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笑貓日記:那個黑色的下午》主要講了2008年5月12日下午2點28分,一場震驚世界的大地震,讓那個黑色的下午,永遠地定格在我的記憶中,親愛的虎皮貓,親愛的孩子們,親愛的爺爺奶奶、黑鏇風、阿黃和阿黑,你們在哪裡?無論你們在哪裡,我都一定要找到你們,生死不離!在慘白的陽光下,我走過一片又一片廢墟,踏上了艱難的找尋之路。
具體介紹
“2008年5月12日下午2點28分,一場震驚世界的大地震,讓那個黑色的下午,永遠定格在我的記憶中,親愛的虎皮貓,親愛的孩子們,親愛的爺爺奶奶、黑鏇風、阿黃和阿黑,你們在哪裡?無論你們在哪裡,我一定要找到你們,生死不離!在慘白的陽光下,我走過一片又一片廢墟,踏上了艱難的找尋之路……”
該書以一隻貓的視角記錄了5·12汶川大地震。
它講述的是一隻笑貓和他的孩子在大地震中失散了,於是,它踏上了尋找妻兒的路,在途中遭遇了一個又一個發生在大地震中的感人故事。比如:母親用自己的身體保護了孩子,自己卻被砸死了。後來人們看到一條手機簡訊:寶貝,如果你還活著,請永遠記住:我愛你!
笑貓一路上經歷了許多生離死別,但是最後,還是找到了它的孩子——胖頭、二丫、三寶和他的妻子——虎皮貓。
這個故事告訴讀者,世界上是有真愛的。而這種愛,可以是父母對孩子的愛,男人對女人的愛,也可以是人對動物,或者動物對人的愛。愛,是世界上最珍貴的東西。如果世間沒有愛,那么,我們活著還有什麼意義呢?
叢書系列
《笑貓日記》是楊紅櫻的全新系列作品,目前一共有10本:《保姆狗的陰謀》、《塔頂上的貓》、《想變成人的猴子》、《能聞出孩子味兒的烏龜》、《幸福的鴨子》、《虎皮貓,你在哪裡》、《藍色的兔耳朵草》、《小貓出生在秘密山洞》、《櫻桃溝的春天》、《那個黑色的下午》。
這些從嚴冬寫到金秋的故事,猶如溫暖童年的“心靈雞湯”,猶如陪伴孩子們成長的“心情寶典”。相信孩子們將會在幽默好玩、美妙溫暖的文字中,發現一條連通現實和幻想的秘密通道,相信孩子們會感動,會流淚,會哈哈大笑,會開始生命中最初的思考
作者簡介
楊紅櫻,四川省作家協會副主席,曾做過國小老師、兒童讀物編輯和兒童刊物主編。 19歲開始發表兒童文學作品,現已出版童話、兒童小說五十餘種。已成為暢銷品牌圖書的系列有:《楊紅櫻童話系列》、《楊紅櫻校園小說系列》、《淘氣包馬小跳系列》、《笑貓日記》系列。其作品總銷量超過3000萬冊。 曾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中國出版政府獎提名獎、中華優秀出版物獎、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冰心兒童圖書獎等獎項。 作品被譯成英、法、德、韓等多種語言在全球出版發行。 在作品中堅持“教育應該把人性關懷放在首位”的理念,在中國小校產生了廣泛的影響,多次被少年兒童評為“心中最喜愛的作家”。 《笑貓日記》系列,獲中華優秀出版物獎並連續兩年獲全國最佳年度兒童文學讀物獎。
目錄
第一天 下午2點28分
第二天 一定要記住:我愛你!
第三天 廢墟下傳來歌聲
第四天 一隻名叫公爵的搜救犬
第五天 三寶要做搜救貓
第六天 紅色寺廟裡的嬰兒哭聲
第七天 靈魂升天的狗
第八天 回到櫻桃溝
第九天 舍已救人的母白鵝
第十天 婚禮和葬禮
第十一天 與世隔絕的“孤島”
第十二天 馬小跳的英雄奶奶
第十三天 直升機
第十四天 失蹤的大熊貓雙胞胎
第十五天 山路奇遇
第十六天 生和死的較量
第十七天 山上有座廟
第十八天 在鐘聲里找到虎皮貓
第十九天 搜救犬黑騎士
第二十天 關於黑鏇風的傳說
文摘
第一天 下午2點28分
像昨天一樣,水池裡的魚仍在尖叫,拚命地蹦出水面,想跳到地上來。馬小跳的奶奶將魚一條一條地送回水裡,自言自語道:“唉,要出事了!要出事了!魚兒都想離開水了……”
我的胸口有些發悶,虎皮貓說她心裡發慌,小貓們也躁動不安。我有一種預感——要出事!我急忙帶著虎皮貓和小貓們往外跑。
“爸爸,我們要去哪裡?”
我沒有回答三寶,因為我也不知道我們要去哪裡。
經過小非洲家門口時,我們看見他正背著書包上學去,便不知不覺地跟在他後面,拐上了那條通向學校的山路。 在路上,小非洲遇到了他的同學——立夏和芒種,還有一個長得挺乖巧的女同學田小燕。他們一路采著杜鵑花。我知道,他們要把這些還帶著露水的鮮花,拿去打扮學校旁邊的~座小房子。那座小房子裡,住著一位像仙女一樣美的年輕女老師——鄭美麗。
我們跟著孩子們到了半山腰。他們果然沒有直接去學校,而是拐到了一條石板小徑上。小徑的盡頭就是那座用鮮花裝扮起來的花房子。
鄭美麗老師可能聽見了小非洲他們的腳步聲,花房子的玻璃窗被推開了,在山風中輕輕飄飛著的粉紅色小花朵窗簾的後面,現出了鄭老師微笑的臉。
“鄭老師早!”
“同學們早!”
像往常一樣,孩子們簇擁著如花仙子般的鄭老師,向學校走去。
因為經常和萬年龜一起到學校里來,所以我們已聽慣了學校的鈴聲。鈴聲一響操場上的孩子都跑到教師里去了;鈴聲再一響,孩子們又從教室里跑到操場上來。鈴聲就這么一響再一響,四節課上完了,一個上午也就很快過去了。
中午,孩子們不回家,都在學校里吃她們從家裡帶來的午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