚臍的正後方是腰脊椎的命門穴,督脈上的命門穴就在此。為什麼叫命門穴,我們上半身手頭在動,下半身腳、腿在動,偏偏這個腰部位就動不到,很少運動會動它,只有一般的呼拉圈才會去動到,或者是瑜珈的過橋式才會動到這個部位,如果彎腰駝背氣就不通了,氣到此堵在命門穴,命門穴這裡就會脹,脹時表示坐的姿勢不對,硬把胸挺起來的話,腰就呈S型狀,氣就會往上方走去。所以當氣走到背後不通時,就會告訴您:「喂!你坐姿不對喔!」這時候才知道,原來真的不對呀。腰要呈S型挺出來,這動作很重要的。

肩張

兩肩應舒張下垂,但不要挺胸。修禪的人在禪坐時,雙手微微抬起,肩膀微微向後擺,肩腋是內空的。從外看,肩是一條平行線;從後看,肩是圓的。

肩胛支是在肩膀與背後飯匙骨部份的重點,兩肩膀往後拉張後,胸部自然就挺出來,然後飯匙骨就會稍微往後拉凸。膀胱經在督脈旁一寸多的地方下行,兩條很長的脈,如果打坐時背後氣不夠強,可能常常會感冒,這是膀胱經不通的原因。足太陽膀胱經在肩膀、背後面,邪氣、風邪侵襲吾身時第一個侵襲到它,會使肩膀僵硬、後頸部緊張,就表示感冒了。如果打坐彎腰縮肩,真氣就上不來,氣上不來就會想睡覺,這是氣不具足。本來打坐的人越打坐腦筋越清醒,一個了了的覺知很清楚,怎麼會想睡覺呢。

有基本氣感的話,背後自然而然的會挺起來,肩膀往外張,胸部微往外凸出來,但不要繃得太緊,架勢擺出來後全身就要放鬆、自然。若身體有氣感了,但架勢繃得緊緊的,氣就不往前走,這種情形是不好的。所以姿勢擺好後就要放鬆,因為肩胛支是下氣上行所必須,肩胛是背後、膀胱經氣運行是很重要的,尤其氣上來以後會走到喉、頭部,沒有的話,腰部會酸痛,肩膀會僵硬、酸痛。

手結定印於臍下

在一般的禪修之間,都是結三昧印為手印,「三」梵語就是正,「昧」是定,正定手印,要能入正定都是從手印結出來的,所以結的三昧印就是正定手印。

兩個手掌心向上,右手在上,放在左手上面,兩手大拇指輕輕的相牴觸,很自然的放在腳的上面,肚臍的下面,不要懸空。你功夫不夠懸空久了會累,功夫夠的人懸空沒關係,因為他氣走上來後,手不會累。剛開始要有一個著力點,手及手臂不要僵硬,自然靠著肚子做個圓圈,有人會氣往上走後下來繞雙手一圈。當然我們不要去用那個心意念帶動,但是我們手印一結,外在的乾攪都對你沒有影響,這是正定手印。你到佛殿裡面看正中間的佛像都是結這個手印,那就是釋迦牟尼佛。

在禪修時結這個手印,若肩膀會酸、會痛時,表示你的膽經、三焦經與膀胱經較不通。就像感冒一樣,風寒時膀胱經先受害,所以頸部、肩部僵硬。同時三焦經不通,即丹田閉死。如果你去參加禪七,長久打坐擺這個定心手印姿勢,然後手又沒有氣感,肩膀酸痛,代表陽經絡不通順,或許陰經絡氣旺,但達不到體表處,此即陰盛陽衰,內臟雖然氣旺,但並沒有通到外部的陽經絡來。

如果有氣感的話,手印隨便一擺放,氣就很旺盛。有時候,氣會慢慢上來,然後手會慢慢往上移動。以前有一個老師父,他練不倒單,每天一入夜就打坐,打坐入定氣很旺的時候,手印就會慢慢的往上抬起,有時候抬到胸前,也沒有感覺。因為我們的經絡很多條,正經有六條脈-三陽、三陰,氣具足的時候,手自然就會往上抬,往上抬到平胸時,這時候天就快亮了,大約凌晨三點半或四點時。小師父們起床後無時鐘可看,只要看到師父的手抬到胸前,那時間就差不多了,敲板的人就要開始敲板叫大眾起床。

