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約翰·休斯頓 John Huston
主演:肖恩·康納利 Sean Connery
麥可·凱恩 Michael Caine
克里斯托弗·普盧默 Christopher Plummer ...
對白語言:英語
發行公司: Allied Artists Pictures Corporation ...
上映日期:1975年12月17日 美國 ...
類型:冒險
片長:129 min
劇情介紹
19世紀初的南亞次大陸。丹尼·德維托(肖恩.康納利飾)和比奇·加利文(麥可.凱恩飾)是英國駐印部隊中的一對老兵油子,服完兵役後並沒有馬上返回英國,而是醞釀著一個雄心勃勃的計畫:他倆想取道凱伯爾山口前往古老的王國卡菲爾斯坦,憑藉兩人豐富的作戰經驗以及火力強大的來福槍以及自己的聰明才智戰勝當地土著人的愚昧,當上土著部落的酋長,然後再把各部落統一起來,最終使自己當上那裡的國王。
於是兩人踏上了征途,在浩瀚無邊的卡菲爾斯坦王國的土地上,這兩個陌生人似乎也只是個過客。但很快幸運就降臨了,在一場激烈的以寡敵眾的衝突中,來福槍大顯威,再加上土著人的弓箭射在丹尼的胸前他卻毫髮未損(其實是胸前的彈鏈擋住了箭頭),為此土著人都認為丹尼是上天派下來的神靈,對他們十分敬畏和崇拜。酋長也希望丹尼克已成為這裡的國王,來統治這片疆土。起初,這裡的神僧反對給丹尼加冕,他們認為這個外來人不可能是神靈。在他們和丹尼發生爭執時看見丹尼胸前的佩帶著的佛像飾物,為此他們也將丹尼奉為神靈。這樣丹尼也順利成章的成了卡菲爾斯坦的國王。
丹尼和比奇在卡菲爾斯坦搜羅了許多金銀珠寶。但比奇良心發現,建議趕快返回“文明"世界,但丹尼竟認為自己命里注定就是被派來統治這些愚蠢的土著人的,理應留下。為了與好朋友榮辱與共,比奇也留了下來。陶醉在土著人的敬懼中。
丹尼似乎越來越忘乎所以,堅持要娶當地一位美女為妻。這一舉動引起了土著人的懷疑,他們認為真正的神靈是不可能與凡人結合的。
在迎娶新娘的那一刻,新娘在掙扎中咬了丹尼一口,他出了血,土著人終於認識到丹尼也只是個普普通通的凡人,便群起反抗丹尼的統治。一場短暫較量之後,丹尼和比奇的來福槍已經沒有了子彈,所有的土著拿著棍棒將丹尼趕到橫跨峽谷的一座吊橋上,但你已經意識到自己危在旦夕,他在吊橋上高唱著戰歌,土著人的刀落下了,橋斷了,丹尼縱身飛向萬丈深淵。比奇目睹著丹尼悲慘的下場,自己也被土著人折磨致殘。
比奇最終回到了印度,隨身還攜帶著好友丹尼的頭顱,那上面還戴著頂金燦燦的王冠。
幕後製作
好萊塢名導約翰.休斯頓和賈勒斯.希爾根據魯葉德.吉卜林的短篇小說拍攝而成。本片是一部具有寓言意味的傳奇冒險片,製作認真,導演約翰.休斯頓亦善於處理故事情節,整片戲劇性相當濃厚,而且有一種宏大的氣勢。本片還獲得了當年奧斯卡獎最佳改編劇本、最佳服裝設計、最佳藝術指導、最佳剪輯的提名。
一句話評論
Adventure in all its glory!
Long live adventure... and adventurers!
Rudyard Kipling's epic of splendor, spectacle and high adventure at the top of a legendary world.
