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丸泥封函谷關

成語詞條】一丸泥封函谷關 元請以一丸泥為大王東封函谷關,此萬世一時也。 空留三尺劍,不用一丸泥。

基本信息

成語詞條】一丸泥封函谷
成語拼音】yī wán ní fēng hán gǔ guān
常用程度】生僻
成語結構】主謂式
感情色彩中性詞
產生年代】古代
語法用法】作定語;形容地勢險要
近義詞丸泥封關

典源

南朝·宋·范曄《後漢書》卷十三〈隗囂公孫述列傳·隗囂〉~524~
初,囂與來歙、馬援相善,故帝數使歙、援奉使往來,勸令入朝,許以重爵。囂不欲東,連遣使深持謙辭,言無功德,須四方平定,退伏閭里。五年,復遣來歙說囂遣子入侍,囂聞劉永、彭寵皆已破滅,乃遣長子恂隨歙詣闕。以為胡騎校尉,封鐫羌侯。而囂將王元、王捷常以為天下成敗未可知,不願專心內事。元遂說囂曰:“昔更始西都,四方回響,天下喁喁,謂之太平。一旦敗壞,大王幾無所厝。今南有子陽,北有文伯,江湖海岱,王公十數,而欲牽儒生之說,棄千乘之基,羈旅危國,以求萬全,此循覆車之軌,計之不可者也。今天水完富,士馬最強,北收西河、上郡,東收三輔之地,案秦舊跡,表里河山。元請以一丸泥為大王東封函谷關,此萬世一時也。若計不及此,且畜養士馬,據隘自守,曠日持久,以待四方之變,圖王不成,其弊猶足以霸。要之,魚不可脫於淵,神龍失埶,即還與蚯蚓同。”

釋義

典源譯文

起初,隗囂與來歙、馬援交情很好,所以光武帝多次派來歙、馬援奉使出使,勸隗囂入朝為官,許諾他顯貴爵位。隗囂不想到東方去,便接連派使者多次表達謙遜辭讓之意,說自己沒有功勞和德行,要等到四方平定以後,再隱退回鄉里。建武五年,光武帝再次派遣來歙勸說隗囂送兒子入朝侍奉,隗囂聽說劉永、彭寵都已經被消滅,便派遣他的長子隗恂隨來歙入朝。隗恂被任命為胡騎校尉,封鐫羌侯。而隗囂的將領王元、王捷常常以為天下成敗還是未知數,不想一心一意歸順光武帝。王元就勸說隗囂:‘過去劉玄定都長安之時,四方回響,天下人景仰歸順,可以說是太平之時。一旦失敗,大王幾乎沒有安身之處。現在南方有公孫述,北面有劉文伯,長江、五湖、沿海、泰山等地,稱王稱公的就有十幾個,假如聽信儒生馬援的遊說,放棄侯王的基業,寄身於面臨危機的國家,以求保全自己,這是重蹈覆轍,不是好計策。現在天水完整富裕,兵馬最為強盛,向北攻取西河、上郡,向東攻取三輔,按照過去秦國的疆界,外有華山之險,內有黃河天塹。王元請求用少數兵力為大王到東邊扼守險要函谷關,這是萬世功業在此一舉的事。如果現在不能採用此計,那么暫時招募畜養戰馬,占據關隘自守,長時間堅持下去,以等待四方的事態變化,即使帝業的計畫不能實現,退一步也足以稱霸一方。總之,魚是不可以脫離深水的,神龍失去了依託的雲霧,就與蚯蚓沒有兩樣了。”

釋義

丸泥:一點泥,比喻少;封:封閉;關:關隘。用一個小泥丸就能把函谷關封閉。形容地勢險要,只要少量兵力就可以把守。

同源典故

一丸 一丸封 一丸泥 一泥丸 丸封 丸泥塞險 丸泥封 丸泥封函關 函谷丸 函谷泥 函谷泥封 封函谷 封泥 封泥古 泥一丸 泥丸封 泥函谷 隗囂泥

示例


作者

詩題

詩句

唐彥謙

送樊琯司業歸朝

未見泥函谷,俄驚火建章。

張說

奉和聖制潼關口號應制

不將千里隔,何用一丸泥。

李世民

入潼關

棄繻懷遠志,封泥負壯情。

李益

再赴渭北使府留別

平戎七尺劍,封檢一丸泥。

李賀

奉和二兄罷使遣馬歸延州

空留三尺劍,不用一丸泥。

獨孤及

賈員外處見中書賈舍人巴陵詩集覽之懷舊代書寄贈

系越有長纓,封關祗一丸。

相關資料

函谷關
函谷關是中國歷史上建置最早的雄關要塞之一,因關在谷中,深險如函,故稱函谷關。這裡曾是戰馬嘶鳴的古戰場,素有 “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