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33:35歲前要做的33件事》

《35×33:35歲前要做的33件事》

前美國總統柯林頓曾說過,他打算活到150歲,75歲才到中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發布,50負開始才算是中年人。看來,所謂“三十而立”的確應該修正。 也許我們無法效仿克先生“聊發少年狂”,或者說也不能立即與國際接軌,但我們可以根據所謂的國情、時情,重新定義我們的中年,所35歲作為我們成功人生的一個重要分水嶺。 普羅大眾在35歲以前,現實的說至少應該完成大學教育,有一個駕照,濃度過獨居,並且開始小小的投資。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在確保具備自食其力的生存基礎以後,別忘了給夢想留出時間。比如,去夢寐以求地,見一個想見的人……本書為怎樣做一個“快樂的普通人”,列出了35歲之前要做的33件事。有了這份清單,你完全可以根據自己的生活體驗加以增刪,靈活運用,簡約生活,享受成功人生……

作者簡介

蔡虹,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系,順理成章做了記者。現在一本雜誌主持科技文化欄目,這是個有趣的工作。其人,十分享受現代生活,趣味有“紅了櫻桃,綠了芭蕉”打底,熱衷詭異絢爛的異族傳奇,大半時間用於研究各種細緻的“小”學問。 

目錄

A篇選擇生活的方式
我們總應整潔而體面、具備40歲的智慧和20歲的面貌、隨心不羈而又相互誠實、並且控制自己的欲望,過一種較為簡單舒適的生活。
每天每個人所有的想法裡,差不多有60%都是負面的,例如:我太累了,再也不想繼續下去,事情太難了,沒有什麼意思等等。時不時冒出頭的負面想法阻礙了我們的進取。如果你總是能打敗消極的想法、心態積極,又有充足的睡眠、能天天進行具有禪意的適當運動、關注新聞、關心流行,心態開放、為人低調而又自信,那么你的生活狀態可算相當不錯。
第1件事:徹底消滅做偉大人物的念頭
第2件事:拋棄不想活下去的想法
第3件事:重新定義“中年”
第4件事:得到“心靈復原力”
第5件事:簡約地生活
第6件事:確立鮮明的個人風格
第7件事:養成每天獲取新聞的好習慣
第8件事:不要擠占7小時睡眠
第9件事:制定自己的Keepfit計畫
第10件事:禮貌問題
第11件事:整潔地行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