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的真相》

《音樂的真相》

《音樂的真相》是2016年由人民東方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艾美獎獲得者、三座泰利獎獎盃的持有者——夏泰。

基本信息

作者簡介

馬克·夏泰(MarkChait),夏泰出生於南非開普敦,是好萊塢著名的電影作曲家,其音樂作品曾多次獲得艾美獎及泰利獎。同時,他也是國際知名的鋼琴演奏家,眾多國家元首及社會名流,包括史瓦濟蘭國王、美國前國務卿希拉蕊·柯林頓等都曾為其鋼琴技藝折服。
2012年,夏泰的音樂旅程終於到達中國。應德稻集團邀請,夏泰成為德稻大師學院電影、電視、藝術及媒體音樂大師。2015年,夏泰在上海建立了全亞洲獨一無二的好萊塢式電影配樂及聲音設計工作室。夏泰工作室與國內娛樂產業及政府部門積極合作,並致力為中國的電影、電視、戲劇、節慶活動及新興媒體創造世界級音樂。夏泰工作室也為中國年輕的作曲家和音樂家開設指導課程,幫助他們創作好萊塢式電影音樂,開啟職業生涯。

內容簡介

音樂和好萊塢的共通之點是,歡樂時,它們陪伴著我們;悲傷時,它們安慰著我們;需要打氣時,它們激勵著我們。是什麼讓音樂和好萊塢能擁有這樣的力量呢?
夏泰,艾美獎獲得者、三座泰利獎獎盃的持有者。首次向世人敞開心扉,訴說他從南非—澳大利亞—美國—中國橫跨四大洲的傳奇經歷。以音樂為導航,揭曉不為人知的好萊塢名人軼事以及音樂所帶給他的神奇體驗和豐富感悟。通過本書,你不僅會了解到音樂的巨大能量以及佐證其的科學依據,從而觸發你使用音樂來改變自己的人生;夏泰作為業內權威人士,也對正在蓬勃發展的中國文化及音樂產業發表了獨到的見解。

編輯推薦

好萊塢作曲家夏泰的這本自傳不僅會滿足你的好奇心,還將從此為你提供一種改變人生的可能!
蘊藏在音樂中的宇宙之力,和你的無限潛力正在本書中等待你的到來。
如果你對世界足夠好奇,並且善於將他人的經驗轉為啟發自己的資糧,相信這本書將會為你開啟一扇未知的大門,為你和宇宙間建立起一條由音樂鋪就的道路。
1.好萊塢電影作曲家、鋼琴演奏家夏泰從開普敦到上海的獨特音樂啟發之旅,
2.講述國際音樂之旅中關於著名歌手、明星及娛樂界大腕的名人軼事,
3.音樂大師帶你見證音樂無孔不入的神奇力量以及它對我們生活的影響,
4.重新解讀巴赫、莫扎特、貝多芬音樂作品蘊含的力量,
5.音樂是如何塑造和治癒我們的,
6.通過閱讀此書,希望幫助你找到自己人生的配樂,找尋改變生活的節奏、旋律和配樂。

名人推薦

★我從來都相信,看書之前先看人。一個精彩的人,必定才有值得閱讀的人生。如果你沒有機會遇見作者;你就看看他做過的事……或者,像這本書,你還可以聽他的音樂……其實,我相信你早已聽過。現在翻開書,你才明白為什麼。慶幸他為我演奏的那一曲!
——著名主持人、藝高高創始人兼CEO曹啟泰
★夏泰大師的書為人們打開了一扇關於音樂的靈性大門,通過他深入淺出的生動介紹,結合他好萊塢從業經驗,最終為讀者呈現了一次充滿可讀性和趣味性的啟迪之旅。
——作家棉棉
★音樂是否有魅力就在於,能否從第一個音奏出伊始便能牢牢地吸引抓住聽眾的聽覺!這種極具吸引力的魅力音樂是很難用言語表述的!很高興好萊塢音樂人夏泰先生能將這種難以表述的音樂魅力轉化成極具吸引力的文字呈現給讀者,讓讀者從第一頁起便能如同魅力音樂奏出的第一個音般被即刻吸引,跟隨夏泰先生一起感受他音樂世界的魅力及吸引力!
——旅德鋼琴家、鋼琴博士解靜嫻
★仿佛來自天籟,穿越了非洲的豐饒、澳洲的熾烈、美洲的雄渾和亞洲的博大,夏泰用經典而又現代的節奏、樸素而又優美的旋律演繹了人與自然最美的畫面;更用音樂的神奇魅力,傳遞著一種宇宙能量,激發起人類摯深的愛的情感,激發出人性的光輝與智慧。
——世界文化大會執行主席、上海交通大學智慧道學堂創始人、特聘教授徐強
★聆聽並深深愛上夏泰的音樂之後,如今我們有機會得以探尋這音樂之源:這本書向我們展示了不同的地域和人文如何影響他創造出其獨一無二的音樂風格。
——藝術家BasmatLevin
★我相信在這個星球上,有一些藝術家是能夠明確地感受到自己的使命。夏泰老師就是這其中一位,他以音樂的表達傳播著宇宙的主旋律——愛與和諧。與他相處在一起,總是令人感受到,通過藝術家們的努力,世界的未來充滿了無限希望與光明。
——當代先鋒藝術家、一體化藝術理念創始人郝方圓

