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第一章1929年的美國大蕭條1一、走近大蕭條1
1.大蕭條時期的美國2
2.大蕭條前期的美國3
二、大蕭條的標誌性事件5
1.股市崩盤及原因6
2.銀行的倒閉潮及美聯儲的態度7
3.透視銀行倒閉潮12
三、大蕭條期間的危機管理14
1.大蕭條期間的貨幣政策14
2.大蕭條期間的其他經濟政策19
3.應對危機政策的評價22
四、幫助美國成功度過大蕭條的羅斯福“新政”26
1.“新政”的具體措施26
2.“新政”的政治意義27
第二章1992年歐洲貨幣體系危機31
一、歐洲貨幣體系的形成31
1.歐洲統一夢想變現實31
2.歐洲貨幣體系拉開序幕32
二、歐洲貨幣體系危機的背景33
1.歐洲經濟頹勢初現33
2.石油危機雪上加霜36
3.“一體化”進程礌磕絆絆39
三、歐洲貨幣體系危機的演化過程及各國的應對措施40
1.貨幣體系的匯率機制面臨壓力41
2.德國降忠緩解壓力43
3.里拉、英鎊退出貨幣體系44
4.歐幣體系陷入困境45
5.愛爾蘭鎊大幅貶值48
6.德國再次降息救市50
7.平靜之後狂風又起52
8.拯救歐洲貨幣體系53
四、金融風暴的根源55
1.德國實行高利率引發金融風暴55
2.美國袖手旁觀、興風作浪56
3.投機風潮擾亂歐洲貨幣市場57
4.歐共體各國經濟衰退政策失衡58
5.匯率機制存在缺陷為金融風暴埋下禍根58
五、金融風暴對歐共體的影響59
1.歐共體經濟連年衰退59
2.各國之問矛盾突出,經濟紛爭頻起60
3.一體化進程受影響61
第三章1994年墨西哥金融危機63
一、墨西哥金融危機的背景63
1.墨西哥進入金融危機周期64
2.“新自由主義”陷阱66
3.加入北美自由貿易區,過早開放了國內市場68
4.總統候選人遇刺身亡,國內矛盾激化70
5.貿易逆差嚴重,產生巨額外債71
6.過分依賴和不合理使用外資72
7.匯率制度延誤改革74
8.美國利率上漲,惡化國際環境75
二、龍舌蘭酒效應75
1.深陷經濟衰退泥潭76
2.拖累拉美國家77
3.危機波及“新興市場”78
4.信譽危機79
三、墨西哥金融危機的拯救措施79
1.美、加成為強大後盾80
2.北美自由貿易協定81
3.恰到好處的緊縮82
4.遲到的匯率改革82
5.力挺金融機構83
四、墨西哥金融危機的啟示83
1.金融改革的選擇——激進式還是漸進式84
2.做外資的主人,不做外資的奴隸84
3.靈活的匯率制度85
4.採取適當的貨幣政策85
第四章1995年日本金融危機87
一、日本金融危機的背景87
1.寄生於美國的經濟模式88
2.落後的金融制度——主銀行制89
3.護衛艦式的過度保護89
4.國際經濟環境的惡化——廣場協定和羅浮宮協定90
5.日元快速升值周期91
6.日本經濟的死穴——低利率92
7.通貨膨脹的預報——黑色星期一93
8.錯誤的產業結構改革94
二、日本金融危機的惡果——從“一枝獨秀”到“一枝獨朽”95
1.泡沫被刺破,經濟硬著陸95
2.金融機構大批倒閉,金融危機爆發96
3.十年經濟衰退97
4.巨額不良債權98
5.信用緊縮99
6.亞洲金融危機的導火索99
7.國際聲譽受損100
8.終身僱傭制受到動搖101
三、日本金融危機的拯救方案101
1.治理巨額不良債權102
2.擴張性的貨幣政策102
3.擴張性的財政政策103
4.“東京金融大爆炸”105
四、日本金融危機的啟示106
1.依據具體國情改革人民幣匯率制度106
2.配合匯率政策採取適當的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107
3.加強金融監管108
4.控制不良債權的惡化109
5.調整產業結構,加快產業升級109
第五章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111