導演介紹
約翰·休斯頓是一位以反叛和古怪著稱的偉大導演,9次被奧斯卡提名,曾摘得奧斯卡最佳導演和最佳劇本獎,其他獎項更是難窮其盡。1906年8月5日,具有蘇格蘭和愛爾蘭血統的約翰·休斯頓出生在內華達的一個小鎮,據說這個小鎮是約翰的祖父在一次牌局中贏來的。他的父親就是日後成名的演員沃爾特·休斯頓,母親是報社記者,經常週遊各地尋找素材。約翰是家裡的獨生子,3歲時就開始和表演雜耍的父親登台獻藝。約翰7歲時,父母離婚了,他不得不輪流跟隨著父母。童年時的約翰體弱多病,曾因心臟病和腎病住進療養院。不過後來,不可思議的奇蹟發生了,14歲的約翰中途輟學,成長為一名天賦異稟的拳擊手,拿到加州業餘拳擊錦標賽輕量級冠軍,在25場比賽中贏得22場。
18歲時,約翰同中學時的戀人結婚,並開始登上百老匯舞台。可是天生野性十足的他很快放棄了婚姻和表演生活,去墨西哥另謀出路。很快,約翰成為騎兵部隊中的官員和專業騎手,同時偷偷編寫劇本。為了控制自己的流浪癖,約翰回到美國尋求報導工作,同時為很多報紙、雜誌創作短篇小說。1932年,約翰那顆不羈的心再次蠢蠢欲動,他動身前往倫敦和巴黎學習繪畫素描,曾幾何時,窮困潦倒的他變成了無家可歸的乞討者。
1933年,約翰再度回到美國,開始出演影片,並充分發揮了編劇才能,為華納兄弟公司創作了多個劇本。約翰的真正成功始於1941年的導演處女作《馬爾他之鷹》,該片不僅讓亨佛萊·鮑嘉成為了超級巨星,還廣受影評人和觀眾的肯定,即使在65年後, 《馬爾他之鷹》仍不愧為最偉大的偵探片。
二戰期間,約翰以通信兵中尉的身份為美國政府拍攝了多部紀錄片,同時他的第二次婚姻也走到終點。1946年,約翰與出演《亂世佳人》的伊夫林·凱斯成婚,但兩人的家庭只維持了很短時間。同年,他將著名劇作家沙特的劇本《No Exit》搬上百老匯舞台,雖然票房失敗,卻贏得了紐約戲劇評論獎的最佳外語戲劇獎。
1948年,好萊塢的殊榮再次垂青於約翰, 《浴血金沙》讓他拿到了奧斯卡最佳導演和劇本獎,參演本片的約翰的父親也拿到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獎。約翰在片中扮演了一位遊客,此後他暫停表演長達10多年。
約翰迎來了全盛期,一批最優秀的美國電影也由此而生。另外,作為人權運動的熱情擁護者,他和其他人一起於1947年成立了“第一修正案委員會”,以同“非美活動調查委員會”進行堅決鬥爭。由於失望於好萊塢的黑名單扼殺了很多天才的藝術生涯,約翰同第四任妻子、芭蕾舞演員恩里卡一起移居愛爾蘭。1969年,恩里卡因車禍不幸喪生,約翰的第四次婚姻就此畫上句號。1972年,在墨西哥的約翰舉行了第五次婚禮,5年後,他的最後一次婚姻仍沒能擺脫破敗的宿命。
60年代,約翰重又回到台前,開始出演了大量影片,其中57歲時出演的《紅衣主教》為他贏得奧斯卡最佳男配角提名。同時,他的女兒安吉利卡·休斯頓也開始在父親的幫助下在表演上取得長足進步,並且終於憑1985年約翰執導的影片《現代教父》奪得奧斯卡最佳女配角獎。
80年代中後期的約翰雖然仍然佳作不斷,但因患有肺氣腫而逐漸力不從心,可他依然不知疲倦,經常一邊吸氧一邊工作。為了幫助兒子丹尼·休斯頓邁好導演生涯的第一步,身體虛弱的約翰堅持要為丹尼的《Mr.North》保駕護航,不料突發肺炎,在片場辭世,享年81歲。
演員介紹
肖恩·康納利早在60、70年代就因《007》中詹姆斯·邦德的英雄氣慨、紳士風度吸引了千百萬觀眾,成為世界級大明星。時光飛逝到了80、90年代,這位已年近70歲的老先生並沒有因年齡而減退自己的魅力,竟然又再次走紅影壇,接連演出轟動巨片,活躍在演藝圈內,真是堪稱一大奇蹟。
肖恩·康納利出生於1930年8月25日,那是一個戰火紛飛的年代,在貧民窟里慘痛、殘酷的記憶磨礪了他的性格,並使他繼承了英國人的紳士風度,又繼承了蘇格蘭人的硬漢性格。肖恩高中就綴學到倫敦找了份演員的工作,因而所受的正規教育並不多,他的豐富知識都是在圖書館中自學來的,包括學習表演。50年代初BBC廣播電視網路里一部《拳王爭霸戰》使他嶄露頭角。1961年英國影界計畫拍有關情報員007詹姆斯·邦德的系列片,這是根據弗萊明的小說改編為電影的一個龐大計畫。身材高大,體質健壯,加上性格上如出一致,康納利很快被製片人阿爾伯特·布洛克利和哈里·莎爾茲曼認確定為人們翹首期盼的邦德的扮演者,於是一份長達七年的契約順利簽訂了。