精彩文摘

第一章緣起(初會音樂)

我的家鄉位於非洲大陸的最遠端。因為地勢最低的地質緣故,大西洋和印度洋在這裡彼此強有力地撞擊著,水勢兇猛,暗流涌動。那一片鬱鬱蔥蔥的海岸曾是早期荷蘭海軍失事的地方。不過他們還算幸運,找到了一塊長滿了蔬菜和水果的肥沃土地。正是這些蔬菜和水果治癒了折磨著來往於好望角的海軍們的壞血病。
1652年,彼時歐洲最大的貿易公司荷蘭東印度公司將這個最遠端的城市正式命名為開普敦。該公司專門從中國和印度進口絲綢和棉花,他們曾委任揚·范·里貝克在此建立補給站,為前往亞洲的貿易船隻供應新鮮水果、蔬菜和肉類。
其實早在1488年,葡萄牙海軍就抵達開普敦——比荷蘭海軍早了一百多年。不過,第一個為前往遠東的船隊建立補給中轉站的,則是當時殖民著遠東的荷蘭帝國。
這片蒼翠繁茂的土地隨後被荷蘭殖民者宣示了所有權,其歷史中所擁有的壯美畫卷和黑暗過往,以極為鮮明的兩股力量匯聚在一起,鐫刻出引人入勝的音樂節奏文化。自我降生以來,它就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的靈魂。
音樂和歌曲是我小時候最初的記憶——我母親和眾多保姆用各種語言對我唱著搖籃曲;工人們在戶外工作的時候,用一種極富節奏感的悅耳語言,整齊並大聲地喊著勞動號子。這種語言叫科薩語(Xhosa),正是南非前總統納爾遜·曼德拉的母語。
兒童時代,時常縈繞在我耳邊的是開普敦街上那些歌者的深沉歌聲,是城市那刺耳嘈雜的噪音,是客廳音響里飄出的輕柔古典音樂。每當此時,我就會發現自己同時沉浸在鮮活的欣喜和憂鬱之中。城市的車水馬龍聲與客廳電唱機(沒錯,就是播放黑膠唱片的古老唱機)傳來的貝多芬早期經典交響樂作品同時在我耳邊迴蕩,唱針則在黑膠唱片上起伏,猶如跳舞一般。電唱機散發的浪漫氣息,是如今這個數位化與電腦化的時代所缺少的。我知道對於那些不曾經歷那個年代的人來說這可能難以理解。然而,現在的我仍然非常渴望聽到那些機械裝置發出的懷舊音樂。
從那時起,我的大腦已經開始適應我家多元語言文化了,並且深深地被這些不同的音調迷倒。
我的祖父母是來自立陶宛和波蘭的移民,他們用意第緒語互相交流。意第緒語發源自德國,意為“德籍猶太人”,原為猶太家庭的廚房用語,於世紀之交在紐約發揚光大。現在大約只有三百萬人會使用這門語言,主要為居住在美國、以色列、烏克蘭和俄羅斯的猶太人。它的特點是,混雜著德國口音、荷蘭口音、希伯來口音和波蘭口音。他們說起話來活脫脫就像是《宋飛正傳》(美國經典喜劇)裡面的人物。
我父母都出生在南非,最常用的語言是英語。不過在學校的時候,我們必須用南非荷蘭語(南非官方語言之一,早期荷蘭殖民者的語言)和英語。而家裡的家政幫工則用上文提到過的科薩語交流。科薩語也是南非的官方語言之一,大約有760萬人使用,約占南非總人口數的18%。
一般而言,如此複雜的語言環境都會使孩子們不知所措。我卻認為幼年時期接觸到多元的語言、不同的聲音、律動以及音樂,對兒童的智商和情商發育有著關鍵作用。我的大腦就像大型交響樂團里的指揮,指揮著這些聲音、語言和音樂類型。事實證明,這種環境讓年幼的我興致勃勃。
不過,且讓我們回到更早的胎兒時期。
音樂是如何作用於胎兒發育的
你知道嗎?音樂和聲音對於胎兒來說,有著重要作用。大量的研究證實胎兒的聽覺先於視覺發育,胎兒在子宮裡就聽得到音樂和聲音,而這對胎兒的發育至關重要。開普敦大學的雪拉·伍德瓦德博士就曾做過相關的實驗。