手印有上萬種,這兩個手指可以變化很多,所以養成一個習慣後,就要發點時間去改回來。記住三昧印是右手在上,若用左手在上,定心手印結久了,現在要改回來,反而覺得怪怪的,但一定要改變,第一次會覺得很彆扭,第二次很不習慣,慢慢的一入定以後就忘記了,幾次以後就校正回來了。

有的兩個手放開來,你說對不對?好不好?心裏面沒有掛礙,不入定就無所謂。所謂入定是世間禪,一進去就是一個月、一年、兩年、十幾年。大陸有的修行人,三十幾年還在入定中。在梁初的時候有位和尚入定,醒來時已經是清末了,經過十個朝代,這是世間禪定。此跟佛禪不一樣,佛禪是注重在心的覺悟,我清清楚楚的時候,對人、事、物中,或在行、住、坐、臥之間,沒有事物可以讓我起煩惱,你證到這境界才能解脫,才能超越自己業力的牽扯。

頭中正

頭正,下巴稍微往前低一點點,後腦稍微向後收放,稍微壓住頸部左右兩條大動脈管的活動即可。這是最關鍵的地方,就是如果頭是歪的,跟腰不能形成一條中空的直線,這時候最容易昏沉。人生於天地之間,本身是天地之間一靈物。由於這箇中線的歪斜,天地這股正氣,就落不到你身上。

頭部跟頸部也很重要,如果自己去看一般打坐的書,常常會講到「禪病」。此「禪病」在講什麼呢?在講昏沈,打坐到一個境界後,如果姿勢不對,會有一個粗的昏沈出現;打作至更高的境界時,又會有另一個微細的昏沈現出來。粗的昏沈出現在頭頸支姿勢不對時,因氣會堵在後腦勺靠近睡穴的地方。細的昏沈是氣從中脈過喉輪要通到明點時,在要通不通的時候,會有短暫的微細昏沈。

氣從背脊上來,會經後腦至頭頂百會穴,要讓氣能從下方至頭頂,頭頸支要擺好。方法是下鄂微收,有力壓到頸外側兩頸動脈處,如此頭頸支架構起來的話,要有三股力量產生:一股是在後腦勺,一股是在下顎,一股是在後頸椎基部,這三道力量要相稱。

頭頸支姿勢擺好後,觀想頭頂百會處往正下方來,經過體中腔到肛門要成一條直線。如果頭是仰的,這條直線太往前端了,劃到你前面去了,如此會怎麼樣呢?氣上不去頭部,氣會聚集在後腦勺處,終造成昏沈。如果頭壓太低的話,這條直線就劃到身後去了,這也不對的;正確的線條是要在「正中」的。

老參們打坐時下鄂要稍往內縮,擺出這個姿勢,身體的氣馬上會衝到後腦勺這裡,然後上到頭頂。怎麼會上不去呢?除非你的氣還沒有開發出來。頭頸支一擺,背脊部真氣即呈一直線,氣馬上到後腦勺處來,在這裡有一個叫腦戶穴。「腦戶穴」是氣進入腦內部去的門戶,如果你福德很好的話,真氣從腦戶穴進去,佛法所謂的般若智慧就開發出來,這智慧是非常的銳利的,不會講的就會講,不懂的就看懂,修世間禪是不能進到這裡去的。般若智慧不是一般的智慧,跟你身體氣脈是有關的,一進去的話,什麼智慧都來了,世間智慧、出世間智慧、出出世間智慧都來了。修佛法要進入這裡,能不能進去要看你的福德。

老參們擺好這個姿勢後,真氣有兩條路可以前進,一個是進去到腦戶內,一個是從中脈走到明點。眉尖輪是第三支眼睛,由通明點而發通,如果修道家法,或者是世間禪,眉尖這裡開的話就可以看外境,看十方的山河大地。眉間這裡沒開也沒關係,您是要修見性的。頭如果太仰的話,會產生昏沈,一覺昏沈下鄂就要往下微拉,讓氣從背到頭頂;如果沒有氣的話,再怎麼擺都沒有用,想睡覺就是想睡覺。那是太累了。

