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時裝大師作品模擬制板實訓28例
設計+款式+人台試樣+制板
一體化服裝設計流程
培養直接上崗的時裝設計師
作者簡介
梁軍,男,1958年生,大學本科畢業,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曾任東北電力大學藝術系主任,東北電力大學服裝與表演系主任,東北電力大學藝術學院副院長等職,現為東北電力大學藝術學院總支書記。
圖書目錄
第一章 服裝設計與服裝結構………………………………………………… 001
一、服裝設計基本結構認知……………………………………………… 001
(一)服裝原型基本結構………………………………………………… 002
(二)原型省的轉移變化………………………………………………… 006
二、服裝原型結構的延伸設計…………………………………………… 015
(一)原型省與褶的延伸設計…………………………………………… 015
(二)原型結構的綜合延伸設計………………………………………… 016
第二章 服裝設計原型結構套用與立體試型…………………………… 023
一、原型結構套用紙樣、坯布試型……………………………………… 023
(一)常用服裝款式結構臨摹與試型…………………………………… 023
(二)非常規款式結構臨摹與試型 ……………………………………… 029
二、原型結構套用改造與試型…………………………………………… 032
(一)款式結構分析與改造製圖………………………………………… 032
(二)款式改造結構關係立體試型……………………………………… 036
第三章 服裝設計結構原創模擬……………………………………………… 039
一、服裝造型結構設計與原創模擬實踐………………………………… 039
(一)款式造型設計與結構……………………………………………… 039
(二)服裝造型結構原創設計模擬……………………………………… 057
“看圖制板”原創模擬實訓28例………………………………… 058
二、結構原創模擬與樣衣製作實踐……………………………………… 087
(一)結構原創製板模擬與試型………………………………………… 088
(二)樣衣製作…………………………………………………………… 092
第四章 創新設計綜合實踐…………………………………………………… 099
一、創新設計的時尚性分析……………………………………………… 099
(一)服裝流行趨勢……………………………………………………… 099
(二)服裝流行趨勢預測模擬…………………………………………… 101
二、課題方案設計………………………………………………………… 108
(一)課題方案的構成要素……………………………………………… 109
(二)各類風格服裝課題方案設計……………………………………… 110
第五章 目標設計作品實踐……………………………………………… 155
一、賽事設計作品實踐…………………………………………………… 155
(一)賽事類別與設計定位……………………………………………… 155
(二)設計作品表達形式………………………………………………… 156
二、其他設計作品實踐…………………………………………………… 171
(一)設計任務…………………………………………………………… 171
(二)作品設計製作……………………………………………………… 174
參考文獻…………………………………………………………………… 178
文摘
第二章 服裝設計原型結構套用與立體試型
2.常用款式結構立體試型
期刊日常服裝款式原型套用臨摹製圖完成後,學生對服裝原型結構製圖套用方法的進一步認識,要通過結構立體試型來補充和強化。由於服裝原型結構製圖套用是在平面上的臨摹,初學結構的學生對結構各部位的組合關係缺少平面與立體形態轉換的想像,只有通過紙樣或坯布立體試型的直觀性感受,才能夠對服裝衣型結構有較為深刻的理解。圖2-2 所示分別是針對圖2-1中的四款原型套用所進行的臨摹製圖紙樣立體試型。從這些紙樣試型圖例中可以看出,紙樣衣型普遍肥大,肩部誇張,肩型較平,有的衣型下擺還前松後緊,與標準人體形態相差甚遠,可參見圖2-2(a)(c),紙樣試型所呈現的各自款式特徵無疑會超出學生對服裝與人體關係的通常想像。
