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茶志怪》

《醉茶志怪》

《醉茶志怪》四卷,成書於光緒十入年(1892年),是李慶辰唯一的一部文言短篇小說集。時人楊光儀為之作序,極力稱譽。此書問世後曾刊行多次。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醉茶志怪》共有346篇,其中很大一部分頗似紀的昀的《閱微草堂筆記》,志怪簡明質樸而又富於理趣,軼聞錯出其中,多寓勸戒之意。書中可視為小說的雖不足百篇,但其思想內容卻相當複雜,故事類型與人物類型亦相當繁多。這些故事多托興鬼狐,帶有傳奇色彩,情節曲折,起伏跌宕,頗能引人入勝,其中《蘇某》、《如意。、《柳兒》、《愛哥》、《狐師》、《阿菱》等都是植根於現實生活土壤中的佳作。
中國古代筆記小說源遠流長,作品繁富,蔚為大觀。本書所選收的作品,均系在古代筆記小說中有較大影響或獨具風格者。這些作品,反映了當時的社會生活和人民的要求,並具有一定的藝術感染力。對於愛好文學的讀者們具有參考和借鑑作用。

媒體評論

余有句云:“事有難言聊志怪,人非吾與更搜神。”竊謂著述家之有說部,誠以蘊蓄於中者,既富且久,而長此寂寐,無以自達,不得已寄情兒女,托興鬼狐。子虛烏有,感觸萬端,其志亦可悲矣!
醉茶子,詩人也。落拓一衿,寒窗坐老。平居撫時感事,既見之於篇什,而以其餘閒,復成此書。友人慫恿刊行,因持書問序於予。
受而讀之,奇情煥發,目不暇賞。篇終數語,尤如當頭棒喝,發人猛省。觀其自序,首引蒲留仙誌異、文達公五種,是蓋合二書之體例而為之者。讀者不僅以怪視之,庶可得作者之大旨焉。其志怪也,殆猶是“不語怪”之義也夫。

目錄

出版說明

自敘
卷一
折獄二則
蘇某
張順
魯班
王建屏
申仲權
劉氏子
陰司
黃教
馬生
介休令
張興
顛僧
信都翁
如意
柳兒
雲素秋
茵陳木
宅仙
怪雨
說夢
青靈子
獨眼龍
賣書叟
天榜
斬蛇將
藍怪
狐伏妖
魂歸
判官
某生
卞某
狐醉
疾異
牛龍
卷二
點金石
村女
花娘子
水鬼
女化男
……
卷三
卷四
校點後記

