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誠毅文化叢書—月港集》

《集誠毅文化叢書—月港集》

《集誠毅文化叢書》是由林志遠先生主編的文學叢書集,該集共分為《夢裡水鄉》、《以愛之名》、《說書評戲》、《月港集》四冊。《月港集》是由林志遠先生主編的文學作品集,分為“小說”、“詩歌”兩大部分,該叢書集於2013年5月由中國文化出版社出版。

基本信息

圖書導讀

守望文學(總序)
林志遠
文學很像初戀,一沾上,在情感上一輩子就很難割捨了。
十年前,草根文學群里的我,辦起了兼顧文學與商業的傳播公司,企圖留住文學,走一條既能保存文人自尊地活著,又可以實現作家的社會價值的生存路徑。我知道會很艱難,於是就把公司取名為“誠”“毅”,意在督促自己仿效嘉庚先生“以誠待人,以毅處事”,不能回頭地走下去。
十年如彈指,一回首,《文化石獅>、《印象集美》、《雙十中學》、《廈門航空》、《龍海人過台灣》,集名校名企、招商引資、人文風光,100部(集)電視片結結實實地擺在那裡。冬季過去了,公司顯現春的生機,攝製中的十二集紀錄片《項南》似乎可證。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撰稿之一、著名理論家孫氏江對我說,項南敬畏人民,民間拍攝<項南》意義更重大,同時考驗著一個有社會責任感的藝術家的真誠尺度。著名文化學者、思想家劉再復在接受採訪時說:“項南是共產黨的良心,是黨性和佛性相結合的‘稀有生命’”。他為我做《項南》送了一幅給我許多力量的字——
志遠兄:山頂獨立,海底自行。劉再復辛卯春。
廈門大學原哲學系主任,後被四川大學聘任為老子研究院院長的詹石窗讀完《項南》解說詞後,寄來滿滿四張紙的讀後感。信中道:
……十二集紀錄片《項南》解說詞是不朽的,讀它是一種美的享受。我本想讀一、二集就準備休息了,但無論如何不能停下,直到凌晨過三時,我讀完了全稿。……當官要有官德,項南身上蘊聚著中華民族“慈愛、仁和、寬厚”的美德,他為政界樹立了老子《道德經》所言“愛民治國”的為官典範……
想起來,一個人要在商業社會裡守望文學真的不容易。我記住背後是一群人推動給力。且不談張亞清讓我看他在《福建文學》發表的小說《女老舵》、看朱佩國的《想起了狗哥哥》,對於年已二十三、四歲,四處碰壁,除了不想沉淪,一片迷茫的我,第一次感到文學如此親近;不談縣文化館長莊澄漳把我的處女作,短篇小說《潘厚蓋房記》修改後在他主編的《百花村》刊登讓我無比興奮,之後數十年,他以長輩的。情懷關愛、鼓勵我堅持創作;不談曾繼才把我那篇許多人認為是代表作的《石谷溪的老人》改名《古樹·鷹·老人>,隨後,海迪把它推薦給《福建文學》發表,就講幾個說起來平常,然而很不簡單的文化人吧。
陳坤玉,先是劇團編劇,後當書記,再後任文化館館長,最後在漳州市萊政府機關辦公室主任位上退下。文化修養讓他思想深邃。他大我四歲,屬牛,沉穩。我屬蛇,好動。對我常常不按常規出牌的舉動,坤玉一定潑冷水,擔心我翻船。我習慣清晨三、五點起,先喝一杯涼開水,沖澡,然後一邊喝茶,一邊敲字。每當敲就一段自以為輝煌的文字,我會情不自禁地想打電話念給文友分享。電話那頭,“那一個觀點過激了”,口氣總是淡淡的,這就是坤玉。他的文字和世事洞明的智慧,讀他的雜評可見一斑。
“秋來的時候,我便想起故鄉的野菊花……”這是35年前我讀到的郭凱的散文《野菊花》。那音韻、意境,每每讀來,會把我帶回兒時村前的河岸,在黃黃的野菊花中奔跑,嘴巴、鼻孔呼吸著花香的空氣。郭凱後來任《廈門商報》副刊《白鷺洲》主編多年,是他文字功底的必然。在過去幾十年里,我的很多文字在上電視、出版之前,都經過郭凱細心敲打,他是我表弟。想來慚愧,我竟然出了幾本不很像樣的書。我覺得先出書的應該是表弟,可至今不見郭凱有專著。他那美麗的文字是不是也要像“野菊花”那樣,自生自滅呢?
十年前,一位端莊秀麗的女孩闖進了我的辦公室,說,我想採訪您。我說,這個沒有用的,免了。她說,您很傳奇,很想聽聽您的經歷。她把一個錄音筆放在我的辦公桌上。我說,是真名士自風流,現在不是時候。她說,酒香也不怕巷子深。我依她了,告訴她我的生平,告訴她我採訪創作六集紀錄片《陳嘉庚》的艱辛。但我對年青貌美的女性能寫出好文章從來懷疑,雖然世上確有美女加才女。兩個月後的一天,她突然來電話:“首屆‘感動廈門十大人物’20名候選人,有您的名字”。不久,我與著名女指擇家鄭小瑛等一起站在“感動廈門2003十大人物”的領獎台上。之後,我許多次邀請她為公司撰寫電視解說詞,她總是不計報酬地出好稿子。她那時叫楊秀暉,現在也還叫楊秀暉。
提起文學,我便想起了故鄉海澄月港文壇那些人、那些事。二十二年前我已不惑之年了,赴魯迅文學院進修結束,帶著京都的文化氣息回到故鄉,那情形有如一個革命者帶著火種到故鄉燎原的氣勢。每當晚上,我那狹小的工廠宿舍燈火通明,文學青年(實際上繪畫、攝影、燈謎等不同年齡、不同門類的藝術愛好者也加入了)帶著海蠣、花生米和酒來了。我家裡有酒。我從海澄酒廠買來幾十斤一缸的白米酒。那時候好酒,好像不喝酒就搞不了文學。我太太厚德少文,崇拜文化,笑臉相迎每一位到家裡來的文化人。太太炒得一手好菜,文學青年帶來的料,經她擺擺弄弄,家裡若有東西她會再湊上一兩樣,滿桌錦繡了。二十多年了,那情景都在我眼前晃動:少則兩人、三人,有一回兩桌拼成一桌,十幾二十號人擠在一起;喝酒、抽菸,談海明威、畢卡索,放聲朗誦“黑夜給我黑色的眼睛”;也不乏痛斥時弊,時而文人言辭激烈,光影在牆壁上亂舞。第二天醒來,憶及昨晚他們帶來的充滿青春的火焰,從血管里噴出的文字,每每讓我不能自己,成為我繼續前行的營養和動力。當我像狼一樣受傷後,舔著血回到故鄉,扎進那些難兄難弟中取暖時,取眉又舒展了。
一個只有物慾,沒有文化欲的人群是個低俗人群。
一個只要物質,不求精神的民族,是絕對要衰敗的民族。
歐洲文藝復興帶給了歐洲強大的生命力。在許多人把財富視為評判一個人成敗的唯一標準的時候,我特別敬重那些堅守著文人底線的文學守望者。因有他們那隻磚片瓦,才默默凝聚著整個民族的精神大廈。
十年了,我用文人的浪漫情懷去從商;“集誠毅”十年屹立,蘊含諸多諍諍文友的智慧與付出。八年前,我策劃延續至令的鼓浪嶼詩歌節。為了預熱,我“集誠毅”公司首先舉辦“閩南詩聲”詩歌朗誦會,讓詩人朋友有一次施展才情的機會。那時,我心裡舒服了好一陣子。現在,我正忙裡抽空張羅陳坤玉、郭凱、楊秀暉,及月港集一套四本的《‘集誠毅’文化叢書》。我的心,隱約跳動著叢書出生時刻的興奮—將來?將來再說吧。我已經耳順之年,無論如何,守望文學大概不會改變的。
是為序。
2013年春,於鷺島蠻人齋