圖2-1 日常服裝款式原型製圖套用實例(摘自日本服裝期刊)
(a)圖2-1(a)的正、背面紙樣試型 (b)圖2-1(b)的正、背面紙樣試型 (c)圖2-1(c)的正、背面紙樣試型(d)
(二)非常規款式結構臨摹與試型
非常規款式結構臨摹、試型與常規款式結構臨摹、試型一樣,都是指導學生對服裝期刊登載的原型製圖套用實例進行款式結構的複製臨摹與試型實踐。但不同的是,非常規款式結構臨摹、試型是針對一些有特色、有個性的服裝款式結構進行分析臨摹,以此更深入地了解款式設計所對應的結構特徵和變化原理,從而能夠在這些突破常規性的服裝結構變化中,獲得對服裝款式造型與結構設計更深層次的思考和啟示。使學生認識到服裝結構設計不僅是實現服裝款式造型設計的技術手段,同時也是服裝設計理念最直接的表達載體。也就是說,服裝設計既可從繪製平面款式設計效果圖入手,也可從服裝內在結構的先行設計入手,而且結構先行的分解重構往往會給設計想法帶來意想不到的構思啟迪。
1.非常規款式結構分析與臨摹製圖
非常規款式結構分析與臨摹製圖,是學習解讀服裝款式造型個性化設計及其結構關係的重要途徑。進行這項訓練,必須要有前一節對服裝日常款式結構的基本了解,最好是在具有一定“看圖制板”能力之後進行此項練習,這樣學生才能夠通過已掌握的知識,對常規服裝款式結構與非常規服裝款式結構進行較詳盡、細緻的分析比較,從而獲得結構設計關係的更多啟發。圖2-3所示分別為書刊中的非常規服裝款式原型製圖局部的套用圖例。進行非常規款式結構的臨摹製圖實訓,老師要對製圖中的一些複雜局部繪製數據、結構關係等做更透徹的解析與指導。
圖2-1(d)的正、背面紙樣試型
圖2-2 臨摹製圖的紙樣試型
(a)非常規服裝款式原型套用連肩袖製圖
(b)非常規服裝款式袖型製圖
(c)非常規服裝款式領型製圖
2.非常規款式結構立體試型
進行非常規款式結構立體試型的訓練,其意義在於了解對非常規款式結構立體形態塑造的感受以及結構製圖由平面到立體的轉換關係。在平面結構製圖中,非常規款式的結構變化往往是錯綜複雜,涉及原型的省位轉移、省量展開、基礎型擴展變化較多,而這些量、型的變化在平面板上很難預想其立體的組合狀態,因而只有通過紙樣或坯布立體試型,才能對這些非常規的服裝款式造型有更直觀的認識和理解。如圖2-4所示分別是針對圖2-3中的四款非常規服裝款式原型套用所進行的臨摹製圖的紙樣立體試型。
圖2-4(a)中體現了肩袖不同方向褶襉的設計特點,使平面製圖中較難想像的褶襉連綴、交錯連肩袖的衣型狀態得到明確展示。圖2-4(b)中體現了一片式短袖的借肩,肩端與袖面圓形分割、捏褶的立體感狀態。圖2-4中的(c)(d)則通過紙樣試型直觀地展示了平翻圍巾領、連身翻折領的領型結構變化的狀態。(d)非常規服裝款式領型製圖
圖2-3 書刊中的非常規服裝款式原型製圖局部套用圖例
圖2-4
(a)連肩袖結構臨摹紙樣試型
(b)肩袖結構臨摹紙樣試型
二、原型結構套用改造與試型
原型套用臨摹與試型是使學生讀懂原型套用結構製圖,了解平面製圖到立體衣型的形態結構關係,而原型結構套用改造與試型則是對所臨摹的原型套用製圖進行標準號型的製圖改造。因為所臨摹的期刊中的原型套用製圖,其號型多數情況下是根據不同年齡段、不同季節需求有針對性地設計,一些板型往往偏肥偏大,因此對臨摹的款式製圖按標準號型改造,能夠進一步訓練學生學習掌握原型套用結構製圖的靈活性變化。這種訓練是奠定學生進行獨立“看圖制板”的有效過渡。
(一)款式結構分析與改造製圖
原型製圖套用臨摹使學生獲得了對原型結構套用的初步認知,款式結構分析與改造製圖,能夠為學生深入學習服裝結構設計做更好的鋪墊。如果把原型製圖套用臨摹看作是“拐棍”,那么初學結構的學生就是藉助臨摹這根“拐棍”在走路,而款式結構分析與改造製圖,則是使學生具有了自主設計思考的性質,就相當於雖有“拐棍”,但不完全依靠“拐棍”來走路。對原有的服裝款式製圖結構關係進行改造製圖,能夠使學生在模仿與自主思考之間,獲得更多對服裝結構知識的認知和啟示。
1.款式結構特徵分析