雙眼微閉

打坐時,先把兩目定住了,然後再慢慢半閉眼睛,閉眼目光勿下垂,把兩眼定住,一片光明,才合規矩。若是兩眼向下看,絕對不能得定,只是坐著休息罷了。雙目微張,似閉還開,好象半開半閉地視若無睹。目光隨意確定在座前七、八尺處,或一丈一、二尺許。如平常多用眼睛工作的人,在靜坐之初,先行閉目為佳。眼睛看到前面一米遠的距離,這是最標準的。如果看得太遠的話,就有點抬脖子了,如果看的太近的話,就有點低頭了,所以說一米遠的距離是最合適的,你要感覺到這個鼻子和這個肚臍形成一條線。

普通人打坐起來,開眼也好、閉眼也好,都很低視向下面看的,眼珠子,不對。下沉一片無明中,而且心思更亂。 眼睛好像向下面看的那樣,就是後腦的視覺神經跟著向下拉,影響了大腦,反是不得安詳、不得清淨。所以開眼也好、閉眼也好,眼睛眼珠子平視,閉著眼皮沒有關係,眼珠子也是平視。平平的不向上的,也不低下來,然後眼皮閉上,眼珠子擺正,不低下來,不向下,不向上,平正的,眼珠子還是向前面看,然後不看了。

打坐時,閉上眼睛也不要用力看。看世界上任何的東西,要輕鬆不要嚴重,尤其眼睛要會看東西,一般人都要看花,看風景,把那個神,眼神看到好的花,都盯到花的上面去,錯了。像杭州風景那么美,你出去看風景啊,叫風景跑到你眼睛裡頭來,看花要把花的精神收到我的眼神裡頭來,看山水要把山水的精神收到我的眼神裡頭來,不要把自己的精神放到山水上,放到花上,它沒有用處,你也沒有好處。

打坐時眼睛有兩種用功方式:一個是把眼睛閉起來,這個較簡單易行,剛開始學的人心較亂,那個人動、那個在製造聲音,好煩。剛開始修的人都是受不了外境的干擾,所以眼睛閉起來較好。眼閉起來有一個好處,是眼不見為淨,但也有一個壞處,是黑枺枺的,初學的人有時候心不健康,怕怕的,怕黑暗。

另一種方法是學佛像的三分眼,眯眯的看,眼微微的三分開張,看正前方1.5公尺的地方。這個方法較不會使你胡思亂想的,很會胡思亂想的人,就要把眼睛微張三分眼。因為眼睛閉起來時,沒有一個可抓住的東西,就會動起心念來,心動就會亂想。如果眼睛打開,你的眼識會意會到光,前面模模糊糊的看到一些東西,但不要很用心去看,要視而不見,不要太用心的去看前面有什麼東西,喔!前面一隻螞蟻在爬,看得清清楚楚的,不要這樣子,只用餘光可以看到亮就可以了,如此能避免胡思亂想。微張眼睛有個好處,因為你很用心,心意會守住眼睛處,氣易走到眼球,眼球的波長很容易改變,易開發出超視覺的能力。看到或看不到,沒關係,它只是一個過程而已,超越它以後,慢慢就不會再看到了。

對老參而言,眼睛用功起來是個複雜的部位,睛明穴是在眼睛角頭的基部,承泣穴是在眼睛裡下眼帘中間,氣通的話,每過一段時間循環一次,「啵」的一下就進去到眼睛裡面去,從入睛明穴、承泣穴的基底去;眼睛部位的經絡要全部通的話,氣上上下下,起碼要有三次通過眼睛。第一次從頭部下來入眉尖輪後,會從眼睛的背後下來。第二次氣從下面上來也要經眼球,這時候老參會「翻白眼」讓氣由下往上走。往那裡走都有氣要通,眼球每一個部位都要通。如果眼睛發澀、流眼淚、酸痛等,這些是氣要通過眼球的現象,此時就要幫助它通過。

老參們有先天氣能夠轉到眼球本身裡面去,兩顆眼球都能讓氣鏇轉而進去,進去後會改變眼睛的光波波長,就可以看到另一個世界的東西,也可以直接看太陽。普通人不能直接看太陽的,因為太陽光很強,會傷害眼睛,你有氣這麼繞一圈的話,眼睛就可以看太陽,不怕其光亮。剛看太陽時它會很亮,排除太陽本身外的光芒,幾秒鐘後有一薄薄的灰黑圈蓋住太陽表面,這是光的補色原理。看太陽沒什麼了不起的!正中午也可以看它,沒有這個功夫就不要看,會傷害到眼睛的,這是以後會有的現象。 眼睛酸澀、流眼淚都是好現象,每一個現象都有方法來對治它的,不懂就要花很長的時間去承受,以後慢慢功夫高了,會碰到這些現象。

