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概述
中文片名:《鬼吸血》英文片名:Irma Vep
更多中文片名:《迷離劫》《伊爾瑪·薇普》《女飛賊再現江湖》
導演:奧利維耶·阿薩亞斯 Olivier Assayas
編劇:奧利維耶·阿薩亞斯 Olivier Assayas
製作人:Georges Benayoun/Françoise Guglielmi
主演:
張曼玉 Maggie Cheung ....Herself
讓-皮埃爾·利奧德 Jean-Pierre Léaud ....René Vidal
娜塔莉·理察德 Nathalie Richard ....Zoé
國家/地區:法國
對白語言:法語/英語
色彩:彩色
片長:97 min
混音:杜比數碼環繞聲
攝製格式:35 mm
製作公司:Dacia Films [法國]
發行公司:Atalanta Filmes [葡萄牙]
國家/地區 上映/發行日期(細節)
加拿大Canada 1996年9月6日......(Toronto Film Festival)
美國 USA 1996年9月28日......(New York Film Festival)
法國France 1996年11月13日
……
內容簡介
——法國導演維達爾想重拍一部默片時代的吸血鬼影片。看過香港電影《東方三俠》後決定啟用其中的女主演張曼玉。張到法國後只能用英語與周遭的人溝通,所以拍攝過程很不順利。——此片鳥描述一名香港女星赴法國演出一部以傳奇女飛賊伊瑪·楊薇普為主角的電影(1915年默片的重拍),她到了當地才發現此片的拍攝過程並不順利。法國的電影工作人員相當情緒化,她還被女服裝師露骨地追求同性戀。更大的危機是導演的拍片能力遭到製片質疑,考慮更換,連帶女主角也將遭遇同樣命運。
製作花絮
香港紅星張曼玉應邀赴法國主演的一部另類商業片,在銀幕上展現了她精湛演技的另一面,在銀幕下則成就了她與法國導演阿薩亞斯的姻緣。本片以戲中戲手法反映歐洲電影工業不夠嚴謹的一面,手法偏向喝散文式,戲劇效果比式較鬆散。但張曼石玉巧妙地將個人形象與片中角色結合,也表現了人在異鄉的不踏實感覺。影片用即興手法調侃了當代法國影業。相關評價
——關於電影的電影,導演狡猾的希望因此觀眾會忘記攝影機的存在。以此得到一種“真實”,就好像觀眾被魔術師的技藝傾倒而去探究其中的奧秘,卻陷入了更深的秘密中…… 總的來說,關於電影的電影更像是一種權利的展示,而影片與默片與影像背後的愛情,現實與電影三重套層的關係而想入非非,它的意義早已超過了電影本身,導演總是情不自禁的把張曼玉美麗的臉印在膠片上,讓我想起了戈達爾的一句話:攝影機並不質疑女性的美,只是……——不錯的題材,張曼玉的不安很真切。影人真不是輕鬆的職業。
——這是一部接近紀錄片的電影,拍攝了一部法國電影的創作過程 。導演出於個人愛好選擇了一個中國演員擔任主角翻拍一部默片時代的吸血鬼電影。張曼玉(Maggie):被選中的香港演員,只能用英語和劇組溝通,處境孤立;一群不了解導演意圖的演員和助理,其實導演也不知道他要拍什麼……,無序無默契的工作團隊,一團亂的拍攝進程;終於走到導演支持不了,新導演要重新選擇演員,銀幕上最終留下Maggie的幾個鏡頭……,全片沒有明顯的重心,記錄式呈現了對當時法國電影製作拍攝的灰心。這並不是一部好看的電影,電影本身也放映了電影中提到的問題。當代法國導演選題的個人化,這是一部反思電影的電影。
導演資訊
奧利維耶·阿薩亞斯 Olivier Assayas ,1955年1月25日生於法國。法國導演,屬於上世紀90年代崛起的新銳派,曾經為《電影筆記》雜誌影評人,研究美國恐怖片和香港電影,奉布烈松、伯格曼、塔可夫斯基為偶像。作品中經常向這些前輩致敬。曾拍攝關於侯孝賢的紀錄片。曾與華人女星張曼玉結婚,並憑《清潔》將她推上坎城影后的寶座。作品在法國及國際影展頗受歡迎。主演資訊
張曼玉 Maggie Cheung,1964年9月20日生於中國香港。香港演員。原籍上海,八歲時隨家人赴倫敦並加入英國籍。在英國肯特中學讀書,16歲當書店售貨員。1981年到香港旅遊時,無意中被廣告商看中,便留下來發展。1983年,張曼玉參加“香港小姐競選”,獲亞軍和最上鏡小姐,後入無線電視台當演員,隨後參演電視劇集《畫出彩虹》、《新紮師兄》、《豪門恩怨》、《武林世家》等。1984年以《青蛙王子》首次登上銀幕。後主演《緣份》(1984),被譽為“最有前途的女星”。接著又主演了《警察故事》(1986)、《玫瑰的故事》(1986)、《天賜良緣》(1987)、《精裝追女仔》(1987)、《愛的逃兵》(1988)等,多半為花瓶角色。讓-皮埃爾·利奧德 Jean-Pierre Léaud,1944年5月28日生於法國巴黎。 讓-皮埃爾·利奧德當然不會受所有人的歡迎,但這並不妨礙這個名字在影史上的重要位置。作為一個演員,他受到的歡迎和厭惡多數是出於同一個原因:他是那種導演放心讓他自由發揮的人,在使一部分觀眾不爽的同時卻迷倒了其他的觀眾。同樣顯而易見的是他個性化的特點:非常有特點的談吐,以及標誌性的將手指穿過長發的動作。無論你對他怎么看,這些都將給你留下難以磨滅的印象,將他從其他演員中區別開來。
作為女演員Jacqueline Pierreux和編劇兼副導演皮埃爾·利奧德的兒子,讓-皮埃爾很早的時候就開始在電影中扮演角色。他第一次做演員是在經驗豐富的導演Georges Lampin的影片"la Tour, prends garde!"(1957)中扮演一個小角色,當時他13歲。一年後,14歲的他在報紙上看到了一份尋找年輕演員扮演一個問題少年Antoine Doinel的廣告,這份廣告是由弗朗索瓦·特呂弗刊發的,當然,這部電影正是他的處女作《四百下》。讓-皮埃爾以自己清水芙蓉般自然而又極其天才的氣質從數百名競爭者中脫穎而出,成為了該片的主演 ——以及接下來的四部特呂弗自傳體電影,包括1978年的終結篇《愛情長跑》。
特呂弗幫助他認識了新浪潮中的其他明星,尤其是讓-呂克·戈達爾——他參加了戈達爾的八部電影以及一部電視電影,逐漸的成為了他們的標誌。出於對自己表演才能的不自信,他也曾打算改行做導演(實際上只做過一次)或者做特呂弗、戈達爾等人的副手,但是作為特呂弗在電影中的替身,以及左派電影的代言人形象最終鼓勵他堅持了下來。戈達爾的《男性女性》(1966)使他在當年柏林電影節上獲得了影帝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