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我們十九歲》

《那年我們十九歲》

《那年我們十九歲》這首歌是由歌手馬兆駿演唱的。收錄於專輯:《狂飆青春》,音樂風格:流行音樂,語言是國語。

基本信息

《那年我們十九歲》

那一段騎機車的往事
享受速度享受著友情
享受創作享受共同的未來
生活是如此地自由
那一段騎機車的往事
隨著周遭一直在改變
你對未來還要祈求些什麼
將來有天我們會老化
你還要去承諾些什麼
你知道我們都已長大
你還要告訴我些什麼
是夢想還是謊言
那一段騎機車的往事
享受速度享受著友情
享受創作享受共同的未來
生活是如此地自由
那一段騎機車的往事
隨著周遭一直在改變
你對未來還要祈求些什麼
將來有天我們會老化
你還要去承諾些什麼
你知道我們都已長大
你還要告訴我些什麼
是夢想還是謊言
度過高山和海洋
歲月就此流過在眼前
還記得我們偷偷摸摸學抽菸
那年我們十九歲
經過風霜和磨鍊
如今誰也無法再改變
還記得我們一起許下心愿
那年我們十九歲
隨著時間的變遷
是否應該勇敢地面對
別再用一些安慰自己的謊言
再次欺騙你自己
啦~
啦~
還記得那年我們只有十九歲
現在已不再年輕
啦~
啦~
還記得那年我們只有十九歲
現在已不再年輕