舌舔上齶

舌頭剛開始也是個準備功夫,到真的氣從會陰穴起來後,走到喉結前,當先通過心臟---心輪,再走到喉輪。走到喉輪時,氣會拉你動你的舌頭,這時舌根擺得對不對就很重要。

舌頭捲起來是準備架橋,舌頭捲起來後頂住上顎,上顎頂有曲浪痕處,舌頭捲起來就頂住那裡。這樣是會很累,還會流口水,流口水沒關係,感覺有口水就吞下去,唾液裡面有很多的澱粉脢,它的功用是用來消化吃進去的澱粉。所以胃腸不好的,就可以借這個機會慢慢的讓胃腸消化系統變好,覺得口水多了就吞下去。

舌頭前半部輕微舔抵上齶,猶如還未生長牙齒嬰兒酣睡時的狀態,在修道被稱為“搭橋”,這是非常重要的。搭什麼橋?人身有365個大穴,對應地球公轉太陽一周。地球公轉太陽一周是365天,易數以9為最大,以9歸真,所以人身每個穴位應填滿9口真氣。一天十二時辰,一時辰六刻鐘,每刻鐘二十分鐘,即每二十分鐘為一座。人坐禪時,六根清靜,心志既不散亂也不昏沉時,每一刻鐘能化一口真氣。當真氣化生時,由督脈上行百會再下行到口腔時,會化成一口清而甜的津液(口水),把這口津液渡咽下去,勝過服一支人參,補益身之四大五行五臟六腑,推動百脈千經。(填滿365個大穴×每個大穴9口真氣的打坐修行,是一切修行人都要完成的基礎,在佛教日夜修行七七四十九天完成,被稱作“打禪七”,在道教則日修夜睡,一百天完成,叫做“百日築基”)

這是我們做功夫到一種境界的時候,從頭頂起,從腦下垂體下來的一種甘味的液體,從頭頂下來,也就是俗稱的“甘露灌頂”,呂純陽詩中有“白雲朝頂上,甘露灑須彌”表達這個境界。此時套用吞律法將津液吞入腹內。即舌頂上齶不動,伸直舌頭,將津液吮至舌根,待欲噴嗆時引頸吞下。這樣引吞,可直接入任脈,化為陰精,是造精之捷徑,健身之妙法。

如果化生的津液多,說明你這一座是有效的,如果玉液沒有,說明散亂或者昏沉,沒有多大效果。比如人的思想散亂一天,一天口都是乾的。人睡覺睡一天,口也是乾的。只有心既不散亂又不昏沉時,真氣元氣才能化生。初坐禪時,未入真定前,如果心處於不散亂又不昏沉時,一刻鐘能化滿滿一口玉液。

很多道家書說舌頭尖抵住門牙與牙齦處,其實這個舌頭是要做「架橋」的,什麼叫「架橋」呢?就是說下盤來的氣跟喉輪要連線時,要用一個橋把它架連起來,它才能通過。世間禪定的四禪天,就有舌頭架橋的功夫,如果沒有上過佛教課程的話,會不知去修佛禪,而去修世間禪定。世間禪定中**四禪境界時,架橋起用時,舌頭會卷了一圈像綁鹹菜樣塞住喉嚨,到此就不再呼吸了。一進入四禪定中會息止,入一境性中。一進去禪定中,一個月、兩個月,一年、兩年都不出定,所以呼吸就靠體表皮一點點的呼吸,這個時候你不必去呼吸,也不必去管什麼,真正入世間禪定的話,什麼都會放下,這是第四禪天的禪定。而修佛法本在修這個心,得真實解脫之境,故要面對日常生活的人、事、物中,經磨練、去執而得自在。

修世間禪時上顎緊合下顎,舌頭捲起來放在上顎頂部最高的地方。如此,舌頭卷得高,以後氣從下要上來拉動舌根基部的時候,就會像桿桿原理一樣,馬上就捲起而塞住喉頭入定去了。如果舌頭尖放在牙齦的地方,氣就拉不動舌根了,因為舌頭較重,內氣力量拉不動。

