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鍋爐原理(第2版)》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規劃教材,是1986年版范從振教授主編的統編教材《鍋爐原理》的第二版。《鍋爐原理(第2版)》內容圍繞燃料與燃燒、鍋爐受熱面、熱力計算、鍋爐內部過程與外部過程、燃煤污染控制和鍋爐運行等主題展開,著重於基本原理、基本理論和主要設備及系統的工作原理的論述,本著“與時俱進”的精神。結合介紹了近年來電廠鍋爐設備成熟的新技術和國內外鍋爐技術的新成就。在全書體系上也做了更新和調整,力求突出內容的先進性、系統性和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目錄
前言第一版前言
緒論(火力發電廠和鍋爐工作原理)
第一節火力發電廠生產過程及熱力系統
第二節鍋爐的工作原理及構成
第三節電廠鍋爐的主要特徵指標
第四節鍋爐的分類
第五節燃煤發電及鍋爐技術的發展概況
複習思考題
第一篇燃料與燃燒
第一章燃料及燃燒計算
第一節鍋爐用燃料
第二節煤的成分
第三節燃料的某些特性
第四節煤的分類
第五節液體和氣體燃料
第六節燃料的燃燒計算
第七節煙氣分析
複習思考題
第二章煤粉製備
第一節煤粉的性質
第二節磨煤機
第三節制粉系統
第四節磨煤機及制粉系統選型
複習思考題
第三章燃燒過程的理論基礎
第一節燃燒化學反應動力學
第二節燃燒反應的動力區和擴散區
第三節煤和煤粉的燃燒
複習思考題
第四章燃燒設備
第一節電站鍋爐的燃燒設備
第二節直流射流和直流煤粉燃燒器射流特點
第三節旋轉射流和旋流煤粉燃燒器射流特點
第四節煤粉氣流的著火
第五節低NOx燃燒
第六節典型直流煤粉燃燒器
第七節典型旋流煤粉燃燒器
第八節煤粉鍋爐爐膛
複習思考題
第二篇鍋爐受熱面
第五章蒸發受熱面
第一節鍋爐汽水工質吸熱量的分配
第二節汽包鍋爐蒸發受熱面系統
第三節汽包鍋爐水冷壁
第四節汽包
第五節循環泵
第六節直流鍋爐蒸發受熱面系統
複習思考題
第六章過熱器和再熱器
第一節過熱器和再熱器的作用和工作特點
第二節過熱器和再熱器的型式和結構
第三節過熱器和再熱器的系統
第四節過熱器和再熱器的汽溫特性
第五節運行中影響汽溫的因素
第六節蒸汽溫度的調節方法
複習思考題
第七章省煤器和空氣預熱器
第一節尾部受熱面的作用和工作特點
第二節省煤器
第三節管式空氣預熱器
第四節迴轉式空氣預熱器
複習思考題
第三篇鍋爐熱力計算
第八章鍋爐熱平衡計算
第一節鍋爐機組熱平衡
第二節鍋爐機組熱平衡試驗
複習思考題
第九章爐內輻射傳熱計算
第一節爐內輻射傳熱基本概念
第二節爐內輻射傳熱特點
第三節煤粉爐中火焰輻射強度沿爐膛截面方向的減弱
第四節煤粉鍋爐爐內傳熱計算方法
第五節爐內輻射傳熱計算的熱有效係數法
第六節爐膛水冷壁結構特徵
第七節水冷壁熱有效係數
第八節爐內熱負荷的分布規律
第九節基於前蘇聯1973年爐膛傳熱計算框架的方法
複習思考題
第十章對流受熱面傳熱計算
第一節對流傳熱計算的基本公式
第二節傳熱溫壓
第三節傳熱係數
第四節放熱係數
第五節污染係數、熱有效係數、利用係數和鰭(肋)片效率
第六節對流受熱面的面積、介質流速、流通截面積和附加受熱面
第七節三分倉迴轉式預熱器的計算
複習思考題
第十一章半輻射受熱面的計算
第一節半輻射受熱面及其傳熱特點
第二節半輻射受熱面傳熱係數的計算
第三節屏空間透過屏區出口的穿透輻射
第四節半輻射受熱面吸收的爐內直接輻射
第五節半輻射受熱面工質側和煙氣側熱平衡方程
第六節轉向室空間輻射計算
複習思考題
第十二章鍋爐機組的設計和布置
