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
【作品名稱】阮郎歸·南園春半踏青時【創作年代】北宋
【作者姓名】歐陽修
【作品體裁】詞
原文
阮郎歸南園春半踏青時,風和聞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長蝴蝶飛。
花露重,草煙低;人家簾幕垂。鞦韆慵困解羅衣,畫梁雙燕棲。
注釋
①日長:春分之後,白晝漸長。《春秋繁露》:“春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②慵困:懶散睏乏。
詞意
風和日麗,馬嘶聲聲,可以想踏青上車馬來往之景,青梅結子如豆,柳葉舒展如眉,日長氣暖, 蝴蝶翩翩,大自然中的生命都處在蓬勃之中。踏青過後,又盪鞦韆,不覺慵困,遂解羅衫小憩,只見畫堂前雙燕飛歸。詞牌
【阮郎歸】又名《宴桃源》、《醉桃源》、《碧桃春》、《道成歸》、《濯纓曲》。雙調。據宋劉義慶《幽明錄》載,漢明帝永平五年,剡縣劉晨、阮肇共入天台山採藥,遇二女子,姿質妙絕,遂停半年。求歸,至家子孫已至七世。詞名即取此義,音律悽惻。始見南唐李煜詞。
格律
(○平聲 ●仄聲 ⊙可平可仄 △平韻 ▲仄韻)南園春半踏青時,風和聞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長蝴蝶飛。
⊙○○●○○△。⊙○○●△。⊙○○●●○△。⊙○○●△。
花露重,草煙低;人家簾幕垂。鞦韆慵困解羅衣,畫梁雙燕棲。
⊙●⊙,●⊙△。⊙○○●△。⊙○○●●○△。⊙○●●△。
背景
從內容上看,這是一位少婦懷人念遠的詞作。詞中描寫的時間是春半的一個黃昏;地點是南園到寢室。主人公是一位思念遠人的少婦;事件是因少婦到南園遊春而引起的自己感情經歷的回憶。作者
歐陽修(1007-1072)北宋文學家、史學家。字永叔,號醉翁、六一居士,吉州吉水(今屬江西)人。天聖進士。官館閣校勘,因直言論事貶知夷陵。慶曆中任諫官,支持范仲淹,要求在政治上有所改良,被誣貶知滁州。官至翰林學士、樞密副使、參知政事。王安石推行新法時,對青苗法有所批評。諡文忠。主張文章應明道、致用,對宋初以來靡麗、險怪的文風表示不滿,並積極培養後進,是北宋古文運動的領袖。散文說理暢達,抒情委婉,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風與其散文近似,語言流暢自然。其詞婉麗,承襲南唐餘風。曾與宋祁合修《新唐書》,並獨撰《新五代史》。又喜收集金石文字,編為《集古錄》,對宋代金石學頗有影響。有《歐陽文忠集》。賞析
此詞描寫少婦因遊春有感而憶所思的無可排遣之情。首句點明時序:芳春過半,踏青游賞,戲罷鞦韆。由動境而歸靜境,寫其季節天色之氣氛,閨閣深居之感受,讀來宛如親歷。
次句“風和聞馬嘶”五字為一篇關鍵,雖用筆閒淡,不揚不厲,而造境傳神,常人難及。“聞馬嘶”之寶馬振鬣長嘶,成為古人遊春這一良辰美景之一種不可或缺的意象。時節已近暮春,青梅結子,小雖如豆,已過花時,柳盡舒青,如眉剪黛;而日長氣暖,蝴蝶不知從何而至,翩翩於花間草際,好一幅鬧春圖畫。“蝶蝶飛”以一動作點活了暮春之景。
過片“人家簾幕垂”極寫靜境。而“花露重,草煙低”,正與寫靜有關:花覺其露重欲滴,草見其煙伏不浮,正是極靜之物境心境下。
“鞦韆”句是寫靜至精微處,再以動態一為襯染,然亦虛筆,而非實義。出鞦韆,寫戲罷鞦韆,只覺慵困,解衣小憩,已是歸來之後。既歸畫堂,忽有雙燕,亦似春遊方罷,相繼歸來。不說人歸,只說燕歸,以燕襯。人,物人一也,不可分辨。然而燕歸來,可知天色近晚,由此一切動態,悉歸靜境。結以燕歸,又遙與開篇馬嘶相呼應。於是春景芳情,渾然莫辯。
前人謂“馮詞如古蕃錦,如周、秦寶鼎彝,琳琅滿目,美不勝收”。此詞寫仲春景色,豆梅絲柳,日長蝶飛,花露草煙,鞦韆慵困,畫梁雙燕,令人目不暇接。而人物踏青時的心情,則僅於“慵困”、“雙燕棲”中略予點泄,顯得雍容蘊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