靜坐之時所謂舌抵上顎,並非用舌尖頂在顎中間,這樣會使舌體疲憊及導致氣機混亂,身體可能出現不舒服。正確方法是以舌尖輕放在兩門牙後的中間位置,在牙肉與牙齒之間,舌頭放鬆只輕輕頂住而已。

老參們修佛禪雖不入定,但氣下、上通順亦是必然的,所以打坐時舌頭還是要卷得高高的,下面來的氣到喉結會拉動舌根,內氣馬上能往上沖而入頭內。

喉結的氣要通,要靠舌頭,為什麼打坐時常常會打嗝呢?會不舒服呢?就是舌頭沒有拉得很高,氣堵在胃裡;舌頭拉高的話,就像要打嗝要吐的樣子,這樣氣馬上就上來,就會拉動喉嚨的舌頭。舌頭拉動氣就直接衝上頭內去,不會像世間禪一樣的,氣不夠旺,在那兒堵住而入禪定。故我們如何讓氣上下連貫,衝到頭部是很重要的。

如果出家者或好好修行的人,有一天真的會進入四禪,就可以體會到舌頭捲起塞住喉嚨的世間禪定境界。還有一個現象是卷著的舌頭,過一陣子就會掉下來,變平擺的樣子,意會到後就把它再捲起來。這只是個預備工作,為什麼呢?剛開始沒作用的,只會產生口水而已,等到氣從胃翻轉過來,拉到喉嚨的舌根基部的時就有作用了,故舌頭要卷高一點。

若打坐會造成打嗝(反嗝),是胃部的氣翻轉不過來的現象,這些都是要用點技巧,高捲起舌頭。有的人不知道這些技巧,打坐氣通到胃堵在那裡,很不舒服,只會在那兒打嗝,知道氣已經到胃了,氣旺又沒辦法翻轉過來,這時候舌頭一卷,有一條似管樣形成,氣就會衝到喉嚨,下面的氣就會翻轉到上面來,氣往上沖的話,胃就不叫了。除非你胃有病、有潰瘍,那就永遠都會有打不完的嗝,故要先把胃病治好。

靜坐姿勢

儒、佛、道三家的靜坐姿勢,歷來相傳有96種之多,其中當然包括幾種臥睡的姿勢與方法。通常所用的姿勢,如佛門中的各個宗派,修習禪定的方法,大多採用七支坐法,又簡稱它為跏趺坐,俗名盤足坐法。
宋以後的儒家--理學家們,由於大程夫子--程顥(明道),變更佛、道兩家修煉靜坐的心法,因襲禪宗大師修習禪定的工夫,著作《定性書》一文,主張在“靜”中涵養性理的端倪開始。他的老弟二程夫子--程頤(伊川),又加上《主敬》為其陪襯,從此儒門也主張靜坐。但是他們所取的靜坐姿勢,便是平常的正襟危坐,所謂端容正坐便是。至於道家,有時即用佛家的七支坐法與臥姿,有時又穿插許多不同的形態;配合生理的需要與鍊氣修脈的作用。大體說來,儒、佛、道三家的靜坐姿態,並不外於此法。

注意事項

(一)凡在靜坐的時候,必須使腦神經以及全身神經與肌肉放鬆,絕對不可有緊張狀態。最好是微帶笑容,因為人在笑時,神經自然會全部放鬆。
(二)初學靜坐者,不可以吃過飯就打坐,以免妨礙消化。同時也不能在肚子餓時打坐,以免分散心神。
(三)靜坐時空氣必須流通,但是不能讓風直接吹到身上。
(四)靜坐時光線不能太暗,否則容易昏沉;光線也不能太強,否則容易緊張。
(五)氣候涼冷的時候,要把兩膝和後腦包裹暖和,即使熱天打坐,亦不可使膝蓋裸露。
(六)初學靜坐不要勉強坐太久,以時間短、次數多為原則。
(七)初習靜坐時多半無法雙盤,則以單盤為宜。單盤時臀部必須加坐墊,坐墊的高矮依各人身體狀況而定,總以舒適為原則,如果坐墊太高或太矮;都會使神經緊張。至於坐墊的軟硬程度也必須適中,否則引起身體的不適,則影響靜坐的心情和效果。

跏趺坐

(一)兩腿雙盤的跏趺坐為最正規的七支坐法。
(二)跏趺坐也要加坐墊、除非氣脈全通,才可以不墊。
(三)初學靜坐多半無法雙盤,則酌情採用以其他坐姿。

說明:

(一)坐墊約兩、三寸。隨各人舒適度自作調整。

(二)初習靜坐無法兩腿雙盤,則採用單盤。隨各人生理狀況,自由選取金剛坐或如意坐。

(三)如果無法單盤,或者單盤坐到腿麻。而想繼續用功,則可改用下列任何一種姿勢。

正襟危坐

正襟危坐為歷來儒家所慣用的靜坐姿勢。

看到很多古代帝王將相的畫像,都那樣坐的端正,雙手扶膝,那么他們這么坐不累嗎?為什麼要這樣正襟危坐?

