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
漢·王充《論衡·書虛》:“俗傳言曰,丁公鑿井,得一人於井中。夫人生於人,非生於土也。”
用法
主謂式;作謂語;比喻語言傳來傳去而失真
典故
春秋時,宋國有個姓丁的人,因為他年齡大,人們都稱他為丁公。
丁公是個農夫,家中以耕地為生。當地沒有河流,澆地都用井水,但丁公家中沒有井,到莊稼需要灌溉澆水的時候,必須到其他人家的井中汲水,然後一擔一擔地挑到自己的地中灌澆。
為了能及時地汲水澆地,丁家家中經常派一個人在外面,專門負責汲水澆地之事。
這樣過了好幾年,丁公覺得自己家中沒有井十分不便。在別人家井中汲水澆地,往往要比別人家晚幾天,因此收成也沒人家好。而且得有一個人專司澆地之職,家中其他農活有時也來不及做。
於是,丁公下了決心,在自己家中的田頭鑿了一口井。看著井水從溝渠流向自己耕種的地中,丁公全家都高興得笑了。
從這以後,丁公家中用不著再派一個人在外面專門負責汲水澆地了。丁公便告訴人家說:“我家鑿了一口井,等於挖到了一個人。”
其中有的人沒聽清楚,把丁公的話傳成:“丁公家挖井挖到了一個人!”
這樣一傳十,十傳百,傳遍了整個宋國。有人還把這件事向宋國國君作了稟報。
宋國國君聽說丁公竟從井中挖出-個人來,十分驚奇,便派官員去向丁公詢問這件事。丁公回答說:“我說的是我家鑿了一口井,等於家中多了一個能勞動的人,而不是在井中挖到一個人。”
那官員回去向宋國國君如實作了稟報。宋國國君笑著說:“我想,井中怎么可能挖出人來呢?原來是這么回事。”
後來,“丁公鑿井”這一典故,用來比喻語言輾轉相傳而與事實相去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