一、危機之前的國際背景111
1.世界格局發生改變111
2.經濟全球化成為時代潮流112
……
第六章1998年俄羅斯金融危機
第七章1999年巴西金融危機
前言
伙貸危機、華爾街風暴、經濟衰退、股市地震、金融海嘯……現在幾乎每天我們都能聽到這樣的詞語。
其實,這些詞語多年前就已在世界範圍內廣為流傳。
人類剛剛走過20世紀。翻開20世紀的經濟發展史,金融危機如影相隨,尤其是90年代以來,頻繁爆發的危機給世界各國帶來了極大的危害。金融危機留給了經濟學家無盡的思索。伴隨著全球化程度的提高,各國經濟波動的同步性和金融波動的全球化成為金融危機生成和國際傳導的助推器,一國政策和經濟指標的變化,立刻對他國產生影響,“金融病毒”的傳播使一個國家或地區的金融危機迅速傳導為全球性的金融危機,令人擔憂的世界經濟已經患上了金融危機這一經濟頑症。
由2007年4月爆發的美國次貸危機,引發了2008年9月的華爾街金融風暴,繼而演變成全球經濟大衰退。眼前的這場金融危機,恐怕比歷史上任何一次經濟颶風更有廣度、深度和威力,幾乎每天都有讓人震驚的大事發生,頻率之快,或許只有1929年的那場大蕭條可以類比。
自80年前爆發的美國大蕭條以來,世界範圍內先後發生過十幾次大的金融危機。1992年的歐洲貨幣體系危機、1994-1995年的墨西哥金融危機、1997-1998年的東南亞金融危機以及1998年的韓國金融危機、香港金融危機、俄羅斯金融危機和巴西金融危機,都給我們留下了難以忘卻的回憶。
精彩書摘
在政府的支持下,企業得到了迅速發展和擴張。政府過度干預使經濟發展扭曲,與市場脫節。銀行在政府的干預下,貸款支持企業發展。最初,因為有政府做後台,銀行和企業似乎都坦然無虞,但到最後,連政府也負擔不起,導致危機的最終發生。另一方面,政府和企業的親善關係造成“金權政治”。許多經濟上的問題都是這種“金權政治”造成的,其後果都要記在經濟的賬上,最後都在金融危機中結算了。另外,東亞國家和地區僵硬的匯率制度,也是政府管理經濟的表現。金融市場的一頭是開放性的,而在另一頭卻基本是管死的。在這種匯率機制下,經濟發展一旦出現波動,就時刻處於被投機的危險之中。政府行為與市場的矛盾,在這裡表現得非常明顯。這一矛盾,在這場金融危機中被國際投機商利用得淋漓盡致,所造成的嚴重後果也是眾所周知的。
從某種意義上說,並不是金融危機向東亞經濟模式提出了挑戰,而是東亞經濟模式消極的方面所造成的問題使這一模式的運作遇到了麻煩。金融危機只是這些問題集中的爆發性的展示。那么,經歷了這場危機後的東亞經濟發展模式還有生命力嗎?
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總裁康德蘇說,他相信東南亞國家會在這場金融危機中因禍得福。因為人們由此可以看到經濟中存在的薄弱環節,經過短暫但尖銳的調整之後,這些國家會恢復長期的增長,儘管這些國家要趕上已開發國家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是在合理的政策指導下,會在今後20年或更長的時間裡保持較高的增長率。在不遠的將來,亞洲國家的經濟將有強勁的反彈,甚至比以前更強大。
2.世界經濟的變局和調整
在這場金融危機中美國等西方國家的表現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做法,引起了世界各大區域經濟集團的注意。通過這場危機,人們注意到,在世界經濟全球化的形勢下,如果不加強國際合作,單憑一國力量,很容易受到衝擊,也難以抵禦衝擊。東協內部雖然在政治經濟領域的合作非常廣泛且有成效,但是缺乏一種防範金融風險的機制。鑒於此,世界各大區域經濟集團勢必進一步加強協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