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以魔法少女角色為主角的漫畫或動畫一般會被稱為魔法少女漫畫或魔法少女動畫。起始最早可源自70年代永井豪的《甜心戰士》,亦有說法最早為橫山光輝的《魔女莎莉》。也有的人認為魔法少女的始祖是來自1983年由StudioPierrot所製作的魔法少女系列首作《我是小甜甜(魔法の天使クリィミーマミ)》。90年代的《美少女戰士》,連四季動畫版,則奠定了正宗的公式,而成為日本特有的一支屬性。1999~2000的《カードキャプターさくら(魔卡少女櫻)》可稱之近來最成功的魔法少女。因為蘿莉愛好者日益增加,魔法少女變身前的姿態很多時反而更受歡迎。
2003年4月1日,在新華網大連頻道網站裡公布的《電視節目時間表》中記錄了北京電視台第8套的節目《小神龍俱樂部》所播放的美國迪士尼卡通片《Sabrina》被翻譯成了“魔法少女”四個字樣。(查看詞條:魔法少女莎琳
娜)雖然比較罕見,但亦存在與魔法少女相對的魔法少年,代表作品有《天使怪盜》。魔法少年動漫作品一般也會被歸類為少女漫畫。
分類
魔法少女的類型有很多,但具體可以分為兩大類別,一類是會變身的魔法少女,一類是不會變身的魔法少女。在分為變身系和非變身系這兩大類型下,又可繼續分為戰鬥型的魔法少女,和非戰鬥型的魔法少女。另外,也有一種類似戰鬥型魔法少女的類型,即封印系魔法少女,並衍生出一種魔法學園系魔法少女。
而依照設定的背景,有下列分類:
一般型
手持法器(多數為仗,長短不一),使用者釋放魔力至法器中介以展現威力。
無自我意識法器:對施法者來說完全只是工具,功用是媒介或是魔力屬性佩與。
有自我意識法器:有自主的能力,通常這類法器以與施法者締結契約的方式,來連結魔力聯通的管道。
能力型:不完全依靠法器支援,施法者藉由自身就可以釋放魔力達到效果。
又依照時代背景可分成:
古代型
完全與無視物理解釋,不管是飛天遁地皆自由的型態。
科技型
部份設定結合當代科技,如法器的構成,受擊的物理解釋。
歷史
通常認為魔法少女是日文中的「女巫」一詞演變而來的,像宮崎駿的大作《魔女宅急便》,也可以譯為「女巫快遞」。一、變身系與非變身系
會變身的魔法少女的始祖是1973年鐵甲萬能俠之父——永井豪的『甜心戰士』(CuteyHoney),開創了魔法少女變身系的第一人。經過35年的不斷發展,魔法少女已經成為日本動漫中的著名系列之一。美日動漫中,會變身的魔法少女代表作品有很多,比較知名的有79年的《花仙子》、83年的《我是小甜甜》、85年的《非凡的公主希瑞》、92年的《美少女戰士》、04年的《光之美少女》、和同年10月的《魔法少女奈葉》等等。而《魔卡少女櫻》的類型歸類比較困難,雖然木之本櫻是屬於非變身系的魔法少女,但是CLAMP巧妙利用知世這個另類的“變身器”,讓小櫻達到近似於變身系魔法少女的效果。不過客觀的說,《魔卡少女櫻》還是屬於非變身系魔法少女。其實《哈利波特》系列中的赫敏也可以這樣歸類。二、戰鬥型的與非戰鬥型的
非戰鬥型的魔法少女有兩種:一種是主角突然得到魔法力量,或主角由異世界來到人間界見習,故事是以圍繞日常生活為主,並使用魔法力量去幫助別人。故事通常會有以下規範:
1、除了主角之外,其他人都不知道她們是魔女;
2、魔法需要修行,甚至要進行考核才能得到某一種能力;