第一,雙手扶膝這個動作很不簡單。手心是勞宮穴通心,膝蓋通腎,補腎的經常用牛膝嘛。那么手心扶膝首先就是一個心腎相交的姿勢。不少人小腹濕冷,還有口臭,就是心火不能下燒腎水,陽陰隔離的一個症狀。心腎相交,腎水上升為氣,助肝脾升,心火自然下降,保護肺臟不受心火灼害,還可以心火濟胃陽土,滋養脾胃,為陰陽交泰。

第二,,扶膝也是溫暖膝蓋和腳心,保證下盤不受濕邪的方法,練一練會腳掌發熱,腳掌通五臟六腑,肚子也就不涼了。具體的位置勞宮穴對鶴頂穴比較合適,也就是手心對髕骨上緣。
第三,兩腿分開,與肩同寬,是坐的站樁,簡稱坐樁。如果站樁姿勢不標準,可以用坐的形式,達到循序漸進的目的。自然,與肩同寬是渾圓樁,很外開是馬步了,但注意腳都要平行。外開還有一個好處,就是開脾經,脾經在大腿內側,你把腿分開,就抻拉激活這個經絡,練十分鐘以上還可以治便秘。

吉祥臥

吉祥臥為佛家所主張的睡姿。孕婦如果單盤對腹部造成壓力可改用吉祥臥,或任意選取對自己較為舒適的坐姿。“吉祥臥”就是佛教的一種修行姿勢,意即朝右側臥躺。“臥須右脅,名吉祥臥”,睡覺的時候,右脅而臥,這個兩個腳要彎一點把它合攏,合起來。右手大拇指壓放在耳垂珠後邊,手掌置耳前,這樣生理的氣血會整個從背後往上延伸,即使你是在睡覺當中,還是處在一種用功修行的狀態裡面。舌頭頂上齶,跟修定一樣,舌頂上齶,上頭頂住。右手做個枕頭,擺在頭下面,左手放在身上,這樣右脅而臥是吉祥臥。

佛說《長阿含經》卷第三遊行經記載:“爾時,世尊自四牒僧伽梨,偃右腋如師子王,累足而臥。”說明釋迦牟尼臥著時采右側臥姿勢,世上許多臥佛佛像也都是右側臥姿。 出眾的吉祥臥佛像(吉祥臥)

跪坐

跪坐(正坐)是我國古代人的居坐的方式,就是席地而坐,臀部放於腳踝,上身挺直,雙手規矩的放於膝上,身體氣質端莊,目不斜視,也就是現在日本人的坐姿。其實,人們現在坐在凳子上,雙腳垂直下來的坐法,實際上是從南北朝以後才傳入,是從當時西域國家傳來的,因此也叫“胡坐”,雖然人們在唐代正規禮儀仍然以“正坐,趺坐(既是盤腿而坐)”為主,但社會上已經開始風行起了“胡坐”,以至到了宋朝,正座正式被胡坐所取代。

正坐講究的是心性內涵以及通過坐姿達到一種修身養性,修煉自身氣質,內外調合,和氣護身,從而達到形神兼備的目的。尋求的是一種內心與身體的和諧統一,更是一種哲理的升華。

跏趺坐,雙盤,單盤,跪坐,正襟危坐,吉祥臥等都是修心靜心修行的一種輔助方式,通過這些方式可以更好的讓人消除雜念,以用心去體驗這個世界。

注意事項

1、飲食之道

入手下靜,先絕食腥葷香辣之物。蓋腥葷之物,味主沉濁,食之必至後天之氣粗,而難伏。香辣之物,性主輕浮,食之必至先天之氣散而不聚。要知存乎理者,禁食腥葷香辣,專持清齋素食淡飯,以除原味。不食過飽,過飽則傷神。不食過飢,過飢則傷氣。此節飲食之道,不可不知。