精彩書摘

書摘
王建屏,晉之世家子。從其祖遷居於津,父母早逝。年十八,與邑之雜貨商為夥友。肆後廈屋五楹,王獨居復室。
更深扃戶,煨酒自飲。忽布簾一展,有女子自外人。縞素衣裳,面無脂粉,虛鬟籠霧,膩頰凝花,淡雅別饒風韻。王知其狐仙,毛髮幾豎,曰:“素無不敬,何故來擾?”蓋商最敬仙,堂中常設仙位,王虔拜尤勤,故云然也。女曰:“誰見爾敬我耶?”王曰:“朝奉香,夕參拜,非敬而何?”女曰:“痴郎!我未見有敬婦者。”王曰:“予固未娶,何便誣為敬婦?”女曰:“痴哉!痴哉!緣何不娶?”王曰:“家道赤貧,誰有媒妁?”女曰:“我為媒,為爾擇一佳婦,願乎?”曰:“願。”女曰:“麻面兔唇,且眇一目。君如願之,是君白首之耦。”王曰:“不可!不可!必美如姐姐者,方可為之。”女曰:“俗雲‘癩頭蛙想吃天鵝’,不亦難乎?”王曰:“我誠不敢妄想。諺云:‘野老食蝗,飛來口福。’不勞君子好逑耳。”女大笑曰:“君非學究,何太腐氣!豈日居市井,尚未忘‘之乎者也’耶?實告君:妾與君有前緣,故來燕好。君宜秘之,保不為君禍也。”言畢而出。旋從簾外挈一小竹籃,中盛四簋。又取出水晶壺、玉杯以及象箸等,罔不精潔。酌酒勸王,王有難色。女奪杯曰:“此豈鴆毒耶!”先吸其半,復令王飲。王嘗之,芳冽沁齒,果良釀也,遂酣飲。飲畢,則杯盤白無,亦不見人撤去。既而滅燭共寢,極盡歡娛。及曉始去,人無知者。
如此二三年,恩愛備至。嘗謂王曰:“君之福澤太薄,而衣食粗足。如操作時思食,可取諸釜;思衣,可取諸篋。”試之果然。
一夕,攜來奇珍異味,窮極奢麗——駝峰熊掌,豹胎魴腴,皆不能指其名。生喜云:“朝朝相擾,何故為此盛饌?”女不言,勸生食,己則倚燈背坐不食。王視之,愁眉鎖翠,香淚拋紅,裊裊然欲言復止。王再三詢故,女曰:“緣盡矣!此別筵也。”王聞言大痛。女拭淚日:“黃鶴一去,非無再見之期。他年會於蘇州,當為君脫急難,志之勿忘也!”未幾,斜月欲墮,野雞四號,女握生手至房外,曰:“若再留數日,後會不可得矣!君宜珍重,妾去也。”如電而沒。
王自此思念成疾,半載始瘥。後娶婦,缺唇眇目,一如女言。仙能前知,信夫!
醉茶子曰:建屏乃吾友趙價人之內兄,予於趙氏識之。其為人誠樸篤信,價人為予言其梗概。予固好奇,詢諸王。王曰:“君別號‘醉茶子’乎?”予曰:“然。”王曰:“若然,可以言矣。”予駭問故,王曰:“昔仙謂予曰:‘他曰,有李某編記事諸書,可煩渠作佳傳。他人可勿告也。”’乃向予細言顛末,語猶欷噓。惜予筆墨拙澀,有負重託。然事有可傳,敢不勉強為之。
同治紀元,建屏如蘇買茉莉,遇盜,竟得生還。歸家,旋病故。不知又與仙遇否,惜未得深究之也。乃知古今叢說,實事不少,不可盡以子虛烏有視之。
申仲權
申仲權,燕之士人。屢試不第,落魄難堪。有中表親冉某,為關外將軍幕府。往投之,至則官已遷,冉隨之去。
申殊怏怏,思再往尋,而囊資已罄。不得已,尋同鄉人劚參者依之,鄉人四五輩,率皆貧苦,食不能自給。授申長鑱,使隨眾操作。申不勝其苦,眾又嫌其累,然未忍拒之。
一日,與眾侶人山。申步蹇,憩松下。須臾,眾不知何往。申走尋之,至一處,山重水複,路極曲折,迷不識道。
值紅日西墜,悲風怒號,思覓一石窟,借避虎豺。踟躕間,見一女子容貌姣麗,腰系白鹿皮裙,至溪邊,掬飲溪水。申至前,解腰間瓢與之。女欣然飲畢,還其器。申詢路,女云:“此山中無多居人。前峰巒密處,是我所居。彼處無甘泉,故每飲必須至此。然此去大路絕遠,君何以來此?”申告以故,且求寄宿。女不應,返身欲行。申固哀之,至泣下,女乃引之行。
轉過山坡,橫亘一小橋,橋下蘆葦雜生,蛙鳴蚓吹之聲,極其淒楚。又數里,一大石橋,其長不知多遠,石欄雕鏤,宛若天成。橋盡有莊,南向一石門。人則石室精潔,連亘甚遠。引申至一室,曰:“爾姑在此,俟為爾備食。”女自人去。申視室中,床幾皆石為之,壁上石紋如畫,花木人物,神色生動。縱覽間,門外氣咻咻,一虎沖門過。申戰慄不敢少動,伏石床上。
俄而女至,贈一物如小兒臂,紅潤鮮軟,莫識其名。云:“食少許,即可飽。攜歸,可以致富。”語畢自去。申擘食之,味甘可飽。留其半,藏諸懷。
天將曙,女至,示以歸路。撥雲尋道,越嶺攀藤,始至山外。回顧,則重巒絕嗽,無路可登,詫異而返。
出其物示同人,乃美參也。售之,得一百金,治裝歸里焉。