3、會有限定數量的道具才可以使用魔法;
4、不能利用魔法控制別人的思想;
5、使用禁斷魔法會得到相對的報應。
著名的動畫例子包括:
魔女莎莉(魔法使いサリー):夢野莎莉
小魔女Doremi(おジャ魔女どれみ)系列:春風Doremi、及其他五位朋友
音樂小彗星(CosmicBatonGirlコメットさん☆):彗星公主
也有一些是以異世界為舞台的動畫,如魔女宅急便(魔女の宅急便):琪琪
魔法少女隊(魔法少女隊アルス):愛麗斯、及其他兩位魔女界朋友
另一種是主角得到一種獨特的變身力量,令主角可以利用道具,並面對鏡子而變身成心中想變成的人,有些動畫更會變身成偶像歌手。但通常唯一規範是變身時間是有時間限制,過了時間就可能永遠不能變回自己。
著名的動畫例子包括:
一般變身系緞帶魔法姬(姫ちゃんのリボン):野野原姬子偶像系我是小甜甜(魔法の天使クリィミーマミ):小桃/小奶油星河滿月(満月をさがして):神山滿月夢幻拉拉(魔法のステージファンシーララ):筱原美穗#雖然《人魚的鏇律》不屬於偶像系魔法少女,不過也是成功繼承了上述作品的特點。
另類系守護甜心戰鬥型的魔法少女:
變身系+戰鬥型的魔法少女是90年代開始,直至今日仍然使用最多的主題。即主角或她的朋友(戰隊通常會有兩人或以上)突然得到變身力量,並利用變身後的力量被逼或半被逼與惡勢力對戰以保護地球(或者主角居住的地方或星球)的故事。雖然相比起前面一種類型來說,這種的歷史最短,但亦是最廣為人知的類型,甚至已經成為了魔法少女的實際定義。
在戰鬥型的魔法少女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當屬武內直子的《美少女戰士》了。該作品除開創了戰隊系魔法少女外,還包涵了那個時代最華麗的變身和最華麗的招式。不過,通常認為美戰的賣點並不在於戰鬥,美腿+高跟鞋/靴+超短裙,完全滿足了腿控的需要。其後的《愛天使傳說》(婚紗小天使)也是借鑑了這點。
不過用現在的眼光去看,那個時代的戰鬥型魔法少女大部分過於依賴道具或自身擁有的必殺技戰鬥,並不著重動作戰鬥場面。隨著時代的變遷,上世紀的魔法少女元素已經不能滿足新一代觀眾的需求。在觀眾挑剔的眼光之下,新一代的戰鬥型魔法少女不得不加入新元素去維持吸引力。
從2004年開始,戰鬥型魔法少女動漫開始進行改革,新一代的戰鬥型魔法少女作品也陸續誕生,第一批結合多元素的戰鬥型魔法少女動漫是2004年2月份推出的《光之美少女》系列。由執導《龍珠》動畫系列的西尾大介擔任監督,西尾大介在劇中大量運用格鬥技的戰鬥描寫,戰鬥方式不同於以往魔法少女「施放魔法」的柔性戰法,而是與敵人硬碰硬,展開拳腳交加的格鬥戰!《光之美少女》的另一個特點是拋棄了傳統魔法少女動漫中常見的“廢柴假面”(廢柴男)的角色。「王子」型的男性將不復存在!女主角們不再需要「等待男性救助」這種的陳腐傳統。而戀愛部分的情節也只出現在日常生活的描寫中,成為了日常的一部分。大量使用當時女子中學生的流行詞語似乎也是在同類型動畫裡少見的。該作品開創了以前所欠缺的新類型戰鬥型魔法少女,為今後新類型魔法少女作品打響了首炮。