妊娠期間收聽音樂的功用已經被眾多科學研究肯定,這樣不僅為胎兒大腦發育帶來積極影響,還能緩解孕婦的緊張情緒,有助於嬰兒出生後建立起睡眠模式,並且促進新生兒的早期發育。伍德瓦德博士研究小組的研究人員通過在子宮內植入微型麥克風的方式,聽取記錄胎兒收聽音樂後子宮內發生的狀況。他們請一位母親哼唱兒歌《瑪麗有隻小羊羔》,還播放了巴赫的《布蘭登堡協奏曲》。胎心監控表明,音樂可以以某些積極的方式對胎兒產生深刻的影響;相對粗暴的聲音,柔和的聲音能夠激起胎兒更好的反應。我覺得這太美妙了,特別是當你了解你在母體內是先有聽覺,而非視覺;你要等到出生才能看到周圍的一切。耳、眼之間的另一個巨大區別是,你能夠隨時合上眼睛,卻不能隨時關閉耳朵。如果想要拒絕不想聽的聲音,恐怕只有大力捂住耳朵才行得通。可以說,耳朵是始終聆聽著的。說到這裡,我不禁好奇當我還是胎兒的時候,我父母聽的是什麼呢?在那些音樂和談話構成的聲音里,哪些對我胎兒期的發育起到了作用?以上種種問題,都是我渴望得到解答的。
接下來,我們再談談另一種具有爭議的發現,所謂的“莫扎特效應”。這種效應認為莫扎特古典音樂(莫扎特奏鳴曲)可以在短期內提高你的智力。“莫扎特效應”一詞由試圖使用莫扎特音樂治療精神紊亂的艾爾弗雷德·A.托馬蒂斯(AlfredA.Tomatis)首先提出,經過唐·坎貝爾(DonCampbell)的著作而普及開來。根據《自然》(Natural)雜誌刊載的實驗表明,在參加智商測試之前收聽莫扎特的音樂,能短期內提高成績。該測試完成於20世紀90年代,測試對象都為大學生。因此,美國喬治亞州的州長澤爾·米勒(ZellMiller)提出議案,要為每個出生在喬治亞的新生兒提供一張古典音樂的CD唱片。不過,這一結果目前存在爭議,同時測試結果本身也承認只能在短暫的時間內提高成績。
就我個人的經歷而言,作為一個七歲的小男孩,我發現演奏莫扎特的奏鳴曲(不僅僅是收聽),令我能夠比同齡人更好地理解數學中的空間問題。同時,我也在很小的時候就學會用大腦測量鋼琴鍵之間距離的方法,來輕鬆記住音符。而這也就是我所說的“用空間記憶法來演奏音樂”。
那時候每到放學,我就會飛奔到家裡的鋼琴邊,雖然還不識譜,可我能根據聽到的音樂而演奏。童年的我完全陶醉於從自己指尖傾瀉出的旋律中,於是每天花大量時間練琴。無論是收音機里傳來的音樂,還是在學校聽到的音樂,只要經過我的耳朵,都會變成我的練習內容。幸運的是,我家的鋼琴放在遠離人聲嘈雜的地方,讓我得以盡情地彈奏。
同樣幸運的是,每天放學回家,母親都會要求我和她一起坐在客廳,欣賞古典音樂。柴可夫斯基的《悲愴交響曲》和里姆斯基·科薩科夫的《天方夜譚》等樂曲都是耳熟能詳的旋律。母親希望我能夠學會欣賞這些偉大的作品,從中感受到從音樂中汩汩湧出的深刻情感。可惜的是,那時候的我還太小,無法理解母親的這番苦心。時至今日,我不由得對此心生感激。此刻回顧音樂生涯之時,我發現我的音樂作品的曲風和編曲,與童年腦海中這些俄羅斯音樂家的作品之間存在著非常清晰的關聯,這樣的經歷無疑算得上是我的“莫扎特效應”。