2、關閉六根

靜坐時心搖則氣散,修了一點點精氣神,不僅會從夫妻生活方面漏掉,還會從六根漏掉。眼睛看多了是一種“漏”、耳朵聽多了也是一種“漏”、嘴巴講多了更是一種“漏”!六根都會漏。為什麼強調修行人上來第一步,就要關閉六根呢? 當六根關閉以後,精氣神才會自動進入任、督二脈以及回到中脈裡邊。

3、面帶微笑

打坐時面帶微笑,可以放鬆入靜。

4、打坐數息

注意力放置靜坐胡思亂想時,可以把注意力放在數呼吸,不數入息,只數出息。當你數出息的時候,你把所有的一切,連自己的生命,一切煩惱、病痛,跟著出息放出去。尤其是感冒生病,或者身體裡頭生瘤、生癌,讓它一齊跟出息出去,出去就空了。這樣數息,身體馬上就輕鬆了。

在道家的《陰符經》上,有一重要口訣——“禽之制在氣”。就是說練者妄念紛紛,思想不能專一,是因為你的氣在散亂,氣亂則心亂。所以修習禪定主張先練氣,修習者用意念守住呼吸,把呼吸調順了,心自然就不會再散亂。社會上許多人練多年,還是身體經常出毛病,追其原因就是自己體內的氣息調順不好的緣故。道家還有句至理名言:“天地玄珠,萬氣本根”。從這句話中就能看出氣的重要性,任何人無論體格多健壯,體內的氣息若不調順,即是大病來臨。可以說,在身心的配合下,氣息能夠發生萬種變化。

第一種:由一數至十,再由十倒數至一,如此反覆,做到呼吸時只有數字沒有其他雜念。(1、2、3......10、9、8 ......2、1......)。

第二種:由一、二......按次計數下去,數到最後,這中間並沒有雜念妄想,數字並沒有差錯,心念配合呼吸也就是初步的成功。 (1、2、3、4......99、100......1、2、3、...99、100)。

心不要跟著呼吸進到體內,也不要跟著呼吸出到體外,只應在鼻端這一帶區域覺知呼吸。

數的過程呼吸對於風大的感受分別為風→氣→息三個層次。開始時,呼吸粗,稱之為風,靜定後,呼吸較細,稱之為氣。再進一步,身心寧靜,只有感覺自己內在呼吸,卻聽不到呼吸聲音,這就是息。到了息,就不要數了,即進入隨。 靜坐數息時,呼吸自然,身體要放軟,耳朵迴轉聽自己呼吸。如在鬧處修,聽不到呼吸聲,便用感覺來聽。

5、其他

坐具: 若以榻榻米做蒲團,應分上下座兩塊合成,一般腳放在下座,屁股坐在上座。其尺度:下座為2*2尺見方,上座為1*2尺,上座高度為1.5寸。唯打坐的人若大腿太胖或腳僵硬的話,上座高度不夠時,打座時兩腳擺不下,會有上身後仰的現象發生,故此等人上墊要再加高至最舒適的高度。待打坐者用功時間久了後,腳已柔軟下來,再將上座高度調低至1.5寸左右。坐在榻榻米蒲團上座時,只能坐表面的三分之一的部分,如此脊椎骨較易打直。

材質: 世上有相物質是一物剋一物,打坐蒲團材質也是一樣,有的會蘊氣,有的會耗氣或吸人氣。助人蘊氣的材質有稻草、椰子纖維、茶葉、香草、草藥、刨下的木材。耗氣或吸人的氣者有塑膠類、橡膠、PVC、藤材、海綿、泡棉等,這些材質會吸人之氣。

若不信可試驗一下:找一練功的人,讓他用一手平舉時,似可舉起重物後,再拿一塊塑膠布遮蓋於其頭上,隔絕此人的頭與虛空之間氣的通路,此時再叫練功人的手,手舉起重物,似無法再舉起至水平處,或能舉而不持久。

