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褲先生》

《馬褲先生》

《馬褲先生》是老舍的作品,發表於1933年,寫的是一個身穿馬褲的乘客如何在火車上頤指氣使、讓火車上的茶房夥計煩不勝煩,也讓作為同車者的“我”不勝其擾,為他高聲大氣的呼喚所折磨。這種折磨如此深刻,以至於走出車站後仿佛還能聽見那聲音糾纏在耳邊。

基本信息

簡介

(圖)《馬褲先生》馬褲先生

通過描繪一個如此討人嫌的市儈形象,表達了老舍對那些趨新的市井人物的譏嘲;那條馬褲活脫脫就是一個招貼,透露出老舍先生的一種憎厭的情緒。故事繪聲繪色地描述了那位馬褲先生如何在火車上作威作福,透過他一再重複的小動作,來呈現整個故事的氣氛。從那些趨新遂時的時髦人物身上,可以找到溫和熱情的老舍先生所深深憎惡的東西。身居北京,身為滿族的老舍先生,飽經世間的戰亂,親眼看到世間的風風雨雨,那些醜陋的人性就像北京的風沙,一時瀰漫在他的眼前,他當然禁不住要譏嘲啦。五十年代又被改編為話劇《火車上的威風》,更是廣為人知。

寫作花絮

(圖)老舍先生在寫作老舍先生在寫作

《馬褲先生》一文很好地體現了老舍先生幽默文學的藝術特色,被人們廣為傳頌。有關此文還有一段佳話。當年,戲曲史研究專家趙景深先生編的《青年界》雜誌鬧稿荒,趙先生就向老舍發去約稿信。信紙上寫了一個大大的“趙”字,然後用紅筆一圈,旁邊寫一行小字:“老趙被圍,速發救兵!”老舍寄去了一篇2000多字的小說,回信寫道:“元帥發來緊急令:內無糧草外無兵!小將提槍上了馬,《青年界》上走一程。”“帶來多少人馬?”“兩千來個,俱是老弱殘兵……”此小說就是《馬褲先生》。

《馬褲先生》描述了在火車上與“我”同屋的一位穿馬褲的旅客令人厭惡的舉止行為。作者用近乎戲謔的筆觸,漫畫似地描繪出了一個庸俗、醜陋、自私、卑污的人物形象,展示了北京小市民的灰色生活,使一個市儈主義者的骯髒靈魂暴露於光天化日之下,同時,作者幽默諷刺的效應在讀者心中也深深地紮下了根。

特色

(圖)老舍先生故居老舍先生故居

《馬褲先生》這篇文章值得稱道的地方很多:構思的精緻巧妙、結尾的回味無窮;選材上的小口切入,從看似平凡的事物中,發現豐厚的內涵;善於以獨特的視角,做到“見人所未見,言人所未言”以及語言上多種修辭手法的運用等。如本文馬褲先生一出場的一身行頭:上身穿“青緞子洋服”,下身“穿馬褲”,“足蹬青絨快靴”。其打扮可謂不倫不類,滑稽可笑。“戴平光的眼鏡”,“胸袋插著小楷羊毫”,一派紳士風度。外表斯文懂禮,說話和氣,但一句“你也是從北平上車?”泄露了天機,讓人不知所云。接下來用誇張手法描寫其語言。語言的誇張是文學藝術化的一種常用手法。作為一種修辭方式。誇張具有擴大、強化、渲染等作用,能給人以更深刻的印象。老舍的誇張有自己鮮明的特色。總起來說,是適應內容、情境的需要,更好地表達作家的意圖,以達到強調、渲染、生動、傳神的效果,文中馬褲先生的喊叫:“火車好似都震得直動”、“火車確是嘩啦了半天”、“背後打了個霹靂”“站台上送客的跑過一群來。以為車上失了火。要不然便是出了人命”運用誇張手法極力寫出了馬褲先生在所謂“文質彬彬”外表包裹下的一個在公共場所肆無忌憚,自私自利,毫無社會公德意識的小市民的醜惡形象。再如茶房一系列的“眉毛”描寫,“擰得好像要把誰吃了才痛快”、“眉毛擰得直往下落毛”、“直怕茶房的眉毛脫淨”。在馬褲先生的“狂轟亂炸”下,茶房苦不堪言,痛苦萬狀。可憐的茶房,地位低下,無可奈何,只好拿眉毛來表示抗議了。

作者介紹

(圖)老舍老舍

老舍(1899.2.3-1966.8.24),現代作家,原名舒慶春,字舍予,滿族正紅旗人,北京人,父親是一名滿族的護軍,陣亡在八國聯軍攻打北京城的時候。老舍是他在小說《老張的哲學》中使用的筆名。他的筆名還有絜青、絜予、非我、鴻來等。中國現代小說家、戲劇家、著名作家,曾任國小校長、中學教員、大學教授。

老舍有文學語言大師的稱號。其中包括三百多萬字的小說,四十二部戲劇,約三百首舊體詩等。他的作品多為悲劇,作品的語言以北京方言為主,風格幽默。他的代表作是小說《駱駝祥子》和話劇《茶館》,這兩部作品現已列入中國初高中語文必讀書目,和大學中文專業必讀書目。《茶館》也是新加坡和馬來西亞高中華文文學必修的作品。舒乙等人認為老舍的作品中反映了他對滿族的隱含的、深沉的、難以言語的真摯的感情。

老舍老舍

老舍以長篇小說和劇作著稱於世。他的作品大都取材於市民生活,為中國現代文學開拓了重要的題材領域。他所描寫的自然風光、世態人情、習俗時尚,運用的民眾口語,都呈現出濃郁的“京味”。優秀長篇小說《駱駝祥子》、《四世同堂》便是描寫北京市民生活的代表作。他的短篇小說構思精緻,取材較為寬廣,其中的《柳家大院》、《上任》、《斷魂槍》等篇各具特色,耐人咀嚼。他的作品已被譯成20餘種文字出版,以具有獨特的幽默風格和濃郁的民族色彩,以及從內容到形式的雅俗共賞而贏得了廣大的讀者。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