1962年,007第一部《諾博士》 (《Dr.NO》)完工上映,收到了空前的成功和票房。康納利也因此而一舉成名,受到好萊塢的極大重視。接著在60-70年代作為007的第一任扮演者,康納利共主演了五部007系列片,如《俄羅斯之戀》 (《From Russia with love》)、 《金手指》 (《Goldfinger》)等。
除了007系列片之外,康納利還出演過許多其他影片。特別是進入80年代,他主演的幾部影片都在影視界有極高的聲譽,他已定型為銀幕硬漢的動作明星,甚至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獨特風格。文質彬彬,溫文爾雅的外表,英勇無敵,鐵漢雄心,處處透露出一種充滿了機智的幽默。在與凱文·科斯特納合作的影片《鐵面無私》 (《The Untouchables》1987)中,他因老奸巨滑的愛爾蘭警探一角而為他贏得一座奧斯卡獎(男配角)。
時至90年代,這位國際明星已進入60高齡,但對康納利來說,這反而是他演藝事業的第二次輝煌。他片約不斷,接連拍攝了八九部電影,並且使每一部都很成功,創造了又一個奇蹟,康納利充沛的精力和精湛的演技令人驚嘆不已。
肖恩的敬業精神也經常被人們所稱道。他常說:“我對每一個角色都盡心盡力,絕對不會去飾演一個自己沒有摸透的人物。或許在今天的好萊塢,我的工作有些過時,因為影片留給演員表演的空間越來越少,可這是我對電影的追求,我必須對自己,對觀眾負責。”
麥可·凱恩生於倫敦南郊髒亂的伯芒德賽地區,他出身寒門,父親以運魚為生、母親是個女傭。凱恩在霍斯海姆劇團應聘了舞台助理的職位,終於找到了事業的起點。他將自己的名字由麥可·米考懷特改成了麥可·凱恩,以紀念他最喜愛的一部電影《凱恩號譁變》 。
1956年至1962年間,凱恩出演了一些小角色,但卻並沒有引起多大關注。這種狀況直到1963年凱恩拍攝了史詩探險影片《祖魯》 (Zulu)後才發生了根本變化,凱恩在眾星雲集的影片當中擔任了主要角色,這使他在英國影壇開始小有名氣。凱恩又在1966年的影片《柏林葬禮》 (Funeral in Berlin)和1967年的《千金大腦》 (The Billion Dollar Brain)中接連扮演了特工。經過了12年的默默無聞和星途暗淡,麥可·凱恩終於闖入了觀眾的視野,影片《Ipcress Files》不僅奠定了凱恩在英國影壇的地位,而且使他在1967年拍攝的影片《阿爾菲》 (Alfie)贏得了國際聲譽,凱恩也獲得了金球獎而且得到了奧斯卡獎提名。
作為六十年代末期和七十年代初期世界影壇的風雲人物,凱恩主演了1969年的經典動作喜劇《義大利工作》 ,被公認為英國電影的巔峰佳作。此外他還在1972年主演了《偵探》 ,這部影片為凱恩贏得了第二次奧斯卡獎提名。凱恩在1978年演出了另外一部倍受好評的影片《加州套房》 (California Suite),這部影片由他與著名女影星簡·方達、麥基·史密斯等共同主演,並奠定了凱恩在國際影壇的地位。八十年代,凱恩憑藉1983年的影片《教導麗塔》 (Educating Rita)又一次獲奧斯卡獎提名,1986年他以影片《漢娜姐妹》而獲得當年的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獎。1998年他出演了獨立製片的電影《啞巴歌手》 (Little Voice),並因此片而再次榮獲金球獎。
除此之外,凱恩還在1993年因在英國影壇的傑出表現而被授予爵位頭銜。1997年,凱恩被《帝國》雜誌選入“歷史上最有影響的百位男影星”之列,位居第55位。
晚年的麥可·凱恩成功地經營著倫敦一間餐館,並受到年輕一代影人的尊敬,人們無不把他視作魅力永恆的英國影壇偶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