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秋興八首次草堂韻己亥七月初一作 之一》

作者

錢謙益

詩詞正文

龍虎新軍舊羽林,八公草木氣森森。
樓船盪日三江涌,石馬嘶風九域陰。
掃穴金陵還地肺,埋胡紫塞慰天心。
長干女唱平遼曲,萬戶秋聲息搗砧

鑑賞

詩首句“龍虎”指龍武軍,唐代禁軍,武即虎,唐祖諱虎,故稱龍武。韓愈《劉公墓志銘》:“天子以為恭,即其家拜檢校左僕射,右龍武軍統軍。”此借指鄭成功新建的水師。“羽林”,禁衛軍名。漢武帝時選六郡良家子置,取為國羽翼,如林之盛意。又,羽喻猛獸,林喻多。此指鄭成功率領的水軍。南明弘光政權亡後,鄭成功隨父鄭芝龍擁戴唐王,建立了隆武政權。後隆武政權亡,鄭成功拒絕降清,組織水師,遙尊永曆帝。現與張煌言合兵進入長江。詩中“新”“舊”指所建前後言。

次句以“八公草木”比喻鄭成功水軍的軍威聲勢。《晉書》卷一百十四《苻堅載紀下》:“謝石等以既敗梁成,水陸繼進。堅與苻融登城而望王師,見部陣齊整,將士精銳;又望八公山上草木,皆類人形,顧謂融曰:‘此亦勍敵也,何謂少乎!’憮然有懼色。”“森森”,威嚴可畏貌。李白《經亂離後天恩流敵夜郎憶舊遊書贈江夏韋太守良宰》詩:“朱門擁虎士,列戟何森森。”

詩三四句接前仍寫勝利進軍,震撼中國大地。而進入長江的大軍,更迭破清兵。“樓船”,有樓的大船。古代多用作戰船。劉禹錫《西塞山懷古》詩:“王濬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黯然收。”陸游《書憤》詩:“樓船夜雪瓜州渡,鐵馬秋風大散關。”“三江”,說法不一,此泛指長江。鄭成功於六月迭破清兵,攻城略地,下大江南北二十九城。“石馬”,指唐太宗昭陵旁的六匹石馬。安史之亂,唐兵敗,見黃旗軍數百隊,與賊軍戰鬥。後昭陵吏奏是日昭陵石馬流汗。詩用此典,並說馬發出嘶鳴悽苦之聲。“九域”,即九州。漢代潘勛《冊魏公九錫文》:“綏爰九域,罔不率俾。”

詩五六句表示熱烈渴望戰勝清軍,收復金陵,埋葬清統治者於塞外。暗示全國勝利。“掃穴”,即掃穴犁庭,喻徹底摧毀敵方。古稱金陵為地肺。作者於“埋胡”句自注云:“太白樂府詩云:‘懸胡青天上,埋胡紫塞旁。’”按,此李白《胡無人》詩。這裡“胡”指清政府。“紫塞”北方邊塞。崔豹《古今注·都邑》:“秦築長城,土色皆紫,漢塞亦然,故稱紫塞焉。”結果由於戰略上的錯誤,又受清總督郎廷佐“約期投降”的欺騙,戰爭以失敗而告終:“長干女唱平遼曲,萬戶秋聲息搗砧。”“長乾,”古里巷名,在今南京市。左思《吳都賦》:“長乾延屬,飛甍舛互”。後亦泛指南京。戴名世《道墟圖詩序》:“余讀書長乾。”“遼”借指清。南京城裡仍有人在唱平遼(清曲),卻無需在秋天趕製寒衣寄給遠方的征人了。

詩前六句昂揚奮發,意氣縱橫,最後二句因為無情的事實,所以不能不以幽怨結了。

作者簡介

錢謙益(1582-1664),明末清初常熟人。字受之,號牧齋,晚號蒙叟。明萬曆進士。崇禎初官禮部侍郎。與溫休仁爭權失敗,革職。弘光時,諂事馬士英,任禮部尚書。清兵南下,率先迎降,以禮部侍郎管秘書院事。生平博覽群籍,精於史學,詩文在當時負有盛名。家有絳雲樓,藏書豐富,尤以明代史料收集完備著稱,清初毀於火。所著有《初學集》、《有學集》、《投筆集》等。輯有《列朝詩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