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原文
一念
今年在北京,住在竹竿巷。有一天,忽然由竹竿巷想到竹竿尖。竹竿尖乃是吾家村後的一座最高山的名字。因此便做了這首詩。
我笑你繞太陽的地球,一日夜只打得一個迴旋;
我笑你繞地球的月亮兒,總不會永遠團圓;
我笑你千千萬萬大大小小的星球,總跳不出自己的軌道線;
我笑你一秒鐘走五十萬里的無線電,總比不上我區區的心頭一念。
我這心頭一念:才從竹竿巷,忽到竹竿尖,忽在赫貞江上,忽到凱約湖邊;
我若真箇害刻骨的相思,便一分鐘繞遍地球三千萬轉!
創作背景
1917年秋冬間,胡適當年在北京寓居竹竿巷,而他的家鄉有座大山也以竹竿命名。正是這一巧合,使作者發生了某種聯想,並嘗試用新詩記下來,這首詩就是在這個背景下寫下的。
文學賞析
《一念》是寫一時之感,表達了詩人對舊事物的狂傲嘲笑與懷疑態度,以五四青年特有的積極樂觀的自我意識表達了對國與家的刻骨相思。
詩人的這一念,本身是極為抽象的,但詩人巧妙地運用了反襯手法,使詩意得以升華,五四時代的青年是不憚於詛咒字笛的,詩中對地球、月亮、星球、電等那個時代向來受人膜拜的事物嗤之以鼻,以為不如我心頭那“區區的一念”。為了說出這一念,濤人連作了四層鋪墊,而且用的都是宇宙“大觀”,以此反襯超乎尋常的情感:“才從竹竿巷,忽到竹竿尖;急在赫貞江上,忽在凱約湖邊”。“竹竿巷”是詩人所住的巷名,“竹竿尖”是其村後一座山的名字,此時卻跨越了時間與空間,無所不在了,“我替真箇害刻骨的相思”,其實表達了詩人渴望早日看到理想社會、自由王國的思想,故而要打破舊的束縛,“一分鐘繞遍地球三千萬轉”,才能盡情飽覽祖國這結著鄉愁的家園,以慰刻骨的相思。詩人運用了大膽的想像與誇張,用天地之壯觀把“區區一念”襯得超乎日月。
全詩音節自然和諧,有著很好的節奏和強烈的音樂感,在思想理念的表達上也饒有趣味。詩歌先運用了四個排比句,前三句帶有鋪墊的作用,最最後一句道出詩歌的旨意一一“總比不上我心頭的區區一念”,這體現了詩人對人的思維速度的讚嘆,而前面又都以“我笑你”來作為句子的開頭,更增強了這種趣中見真的表達效果。然後後詩中具體間釋了“我這心頭一念”所跨越的距離,從當前居住的“竹竿巷”到家鄉的“竹竿尖尖”,而又及美國留學之地的風景區,形形象地表述了人的思維的奇異性。最後的一句,更是點睛睛的一筆,揭示了人的思維所含有的巨大潛能,更進一步地表達了詩人對作為萬物之靈長的人類的歌頌。
名家點評
北京語言大學教授方銘:無論從內容到形式,就完全是一首嶄新的白話詩,即使遠距當時創作近八十年了的今天來讀,也覺得是一首具有現代意識的新詩。(《中國現代文學經典評析》)
中國作家協會會員席揚:表面看來,《一念》所刻畫的純屬“意緒”,但含蘊其中的卻是對“自由’’的禮讚。(《胡適名作欣賞》)
復旦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所長朱文華:這首詩以很小的篇幅包含了相當豐富的思想容量。(《新詩三百首鑑賞辭典》)
作者簡介
胡適(1891—1962),原名嗣糜,學名洪馬辛,字希疆;後改名胡適,字適之,筆名天風、藏暉等。安徽績溪人。因提倡文學革命而成為新文化運動的領袖之一。歷任北京大學教授、北京大學文學院院長、中華民國駐美利堅合眾國特命全權大使、北京大學校長等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