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鷓鴣天·游鵝湖醉書酒家壁》

《鷓鴣天·游鵝湖醉書酒家壁》是宋代詩人辛棄疾的作品之一。

概況

【作品名稱】鷓鴣天·游鵝湖醉書酒家壁
【創作年代】南宋
【作者姓名】辛棄疾
【作品體裁】詞

原文

鷓鴣天
游鵝湖,醉書酒家壁
春入平原薺菜花,新耕雨後落群鴉。多情白髮春無奈,晚日青簾酒易賒。
閒意態,細生涯。牛欄西畔有桑麻。青裙縞袂誰家女,去趁蠶生看外家。

作者

辛棄疾
(1140-1207)南宋詞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出生時,中原已為金兵所占。二十一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論》與《九議》,條陳戰守之策,顯示其卓越軍事才能與愛國熱忱。但提出的抗金建議,均未被採納,並遭到打擊,曾長期落職閒居於江西上饒、鉛山一帶。韓侂胄當政時一度起用,不久病卒。
其詞抒寫力圖恢復國家統一的愛國熱情,傾訴壯志難酬的悲憤,對當時執政者的屈辱求和頗多譴責;也有不少吟詠祖國河山的作品。題材廣闊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詞,風格沉雄豪邁又不乏細膩柔媚之處。在蘇軾的基礎上,大大開拓了詞的思想意境,提高了詞的文學地位,後人遂以“蘇辛”並稱。有《稼軒長短句》。今人輯有《辛稼軒詩文鈔存》。

賞析

這是一首借景抒情的小詞。詞的前兩句“春入平原薺菜花,新耕雨後落群鴉”,寫的是農村恬靜而又充滿生機的春天景象。白色的薺菜花開滿了田野,土地耕好了,又適逢春雨,群鴉在新翻的土地上覓食。聊聊數筆,把一幅鄉間春色栩栩如生地描繪了出來。
此詞由薺菜開花而說“春入”,對平凡微賤的薺菜花寄予了極大的感情,又把“群鴉”寫得充滿生意,一點不像平時人們所見的那副使人討厭的聒噪相。詞人留意和刻畫這些細物細事,可見其意態閒適。但是,接下來兩句“多情白髮春無奈,晚日青簾酒易賒”,情緒陡變,適才令人心情舒爽的春色不見了,萬種愁緒染白了的頭髮。詞中說的是“白髮”,實際上講的是“愁緒”。“多情白髮春無奈”,詞人心情沉悶,只好到小酒店去飲酒解愁。這裡“多情”二字寫得詼諧,恰如其分地傳遞出詞人那種帶有苦味的詼諧。而在這詼諧中,又讓人深切地感受到作者無可奈何的愁緒。
面對如畫的春色,詞人的愁緒從何而來呢?這首詞有一小序:“游鵝湖,醉書酒家壁。”讀者可以從這兩句話中找到一定的線索。這時,正是詞人被罷官落職、不得不退居田園之時。這時他才四十二歲。他還有精力,足有乾一番事業的雄心壯志,怎能耐得住清閒無為的生活?所以詞人游鵝湖,面對生機勃勃的春天,聯想到自己的遭遇,事業上的失意與感嘆歲月流逝的惆悵之情便油然而生。
清人王夫之說過:“以樂景寫哀,以哀景寫樂,一倍增其哀樂。”(《姜齋詩話》)。這也是本詞上闋的藝術手法。下闋寫的是一幅農村景象:村民們悠閒自在,生活過得井然有序,牛欄附近的空地上種滿了桑麻。春播即將開始,大忙季節就要到來,不知誰家的年輕女子,穿著白衣青裙,趁著大忙前的閒暇趕著去走娘家。與本詞的開篇幾句不同,下闋詞人從近處落筆,一個“閒”字,一個“細”字,一個“有”字,一個“趁”字,把農村生活的閒適與古樸活脫脫地展現在人們的面前。然而,詞人越是寫閒適、古樸,越是讓人聯想到“多情白髮春無奈,晚日青簾酒易賒”所流露出來的那種煩悶和無可奈何的情緒。詞人無一字寫我,盡情描寫客觀景象,著力描繪了一個“無我之境”,實際上“我”盡在其中。詞人採用這種高超的藝術手法,把煩亂複雜的失意之情在這閒適的氛圍中突現得淋漓盡致。
或許人有會問:詞人既然喜歡農村,喜歡農村古樸而又悠閒的生活,為什麼還要借酒澆愁呢?這裡,讀者就必須結合詞人當時的生活背景和他當時的處境去理解。辛棄疾是一位很有抱負、正義,充滿愛國心的詞人,然而,在當時的封建社會官場中有的是爾虞我詐、爭權奪利,有的是誇誇其談,食言而肥,詞人對此看透了,厭煩了,所以他要遠離城市的喧鬧,他認為美好的春天在田野,在溪頭,在那漫山遍野雪白的薺菜花中。此時,他雖置身於純潔、清新的農村,卻還有愁苦,那是因為他不能忘懷祖國萬里江山。他要奔赴抗金疆場,去收復已奪占的土地,那才是真正關心的事業,然而,他卻被排擠到農村,過起“閒意態”的生活來,他怎能不愁苦呢?他不是不喜愛春天,但春天並不能給他帶來真正的快樂。 
總之,這首詞寫了作者的苦悶,而在這苦悶中,表達了作者的追求,是一首難得的借景抒情的好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