邑先達邵君玉清,元旦夢有人牽一騎,狀如騾,頂矗一角,促之騎。
至一處,仿佛衙署,仰見懸榜,己名在第三,籍貫皆符。每名下均有批語,多不暇記,惟記己名下注“孝弟可嘉”四字。壁上有懸牌云:“二月初八日,小直沽火。”視畢,其人復促之還。
至家門,一驚而寤。乃粘條志之。至期,小直沽被災,果如所夢。未幾,捷南宮,殿試鼎甲。
斬蛇將
武弁趙某惡蛇,見輒殺之,眾呼為“斬蛇將”。一日適野,叢薄間有大蛇,粗盈握。趙擊以刃,夭矯不馴,乃乘間斷其首。蛇屈伸旋斃。
弁歸營,覺頭目眩暈,體甚不快,因乘輿歸家。夜臥,覺有物如冰,橫搭其腹,頗類蛇。急呼其母,取火照之,見有一無首大蛇,蜿蜒床褥間,血猶殷濕。母驚號,物忽不見。弁嘆曰:“予不起矣!”因述其所為。
母急延巫覡,祈禱懺悔。巫作蛇語曰:“殺我抵命,誰惜汝飲食耶!”未幾旋卒。
醉茶子日:蛇雖毒物,苟無害於人,不必殺也。而蠢然之物,竟能報仇。可知素靈夜啼,青衣搗藥,若非特出之人,焉能免於禍哉!
返鬼
某甲將人都,晚投楊村客店,主人引入後院,窗下停一柩,乃主人之子婦新殮者。甲懼,請遷他所。時客舍填溢,不得已,止宿焉。
甫就枕,夢一少婦二十許,舉止端凝,衣裳整肅,向甲再拜云:“妾棺中人。命合不死,閻君放還。請為白諸阿翁,速剖棺出我,否則不可活也。”
驚寤。少頃,又夢如前。怪而呼主人,告以故。啟棺,女果蘇。客視其人,宛如夢申所見。因詰其何以求救於客,並冥中何所見,則茫然不解。是知人當不死,鬼神呵護,不必其魂有靈也。
鬼市
庚午鄉試後,與二三友人結伴同行,至通州,買舟旋里。艙中先有一客,臥枕行囊。見我輩人,肅然起揖。詢其姓字里居,雲滄州孫姓。禮貌*謙,詞旨爽邁,自言:“在營多年,以功授游擊。因人都營幹,指日即獲實缺。”袖中出金錢三枚,代人卜易。於是眾友集問休咎。孫對答如流,大快人意。
予素厭占卜,而最喜異聞。言次,相與談鬼。孫云:“嚴金兵慘死,未聞鬼出祟人。然目睹一事,甚為怪異。昔從軍荊楚時,嘗紮營山半。俯瞰平野,千里在目。遠近村落,俱為兵燹蕩平,以故人煙斷絕。夜與數人,嶺頭步月。見山下半里許,一大莊院,樹木廬舍,歷歷可指。旋聞犬吠雞鳴,雜以柝聲繁碎,宛然成一世界。相與駭異久之。中一人曰:'此冤氣所鍾,殆鬼市也。試一喝之,即變矣。'乃即山頭高聲大呼:'賊至!'柝聲果截然而止。但見陰雲慘澹,寒月淒清,樓閣亭台,一時都杳。隱隱萬聲叫苦,青磷滾滾,斷垣破壁而已。"
湯 海
邑有湯海者,捕蝗南郊。時禾黍方秀,翠色染人,西顧殘陽,頹然欲墜。忽睹叢綠中,露一巨第,漚釘獸鑷,閘閎壯麗。
徘徊間,有古衣冠人導人。室中珠璣緹繡,陳設滿堂。一婦人,年四十許,亦古裝,氣象華貴,問曰:"爾湯某耶?今存大帑若干,盡行付汝。"乃命侍婢二人,挑蓮炬引視窖所,白鏹累累,高如山嶽。監守者俱金鎧執鉞,排列兩行。見湯至,森然起敬。
湯留連既久,有一道人手持麈尾,勸湯速行。湯檢三錠納懷中,出則東方既白。人市秤之,約百五十兩。
乃易衣乘輿再往,不識其處矣,浩嘆而返,遂成顛疾。每對人,輒言其窖藏。人見其鶉結,或笑其痴,不知其實有所遇也。
陳 翁
遵化陳翁,為人誠樸善飲。夜歸,離村三里許,月明如晝。遇大樹下,有數人聚飲。見陳,遮邀入座。肴饌精奇,味窮水陸。痛飲辭歸,大作吐瀉。次日,往視其處,有破陶器盛馬矢數枚而已。殆狐鬼所化也。醉茶子曰:幻術誑人,狐鬼抑何巧哉!不知同席飲啄,
自視夫復何如?豈誑人亦自誑耶?奇矣!
木 妖
楊村孀婦劉氏,年四十許。素貞靜,終歲不出戶。
庭院中有老木一段,形質朽蠹。婦暑月乘涼,每坐其上,覺有人道之感,遂有孕。將近彌月,婦泣謂其子曰:"予貞潔自持,不圖有此奇醜!爾為我招親黨。所產妖物,請眾觀視,以明我心。"子如其教。
及期,產一男,體甚肥白。眾皆匿笑,婦慚忿,剖之。腎內一木條,彎曲至脊,解視肢體,骨節皆如朽木--殆感木妖之氣而成也。眾疑始釋。然則楚姬產鐵,事或不誣也。
丐 人 子
丐人領一子,約十餘歲。背上近肩處生一手,覆以破衣。有解視者,索一錢。予視之,五指雖具,爪甲宛然,然鬆軟不能屈伸,猶如贅瘤。是即紀文達公所謂"感天地之雜氣而生"者也。夫牛生五足,鵝育雙頭,誰謂斯民,遂無異象。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