在原型製圖套用臨摹階段,由於學生的服裝結構知識較為有限,臨摹製圖中往往是完全跟著原圖走,較少去思考製圖繪製關係和立體造型狀態,只有在用紙樣或坯布做了試型之後,才對臨摹的製圖結構有了一些理解。進行款式結構分析與改造製圖,是要求學生不僅要對改造所依據的原圖款式造型狀態有所了解,更要對其結構關係、結構特徵進行充分
圖2-4 非常規服裝款式原型局部臨摹紙樣試型
(梁軍工作室門麗麗等紙樣試型)
(c)領型結構臨摹紙樣試型 (d)領型結構臨摹紙樣試型
分析,弄清楚結構改造變化部位、原理及其邏輯關係,使其能夠較嚴謹、準確地繪製出套用改造製圖。我們還是以圖2-1所示的服裝款式原型製圖套用原圖為例,其款式結構特徵
分析已在前面提及,在此不再贅述。
2.款式改造結構製圖
通過對圖2-1所示的服裝款式結構特徵分析和前期所做的臨摹製圖可以看出,在進行款式結構改造時,要有目的地控制原型套用的結構關係。如對原圖進行款式不變、按標準號型尺寸的改造,可通過肩寬、胸、腰、臀三圍的縮減,省、分割位置及袖窿深淺的控制調整等,進行款式結構改造的原型製圖。
圖2-5是對圖2-1(a)原型套用圖按標準號型進行改造的原型套用結構製圖。改造後的衣身的胸、腰放鬆量減小為原型松量,袖窿略有下落;肩線恢復為原型肩線並按標準號型設定,前胸寬、後背寬也隨之相應減量;領口接近原型領口,駁領串口線位置提升;其他款式特徵仍保持原圖狀態。由於胸圍松量、袖窿深變小,兩片袖袖肥也相應變小。
圖2-6是對圖2-1(b)原型套用圖按標準號型進行改造的原型套用結構製圖。改造後的衣身的胸、腰放鬆量同樣減小為原型松量,袖窿略有下落,公主線分割接近胸高部位;肩線恢復為原型肩線,肩寬按標準號型設定,前胸寬、後背寬也隨之縮減;領口接近原型領口;兩片袖袖肥由於袖窿的變化相應變小;其他款式特徵仍保持原圖狀態。若對原圖做進一步的時尚性調整改造,還可改變翻駁領串口的高低、駁頭的長短等因素,或使公主線分割通過胸高點並含有胸省量。
(二)款式改造結構關係立體試型
款式改造的結構關係,通過紙樣或坯布立體試型能夠得到非常直觀、明確的服裝造型效果。款式改造結構設計中的分割線形態、細節位置布局、衣身造型尺寸把握、衣型松量縮放運用等,都能夠在立體試型中得到充分反映。特別是用紙樣試型,紙不像布料那樣有一定的柔順性,可以掩蓋一些細小的問題和毛病,紙具有較強張力,衣型結構中任何微小的不順暢關係,都會因紙樣產生的凹陷或凸起顯現出來。因此紙樣試型具有精細嚴謹的特性,有助於學生對服裝結構製圖中出現問題的分析理解,從而激發學生自主修改調整服裝結構關係的主觀能動性。
1.結構關係分析
服裝結構分析是進行服裝款式改造的必要前提,雖然服裝結構原圖已明確標註了服裝款式的結構關係,但服裝結構原圖所針對的不同穿用對象、服裝功用性等方面的加放尺寸並不都一樣,若將這些服裝款式結構按標準號型改造製圖,其外造型和內結構以及加放量等都要進行重新安排和設定,因此,對原圖結構關係變更的分析,就成為服裝款式結構改造製圖重要的一環。
從以上的試型中我們知道,圖2-2中(a)(b)分別是對圖2-1中(a)(b)的款式結構原圖所做的臨摹紙樣試型,由於原圖的胸腰松量加放較大,在84cm胸圍標準號型人台上試型,大多情況是衣型紙樣肥大與人台不相符,有些還在一定部位有所強化。如圖2-1 中(b)所示的款式結構原圖就是通過衣身縱向分割線交疊來增加前髖部的凸量,後片則將腰背省長度縮短,以滿足穿著者背部厚實渾圓的體態。因此,用標準號型人台進行紙樣試型,所呈現出的立體紙樣衣型與人台不符的型量關係,即立體紙樣的造型和松量情況,可以為服裝款式按標準號型進行結構製圖提供直觀明了的調整改造依據。
2.結構關係試型調整
服裝款式改造結構設計的平面製圖,需要通過紙樣或坯布立體試型來檢驗其結構變更狀態所達到的結構關係的合理性、嚴謹性和美觀性。初學者在最初服裝款式改造結構製圖中,對型、量體現在平面上的尺寸把握往往不夠嚴謹妥帖,會顯露出很多問題。因此,紙樣或坯布立體試型所呈現出的狀態,為分析調整衣型的結構關係提供了直觀的依據,進而達到完善服裝款式改造結構設計的目的。其實,服裝結構設計立體試型在企業設計產品研發過程中是很常見的,即便是企業中有經驗的設計師、板師對新研發的款式造型,也需要通過坯布樣衣的試型來改進產品設計。款式結構改造的紙樣試型修改調整,雖然有試型提供的可參照依據,但在款式結構改造製圖過程中,也要經過反覆數次的試型與修改調整,才能獲得較為合理、嚴謹的結構設計圖。因為,從款式結構原圖到標準號型結構製圖之間,衣型結構的變數會因缺乏經驗而使有的型量余出或有的型量缺欠不足,這些對於初學者來說很難一兩次就能準確把握,所以,必須經過幾次紙樣、坯布反覆試型及製圖修改,才能獲得較為理想的改造製圖效果。