《那年我們十九歲》-馬兆駿

馬兆駿寫歌屬於無心插柳

《那年我們十九歲》《那年我們十九歲》

馬兆駿的家庭是經商的,他自己在大學裡面讀的也是商科."家裡面也希望我能夠經商,如果不是做音樂,可能我就是一個奸商了.哈哈,你們看我長的這個樣子,像不像奸商?"馬兆駿幽默地說.
馬兆駿一直認為,自己寫歌是屬於無心插柳的事情.上大學的時候,他看別人彈吉他覺得蠻帥的,遂決定自己也要學吉他,這樣子比較容易追女孩子,因為自己長得比較醜,總要有一技之長去吸引和討好女生吧.結果他學會了吉他就一發不可收拾地沿著音樂的路走了下去,一走就是20多年.
馬兆駿說,那個時候,台灣盛行很多西洋歌和日本歌,中文歌詞也都是翻譯過來的,他們那些年輕人接受不了,同時看到香港出現了溫拿這樣的樂隊,他們大受刺激,也大受啟發——同樣是華人,為什麼香港人可以自己寫歌,我們就不能嗎?
後來馬兆駿的歌被寶麗金公司所賞識,很快跟他簽了約,進入寶麗金3個月後,馬兆駿開始為很多歌手製作唱片.
兩次低潮令他逃離音樂
馬兆駿進入寶麗金後,幫助當時台灣的不少大牌歌手製作唱片,其中包括鄧麗君,劉文正,鳳飛飛等,當時都是如日中天.身為他們的幕後高手,馬兆駿也越來越成為紅極一時的製作人.盛名之下,矛盾也隨之而來.
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找他寫歌跟製作,公司也不斷施加壓力,要求他做出保證銷量的歌曲.原本喜愛的音樂變成了日復一日的工作,寫歌跟製作的樂趣變成了流水線上被客戶下了訂單必須要完成,並且要達到合格標準,可以賣個好價錢的產品.馬兆駿感到前所未有的迷亂,"快要崩潰了,於是我決定要逃跑."那時大概是1984年,帶著一種被榨乾的感覺,他逃離了都市,逃離了音樂,開始漫無目的的四處旅行,帶著相機到處流浪,最後花光所有辛辛苦苦賺來的錢.
這次旅行令馬兆駿增添了更多的人生體驗,回到音樂圈中,他想起了自幼秉承的家訓"知足常樂",於是寫下那首後來膾炙人口的歌——《我要的不多》.他說:"我要的真的不多,對我來說,吃鮑魚和吃蘿蔔沒什麼區別."
馬兆駿一共出過6張個人唱片,出完第6張之後他不想再出唱片了,"演藝工作抹殺了我的根,讓我覺得我的根在鬆動."他一直覺得,創作和製作才是自己的根.大約在1996年到2001年之間,馬兆駿再度逃離,再度流浪.他回到家裡,考慮自己是不是應該去做商人,他說:"那段時間,我聽到音樂都怕,就是不想再回到那個環境,想要脫離那個圈子,過一種正常上下班的生活."
在這段日子,馬兆駿認識了一個女人,她是在PUB唱歌的歌手,她用自己的溫柔和真情溫暖了馬兆駿那顆不安的心,她對他說:"即使你10年寫不出歌來都沒關係,因為以後你還會寫的,這是你的根本."這個女人後來成了馬兆駿的太太.他們結婚時,馬兆駿已過不惑之年.
現在創作音樂是一種享受
馬兆駿曾經有過不短的年少輕狂的日子,除了在音樂中的迷失,逃離後的流浪,他還曾經沾染過酗酒,抽大麻等陋習.在和記者聊天的時候,馬兆駿也絲毫不掩飾自己的這些經歷.不過他漸漸厭棄了這些行為,"也不知道是為什麼,慢慢地就覺得酒沒那么好喝了,抽大麻也很沒意義,漸漸地也就不想了,現在只剩下這個——"馬兆駿舉了舉手裡的香菸,"也許以後也會慢慢戒掉吧?"
生活走上了正軌,馬兆駿開始恢復了創作,不過,他依然沒有真正回到如今的娛樂圈,而是給他所在的教會寫歌,歌曲的內容大多都是講述愛,和平,關懷,溫暖……他說,過去寫歌是客戶下訂單,寫給某個歌手,現在寫的歌不一定適合哪個歌星唱,但是男女老少每個人都能唱,是真正的大眾歌曲了.
如今的他依然抱有"知足常樂","要的不多"的觀念,他說:"以前寫歌老是想著這個歌能不能紅,如今覺得我到現在還能拿把吉他寫歌,已經很享受了,我現在就是比較享受創作的過程,至於會不會紅,也不是掌握在我手中的."
馬兆駿的生活平靜,安詳,充滿溫馨,他的太太和一雙兒女都常常在教會唱歌,令他自豪的是,一雙兒女也繼承了父母的音樂天賦,唱歌都非常好聽.馬兆駿曾經給孩子們寫了一首歌叫做《發光如星》.那是一個深夜,馬兆駿帶著兒女開車走在漆黑的山路上,孩子們很害怕,馬兆駿就指著天上的星星對孩子們說:"你們看,上帝讓這些星星照耀我們,這是上帝在保佑我們."回家後他的靈感突然來了,就寫下了這首歌.他在歌中告訴孩子,爸爸媽媽有一天一定會離開這個世界,離開孩子,但是他們會變成天上發光的星星,照耀著孩子們回家的路,保佑著他們平安幸福.在教會裡,馬兆駿彈著吉他,和100多個小孩子一起唱這首歌,心裡覺得幸福無比.他對自己的兒女說,爸爸不會陪在你們身邊很久,但是會寫很多歌,留在你們的手裡.
流行音樂應該回歸到本質
馬兆駿覺得,現在的唱片業變得比較泡沫化,包裝出來的大都是偶像歌手.他認為,音樂還是應該回到唱片的本質上來,製作出來的東西首先一定是要好聽,然後才是包裝,而且包裝也應該是很實際的包裝.他不太喜歡現在的很多電子音樂,覺得那都是機器的感覺.他也嘆息,還是以前的歌曲文化氣息比較多一些,但是有什麼辦法呢?現在的年輕人聽歌是不太愛琢磨的,從網上下載下來聽聽,然後換掉再下載新的,也許正因為這樣,現在也很難有那年那樣的比較禁琢磨的歌曲出現了吧.馬兆駿悠悠地嘆息,因為現在的流行歌曲,恐怕他已經不會寫了.
馬兆駿(1959-2007)的逝世
2007年2月23日晚11點多,正在超市購物的台灣音樂人馬兆駿突然昏倒,在緊急送往醫院搶救後,於24日凌晨宣告不治。當年用無華的外表和出眾的才氣征服上世紀80年代的音樂才子馬兆駿,在人生48歲時離開了我們。
由於外界對他的死因有不少揣測,他的二哥馬兆驊澄清說:“馬兆駿是很單純的心臟病發,我們家族有心臟病史,父親因為心肌梗塞過世,大哥前幾年也裝了心臟支架。”過年期間家族聚會,馬兆駿曾向馬兆驊透露,最近胸口悶,常常喘不過氣,馬兆驊還提醒馬兆駿,父親過世前也有胸悶症狀,要注意身體。
目前馬兆駿的遺體在台北市第二殯儀館。好友巫啟賢、施孝榮、王夢麟、廖偉凡昨天都趕往殯儀館送老友最後一程,施孝榮更是泣不成聲。
令人惋惜的是,馬兆駿的妻子上個月才剛產下小女兒,正在坐月子,卻發生這樣的不幸,馬兆駿走了,留下妻子以及3個幼小子女。
馬兆駿19歲就成為唱片公司的搖錢樹,20多歲成為鄧麗君、黃鶯鶯、劉文正等大牌歌手爭相邀約合作的對象。一共出過6張個人唱片,出完第6張之後他不想再出唱片了。他一直覺得,創作和製作才是自己的根。
提及一下,音樂人馬毓芬是他的妹妹。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