作者簡介

林志遠,福建龍海人,1953年2月出生,2002年辦起廈門集誠毅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寫過詩歌、磨過劇本。出版過小說集、散文集、電視解說詞集。進過魯迅文學院作家班,用過筆名沙特。福建省作家協會會員,曾因創作六集紀錄片《陳嘉庚》被評為(首屆)“感動廈門2003十大人物”。

基本信息

文叢主編:林志遠
出版:中國文化出版社
總編審:中國文化出版社國內編審處
責任編輯:雨涵
裝幀設計:***
印刷:中國文化出版社印刷廠
開本:889×1194mm1/32
字數:169千字
印張:7.25
版次:2013年5月第1版第1次印刷
定價:26.00元

出版社簡介

中國文化出版社是一家歷史悠久的綜合性出版機構,主要出版文化、藝術、教育、衛生、經濟管理類圖書和書畫、攝影作品集以及各類學術專著。該社前身是1936年成立於上海的中華文化書局,1938年遷入香港,1955年更名為香港文化出版社,1982年定名為中國文化出版社。在多年的發展中,經歷了不同的歷史階段,出版了上萬種圖書,業務範圍遍及世界多個國家和地區。目前,中國文化出版社已成為一家在國內外具有廣泛影響的多元化文化出版機構。業務包括圖書編輯出版、書刊代理發行、文化學術交流等。附屬機構包括作家委員會、《水墨味》雜誌社、《藝術典藏》編輯部、《中華翰墨》編輯部等。總社地址:中國·香港九龍彌敦道208-212號四海大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