序言
服裝設計一體化教學課程訓練是工作室教學的主體教學內容。工作室教學是我國近年來為適應社會發展需要,以產、學、研為一體來培養學生的一種新興教學模式。它是在工作室導師的指導下,學生通過正課與課餘相結合,對設計課題或設計項目進行從藝術形式到工藝技術製作的一體化設計的實踐學習。這一教學模式對於服裝設計類套用性較強的專業而言,其教學優勢極為顯著。
工作室教學以師生日常生活狀態的接觸為特徵,教學環境同時也是生產製作、學術研究的場所。學生通過親自參與教師設計實踐的全過程或在教師指導下
完成設計與實踐過程,了解到專業知識的整體貫穿與套用,從而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樣對於“學”的一方,既有利於縮短從書本知識到設計實踐的距離,又有利於彌補傳統教學中單向授受關係的不足,使靜態的授受教學向動態的參與教學轉化,使學生在邊學邊做中掌握專業知識。對於“教”的一方,工作室教學在一定程度上能夠體現出以能力論成敗,有助於將教師的利益、責任及榮譽感結為一體,同時能夠給教師較大的自我完善和自我提升的空間,使其充分發揮創造性才能。更重要的是,可以形成導師即學科帶頭人為核心的教學與科研群體,培養青年教師快速成長,並且能夠促使知識不斷更新。早在20世紀20年代,被譽為“現代設計教育先驅”的德國包浩斯教學體系,就明確強調了藝術和技術的再統一。採用藝術家與富有實踐經驗且技能、技巧高超的工匠合作的工作室教學,使其在學生身上產生“化合效應”,培養出了一批傑出的設計師和設計教育家。包浩斯所倡導的“設計為人服務”“為人創造更舒適、更便利、更理想的生活”設計理念,對當今的設計教育仍有著深遠的指導意義。現今,世界各國的藝術設計教育都以工作室教學為主體,培養學生“從實際出發,創造新生活”的實際能力。
工作室教學能真正體現專家治學,因為他們是教學科研的主體,擔當著引
領學科方向的重任。教學的責任直接落在導師身上,他們的科研、教學水平將反映在工作室的影響力和學生對工作室的選擇上,並影響到導師的地位。但同時,它也是一個發揮教師主動性及施展個人才華的平台,教師將更注重自己實踐經驗的積累,能更廣泛關注和研究本領域的新知識、新動態,形成以項目實踐帶動教學、科研,使教學體系更完善、更貼近社會與市場的需要。而且這種教學實踐在其人才培養層面上的拓展,還能使本科教學與研究生教學建立起緊密聯繫,能較好地延伸到碩士研究生的培養階段,為搞好研究生教學起到保障作用。工作室教學模式下的服裝設計一體化教學課程訓練,最重要的是以社會生產、定向設計的課題項目來積累經驗,以具有實戰性的教學內容,引導學生理解和掌握所學知識與技能。服裝款式造型設計、服裝結構設計、服裝工藝製作等內容本是服裝設計的一個整體,但在傳統教學中往往是三部分各自獨立講授,使專業知識體系脫節,而服裝設計一體化教學課程訓練則是將其各個方面有效地貫穿銜接起來,以設計實踐項目或課題為載體,培養學生具有服裝款式造型設計、服裝結構設計及服裝工藝設計與製作的綜合套用能力。
本書針對工作室的一體化教學課程訓練理論與實踐進行研究,是2010年吉林省教學改革研究重點課題項目,相關研究內容在省教改立項之前就已進行了多年的教學實踐,本書的撰寫正是基於這些年專業教學改革實踐中對課程體系、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的總結和提煉。在項目研究過程中,課題組成員梁軍、袁大鵬、孔祥梅、薛義等在工作室服裝設計一體化教學內容創新訓練中積累了許多實踐範例,並對這些範例進行了整理完善,正是由於有了這些豐富翔實、具有創新性的實踐範例,才構成了本書撰寫的獨特視角和別具一格的範例示圖。 希望本書對服裝設計一體化教學課程訓練在理論與實踐方面的探索,能夠給服裝設計專業師生在教與學的過程中一種新的啟迪和借鑑。
作者
2014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