首批改革的戰鬥型魔法少女除了《光之美少女》以外,還有同年10月推出的《魔法少女奈葉》。如果說《光之美少女》系列是繼承了《龍珠》和《美戰》系的戰鬥風格,《魔法少女奈葉》就是繼承了《機戰》系的戰鬥風格了。奈葉在戰鬥場面上不再以必殺技為尊,而是把魔法少女和機戰式戰鬥風格結合起來,大量使用魔力炮及格鬥武器,以炮擊戰和連射牽制等作為攻擊手段,以及空中高速規避運動,所以被很多觀眾戲稱為MS少女。除了魔炮轟擊和白刃戰的戰鬥方式外,奈葉還加入封印系的元素,這種脫離普通魔法少女戰鬥表現手法的領域,多元素結合的新形式令觀眾耳目一新。
三、封印系魔法少女
自從東映動畫製作的美少女戰士得到大受好評,在同時代的不同動畫製作公司都相繼製作類似戰鬥系的動畫,但其實它們大部分都是以封印系動畫。故事也是一樣環繞主角及其他朋友一起對抗黑暗勢力,但通常戰鬥所出的必殺技時會使用魔法封印形式去封印敵人。當中的代表作是《魔卡少女櫻》。四、魔法學園系魔法少女
原屬於封印系動畫的《小紅帽恰恰》(赤ずきんチャチャ)在1994年成為一部成名作品,當年製作公司更因此而決定由原本製作一年增加半年,即是1995年上半年,而在這半年內就改以環繞ChaCha就讀的魔法學園--毛拉拉學園所發生的日常生活的故事,從此就開始確定魔法學園系動畫。也有一些例子是一間普通的學校組織了一個魔法學會,並在會內研究魔法。其他著名的動畫例子包括:
小紅帽恰恰毛拉拉學園篇魔法使tai!魔法老師愛麗絲學園零之使魔享受人生類多為原本是小學生的魔法少女,變身為成年人之後,享受比一般成年人更令人羨慕的生活。
部份魔法少女附帶有相關任務,但一般而言都會把那個任務拖足十集八集的。
代表作:星河滿月(満月をさがして)
特定任務類因應作品而有不同的任務,範圍非常之廣泛。
戰鬥類有敵人的存在。自《美少女戰士》的出現,就出現了好些魔法少女戰隊。
主角特徵
主角大部分是美少女或蘿莉;主角大部分是需要變身;
主角必須對人間界的周圍的人保守秘密,不能被別人知道異世界的所有事;
主角可能會擁有一至三個會說話的守護精靈或使魔;
主角使用魔法時會配合簡單音節串組成的咒語及相關道具(例如魔仗),甚至有部分動畫需要變身後才能使用該魔法;而戰鬥系動畫就會有簡短日文及英文夾雜而成的絕招對白。
身份
單一身份多為欠缺變身能力的魔法少女。又或者變身能力不包括面相的轉變。雙重身份變身前,幾乎多為學生,而且小學生占絕大多數,亦有極少數是人妻。也有男性。
變身後,看工作類別而定。
變身能力
往往變身後會穿著花俏極至的服裝。變身特寫。表達手法往往不脫美少女戰士第二季的花招。擁有物
法器。大多為中短杖。變身器具。好些變身器具會在變身時,同時變成杖類或其他法器。使魔/吉祥物
多為哺乳類小動物,但類似的超自然生物居多。絕大多數都有語言能力,並能擔任解說工作。
一般為一個至四個
信念
一般是愛與和平。能力
花俏的風格。而且往往是沒任何實用性質的。魔法
往往是要念可愛的咒語,與閃閃亮的兼用背景。任務
因應作品的不同,而可以有很大的分歧。大至分類如下:近期演變
近年來的魔法少女,已經從用卡兼大絕,慢慢轉形到以拳交心的格鬥派。據了解,最近亦開始有使用散彈槍,榴彈發射器和火箭炮等火器的魔法少女出現。(其實都可視為「戰鬥故事套用魔法少女風格」的產物。)
另外,因為遊戲《はぴねす!(Happiness!)》中的女裝男「渡良瀨準」人氣急升,所以有推測將會因而帶起一系列以男性擔任魔法少女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