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學歷
起止年月 學 校 專 業 學 位
1949-1953 西北農學院 植物保護 本 科
1957-1961 中國科學院 昆蟲生態 研究生
1961-1964 北京大學 機率統計 進 修
主要經歷
起止年月 工作單位 職稱
1953-1957 陝西省農業廳 技術員
1961-1979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 助理研究員
1979-1986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 副研究員
1986-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 研究員
成就與榮譽
(一)創建了昆蟲數學生態學
依據昆蟲特性,結合生態學與數學原理與方法,不僅對昆蟲種群生態學的種群參數、種間作用關係、環境因素與種群的作用關係,分別進行了數學的表述、分析、模擬與套用,並將數學與生態能學、食物鏈相結合開拓了昆蟲群落生態學結構與功能的動態定量分析,又將昆蟲的空間分布型與抽樣理論相結合,發展了昆蟲抽樣理論,提出了適於聚集分布的隨機抽樣與分層抽樣估值模型。改進了Iwao的M*-M模型與序貫抽樣模型,顯著地提高了抽樣效率與精確度。這樣就將昆蟲生態學由傳統的定性描述,提高到動態的定量分析與模擬水平。於1980年出版了《昆蟲種群數學生態學原理與套用》專著,1994年出版了《昆蟲數學生態學》專著,成為國內外本領域的最早專著,受到國內外著名學者高度稱讚,1996年獲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二)害蟲管理學領域的業跡與成就
1、害蟲管理學的理論與方法論研究
為了克服近幾十年來在害蟲管理中出現的3R問題,於1993年提出了“害蟲生態調控理論。該理論指出要使經濟持續增長,害蟲管理必須遵從經濟學原則與生態學原則,由於害蟲管理僅系保證作物產值的措施之一,因此害蟲管理應在作物生態系統整體水平上進行多維系統調控,即以經濟學原則為目標函式,以生態學原則為約束條件,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措施與條件,協調整體系統結構與功能的最佳化,達到控制害蟲、提高產值,保護生境的目的。要使複雜的各種群水平的管理對策能在作物生態系統水平上進行調控、最佳化,其方法必須套用“害蟲管理系統工程”。為此不僅首次提出了用於害蟲管理的生態學原則,並於1994年發表了“害蟲管理系統工程”。進而對害蟲管理系統工程的設計、建模、組裝、最佳化與檢驗,通過實例分別進行了詳述,並將生態能學套用於害蟲管理實際,使害蟲管理系統工程在害蟲種群、群落、生態系統各個水平均能套用,從理論與方法上完善了這門技術學科。這樣就使害蟲管理既有遵循經濟學與生態學原理的指導理論,又有適用於計算機管理與系統分析的方法論,從而為害蟲管理開拓了新的發展方向。
為使該理論付諸生產實踐檢驗,結合棉花重要害蟲棉鈴蟲國家攻關課題研究,從1993-1997年連續5年在華北棉區進行了“棉鈴蟲區域性生態調控研究”,每年在萬畝以上大面積棉田內,套用害蟲管理系統工程方法,實施了以生物防治為主的區域性生態調控對策對棉鈴蟲進行了控制,取得了顯著的經濟、生態效益,該項研究於1998年獲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獎二等獎,這說明害蟲生態調控理論與害蟲管理系統工程完全可以套用於生產實際,這樣,於2002年完成了《害蟲管理學理論與方法》專著,2003年獲中國科學院科學出版基金資助,2005年由科學出版社出版。
2、東亞飛蝗研究方面
20世紀50-60年代,除從事東亞飛蝗在我國“大沙河類型蝗區”的“政治並舉、根除蝗害”的研究外,並最早在我國使用電子計算機分析飛蝗種群發生動態、組建中長期予測模型,進行中長期數量予測。90年代又在海南省通過系統考察分析,首次發現了我國東亞飛蝗的新類型蝗區,並定名為“海南熱帶稀樹草原蝗區”,進而根據該蝗區的特徵、成因以及蝗區變遷與改造經驗,提出了該蝗區的“治理蝗區、控制蝗害”的生態工程措施,這不僅發展了蝗區理論、填補了蝗區空白,並對同類型蝗區的蝗害治理有世界性指導意義。1982年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1994年獲海南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3、棉花害蟲研究方面
通過中科院與國家的“六五”至“九五”棉花害蟲攻關課題研究,(1)發現了棉花苗期、蕾期受少量害蟲為害後有顯著的超補償能力,棉鈴蟲在不同寄主作物上或同一寄主不同生長階層造成的為害損失顯著不同,研究出棉鈴蟲在小麥、棉花、玉米作物上的為害損失率,提出了棉蚜與各代棉鈴蟲的經濟閥值,它比傳統防治指標放寬5-20倍。從而節約了大量農藥,改善了棉田生態環境,該理論在其他作物的害蟲管理上已被廣泛套用。(2)在國內最早組建了棉花生長模型、棉鈴蟲—天敵關係模型、棉鈴蟲取食與棉花—害蟲生態系統管理決策模型。將我國害蟲管理進入計算機管理水平。上述成果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三等獎(1989年)、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獎一等獎(1986年)、二等獎(1989年)各一項。
多年來研究範圍,還包括昆蟲生理生態、行為生態、種群與群落生態、生態能學諸領域,發表論文97篇,專著三本,合作專著二本、翻譯專著一本。1992年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