第一節鍋爐熱力計算的程式和方法
第二節主要設計參數的選擇
第三節影響鍋爐布置的因素
第四節鍋爐的典型布置
複習思考題
第四篇鍋爐內部過程
第十三章蒸發受熱面的工質流動和傳熱
第一節兩相流動和傳熱
第二節兩相流的基本參數和流動壓降
第三節自然循環原理及計算
第四節自然循環的安全性
第五節強制流動蒸發受熱面的水動力特性
複習思考題
第十四章受熱面的熱偏差和壁溫計算
第一節熱偏差的基本概念
第二節過熱器和再熱器的熱偏差
第三節蒸發受熱面的熱偏差
第四節受熱面的壁溫計算
複習思考題
第十五章蒸汽淨化和鍋爐水質
第一節蒸汽品質及其污染原因
第二節蒸汽的機械攜帶
第三節蒸汽的溶解性攜帶
第四節汽水分離和蒸汽淨化裝置
第五節給水品質和鍋爐水工況
複習思考題
第五篇鍋爐外部過程及燃煤污染物淨化技術
第十六章結渣和高溫積灰及高溫腐蝕
第一節煤粉鍋爐受熱面的積灰和腐蝕
第二節燃煤礦物成分的化學物理特性
第三節影響高溫受熱面灰污染的幾個主要化學反應
第四節爐膛水冷壁結渣和高溫腐蝕
第五節高溫對流受熱面的積灰和腐蝕
第六節對流受熱面的蒸汽側高溫氧化
複習思考題
第十七章尾部受熱面的磨損和低溫腐蝕及積灰
第一節尾部受熱面的飛灰磨損
第二節飛灰磨損速率
第三節尾部受熱面防磨保護
第四節空氣預熱器煙氣側腐蝕——低溫腐蝕
第五節防止和減輕空氣預熱器低溫腐蝕的措施
第六節尾部受熱面的積灰與防止
複習思考題
第十八章燃煤污染物及控制技術
第一節煤粉燃燒排放物對環境的污染
第二節CO2減排技術
第三節脫硫技術
第四節脫硝技術
第五節高效除塵技術
複習思考題
第六篇鍋爐運行
第十九章鍋爐運行
第一節鍋爐靜態特性
第二節汽包鍋爐的動態特性和運行調節
第三節汽包鍋爐的啟動和停用
第四節單元機組中鍋爐的變壓運行
第五節直流鍋爐運行和啟停的特點
複習思考題
附錄A熱力計算算例
A1爐膛傳熱計算
A2前屏過熱器傳熱計算
A3三分倉迴轉式預熱器傳熱計算
附錄B主要符號表
參考文獻
·查看全部>>
前言
范從振教授主編的《鍋爐原理》1986年出版至今已有20多年。我國以燃煤為主的電力工業,主要為電力工業服務的鍋爐製造業以及火力發電廠設備,發生了巨大而深刻的變化。在這些變化中特別要指出的有兩點:其一,電力工業規模和單機容量增大。至2007年年底,我國發電裝機容量已達7.13億kW,2008年則將突破8億kW,其中火電機組約占70%;近幾年新增發電容量的設備普遍為600MW和1000MW的超臨界和超超臨界壓力機組。其二,環保和節能要求提高。電力工業面臨資源和環境越來越嚴格的約束,以降低能源消耗、減少污染物排放為目標的節能減排任務已列入企業日常生產的約束性目標;淘汰高能耗、嚴重污染環境的小火電機組,增加高效、環保型、大容量火電機組發電容量的比重,對火力發電而言,顯得更加重要。在此新形勢下,需要探討圍繞能源的高效利用、環境的綜合保護和治理,大容量火電機組及其安全經濟運行等與鍋爐技術有關的新理論、新經驗和新方法,並對其進行闡述。本書作者在組織《鍋爐原理(第二版)》書稿內容時,圍繞燃料與燃燒、鍋爐受熱面、熱力計算、鍋爐內部過程與外部過程、燃煤污染控制和鍋爐運行等主題,著重於基本原理、基本理論和主要設備及系統的工作原理的論述,對原版內容作了較大的更新和增刪;本著“與時俱進”的精神,結合介紹了近年來發電廠鍋爐設備成熟的新技術和國內外鍋爐技術的新成就,以及用力學、熱力學、傳熱學、燃燒學、化學動力學、流體力學和兩相流體力學等基本理論對這些新技術和新成就進行的分析和闡述;全書體系也作了適當調整,力求突出內容的先進性、系統性和理論與實踐的緊密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