蓋腳巾: 長期間打坐,若不用蓋腳巾,關節會發生問題,故定要用蓋腳巾蓋住腳膝部,甚至打坐習慣了,看電視或和人講話時盤腿,此時也要用蓋腳巾蓋住雙膝。因打坐初期時,人的體溫因代謝增加會升高,與室溫的差距會加大。假定冬天室溫在攝氏22.5°,而體溫36.5°,打坐時人體溫若升高達1°,溫差則由14°變為15°,故身體會覺得有點涼意。若夏天室溫33°,體溫為36.5°,打坐時人的體溫增加1°,溫差由3.5°增加到4.5°,因此在打坐時,會覺得外圍溫度下降,因此不會因夏天炎熱,造成打坐煩悶,坐一陣子後會覺得更舒適,因溫差加大故。

夾克、厚衣: 春秋二季打坐要準備一夾克放在座位旁,打坐完洗臉動作做完時,先要將夾克穿上後,始下座活動,以免引發感冒。冬天打坐要視室溫穿衣服護身,若寒流來時,則要穿厚重衣服打坐,一個原則是當打坐時,後背不要有涼意升起,若有此現象時,要多穿一些衣服上坐,免得著涼為要。

毛巾: 夏季時宜準備一毛巾,放置在打坐座位旁。打坐完未做養生動作前,先使用毛巾擦汗後再做養生動作。記住,不要一邊打坐一邊擦汗,打坐是在訓練定力,流汗也要讓其自流,不要理它。

衣著: 打坐時要穿著長袖衣服,且要注意莊嚴。因為在打坐時,與你有緣的菩薩、護法,可能會來護持你,穿著整齊一點較有禮貌,或表示尊敬。打坐時所穿褲子要寬鬆,可用鬆緊帶式者為佳,太緊會讓氣滯不前行,故女眾在打坐時緊身褲不要穿上。

地點:打坐地點要有所選擇,佳良場所依次為佛堂、書房、單身臥房等。 打坐的地方,風不要直吹(賊風)到身體,否則易得風寒。 因地球磁場的關係,睡覺最好采東西向,不要南北向。但打坐則無掛礙,以面對佛像或側對佛像即可。在自家房中,則以面向西或面向房門方向為宜。 忌諱在夫妻房間裡打坐。

時間:初學者飯後不要立刻打坐,要飯後1.5~2小時以上再打坐。吃飽飯時,血氣在胃部進行消化作用,且食物聚集在胃部,若此時打坐,腳一盤,血氣分散到腳部,手印一結,肩膀會有氣行走,血氣會集中到手去。如此會造成胃及消化道無法正常運轉,胃腸內容本來2~3時可排空的,此時便成3~4小時後才排空。久而久之,胃會受傷害,造成消化不良或胃病,所以空腹時打坐最合乎衛生。 但老參不受此限制,因為老參全身都有氣感,吃完東西一定下心來,氣便在自行運轉,因此不受食後胃納的影響。老參可藉用後天營衛來幫助氣運行,飯後打坐更能有進境。氣的來源→先天氣(由丹田、會陰、右腎發出真氣),後天氣(吃下食物代謝產生能量之氣,營衛之氣)。

時間長短:初學的人可由10~15分鐘開始,慢慢加長打坐時間,至每炷香約一個半鐘頭到兩個小時左右。每天至少早晚兩次打坐,若有氣感時打坐,半小時打坐則可抵得過兩小時的睡眠。若打坐習慣了,也開發出真氣來時,若一天不打坐,會覺得沒精神、血氣不順。因為每次打坐時,被開發出來的氣,能將經絡一一打開。若有一天不打坐,全身經絡不開通,人會覺得不舒服。打坐的人累的時候,也可閉目養神,用打坐的調息法,十分鐘就有非常好的休息效果。 初學者會打坐後,每座最好能打到80分鐘,起坐時先雙盤再改單盤,如雙盤坐了50分鐘後,再改成單盤,如此又可坐30分鐘,總共80分鐘很快就到了。打坐時間若太短,才剛上座就要下座,如此對修行是沒有功效的,要達到修心的境界,就要把打坐時間拉長,至少能坐兩小時。譬如修心中心法修到最緊要關頭,一次要坐六小時,一天要坐三坐,共十八小時,如此加緊用功才會有成就。

子午時打坐:子午時指夜晚、中午11~1點,此時間內因地球、月亮、太陽之間互相引力的關係,大氣中磁能、真氣最旺,若能吸氣入體中可化成內氣,有助於色身的用功。故一般沒佛法薰習的人,不敢有太多的氣化入身中,但要開悟卻非有足夠氣機不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