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梗概
1960年,國家遭受了嚴重的三年自然災害,在這危難之際,內蒙古人民做出了舉世罕見的決定--將三千名因飢餓掙扎在死亡線上的上海孤兒,接到內蒙古,託付給牧民撫養。從此,撫養三千名孤兒的行動,在內蒙古草原上拉開了帷幕……相關信息
該劇主要以8歲的上海孤兒雨聲(必力格)長大以後的自述形式描寫了幾個孤兒從拒絕草原到溶入草原,從擁有新的生命到長大成人的心靈成長過程。同時該劇也表現了以多蘭一家人為主的草原牧民,在撫養孤兒的過程中遇到的種種困難,包括他們的個人感情等。我們通過此劇不僅表現撫養孤兒,也試圖立體地表現孤兒對給予他們生命和靈魂的草原的深情和認識。
一列火車載著上海孤兒駛向內蒙古草原。多蘭為養一個上海孤兒用丈夫哈達心愛的雪花馬換了兩頭奶牛,這使哈達憤怒不已。他把兩頭奶牛送回去,想要回雪花馬,可是牧人扎那不給,於是他們動起了刀子。
正當人們談論如何領養這些孤兒時,多蘭的前夫--失蹤多年的蘇和從蒙古國刑滿釋放回來了,這使艾敏郭勒草原,尤其是多蘭一家又多了一件無法平靜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