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王堆帛書. 老子》

馬王堆帛書. 老子 內容簡介

在紙尚末發明之前的中國上古時期,人們主要利用龜甲獸骨、陶器、金石、竹木、縑帛等等作為記事的書與契刻材料。由於文化的普及、社會的進步,春秋眯國直至秦漢時期,出於取材料和閱讀的便利,人們已更多地以竹簡、木牘、帛書為書寫載體,進行社會交流與文化傳播。
馬王堆三號漢墓出土帛書《老子》共有甲、乙兩本,甲本用篆書抄寫,乙本用隸書朱寫,甲本破損嚴重,文字殘缺較多,乙本破損稍輕,文字基本清晰。老子是春秋時代著名思想家,也是道家的創始人,提出“清靜無為”的道家學說,其樸素的辯證法思想,對中國古代哲學思想史的發展產生過很大影響。《老子》書在同一墓中出現兩種抄本,書體有篆、隸之分,且避漢朝皇帝名諱亦不相同,說膽抄成年代有早晚,原書在西漢時已流傳很廣,其成書年代當更早。帛書《老子》甲、乙本的發現,還為研究中國文獻學和書法藝術的演進史,提供了十分珍貴的原始文物資料。
馬王堆三號漢墓帛書《老子》兩種抄本,篆書抄寫的甲本比隸書抄寫的乙本,據所避漢朝名諱,知甲本年代稍早。特別是隸書乙本的發現,再次彌補了從秦上篆向東漢隸書演進過程中長期以來所存在的實物作品之匱之。帛書隸書《老子》乙本,屬子西漢前期隸書,書體雖然仍帶有篆意,但用筆已從圓轉向隸書方折轉變,橫畫略右上方斜出,稍顯波磔,遠筆粗細、紅重相兼,尤其是捺筆厚重有力,已具有早期隸書的古拙樸質風格。而在字與字之間,分行錯落,結字勻稱,顯示了良好的整體章法效果,堪稱西漢前期隸書作品的佼佼者。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