當然,我也想提醒各位,要懂得平衡自己的生活。即便我如此深愛音樂,也依然積極參加學校的體育活動和表演,而沒有整天關在房間裡彈鋼琴或者聽音樂。在此期間,我因為音樂特長而被選為校交響樂團指揮,常常為學校音樂劇伴奏。其中一部音樂劇是我非常喜歡的《南太平洋》,至今還記憶猶新。另外,我還認為從小接觸音樂可以讓我更好地理解那些我們在學校里表演的音樂劇中錯綜複雜的關係。坦白說,我認為是音樂賦予了角色靈魂,而非那些在舞台上表演的演員。不信的話,你可以在看電視/手提電腦/智慧型手機的時候,把音量關閉。嘗試一下只有動作而沒有聲音或音樂的狀況。試一試吧!
隨後我還會向大家分享替換配樂對電影所能造成的影響,這是我非常喜歡在課堂上分享的內容之一。
我是南非一個移民家庭的第二代,我所屬的是一個興旺發展、財力中等的階層,因為我的膚色,我可以享受額外的機會。這就是眾所周知的種族隔離制度帶來的影響。“種族隔離”是南非的一項法律,它規定要區別對待白種人和占大多數的黑色人種。這是一種不平等的社會機制,我打從心底不喜歡這種機制。現在看來,當時開普敦的不平等氛圍,對我這個在異鄉長大的歐洲後裔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在全面進行種族隔離的社會裡,我和其他階層的人們所選擇的音樂是否不同呢?答案是肯定的。歐洲後裔們在音樂的選擇上,比起當地部落的原住民們要豐富得多。不同的音樂文化、不同的節奏和音調呈現出各自文化傳承的豐富多樣性,帶來全然不同的反響。
於是問題變成了“哪種音樂更吸引我呢”?很多人的經驗之談是,想要學好一門外語,最好從小就接觸這門語言,這樣就能夠如母語般熟練掌握。我認為這條定律同樣也適用音樂。所以,每天都在非洲音樂的薰陶下,我自然而然地成了科薩族音樂的傾慕者和保護者。
現在,我想請你們回答幾個問題:你小時候聽的是什麼音樂?還有,你母親懷孕時聽的是什麼音樂?這些胎教音樂是否影響了你的發育及你今天的音樂品位?你母親懷孕時,你家裡的環境怎么樣?是安靜?嘈雜?還是洋溢著悅耳的音樂?你的童年是怎樣的?它是否至今仍在影響著你的生活?
這些問題唯有你自己才能回答。我希望提出這些問題以後,能夠為你們提供一個認識自我成長的可能性。通過上文中我的個人經歷,親愛的讀者你應該已經能夠採用同樣的方式,發現音樂如何改變你的生活。
音樂以積極、鼓舞人心的方式深深地改變了我的生活,我亦決定用畢生的精力去探索音樂的真相,研究音樂如何影響世界上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我有很多關於音樂力量的精彩故事想要與你分享,請跟隨我的興奮之情進入下一章節吧。

目錄

第一部分我的音樂大事記
第一章緣起(初會音樂)
第二章歌之版圖
第三章音樂即改變
第四章中國古代音樂
第五章一位好萊塢電影作曲家的誕生
第六章信念,信念,信念——好萊塢電影音樂界的新人
第七章《小子要自強》(ThePowerofOne),唐娜·桑默和華納兄弟的一位音樂總監
第八章一琴一世界,即可讓聽眾獲得力量
第九章導師的力量是無窮的
第十章好萊塢的故事
第十一章電影音樂的歷史
第二部分音樂如何塑造我們
第十二章塑造我們的音樂
第十三章治癒我們的音樂
第十四章聲音設計
第十五章音樂品牌行銷
第三部分大師們,三位古典音樂大師對世界產生的巨大影響
第十六章巴赫
第十七章莫扎特
第十八章貝多芬
第四部分現在與未來
第十九章人生配樂,找尋改變生活的節奏、旋律和配樂
第二十章中國和世界音樂的未來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