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原文
送裴虬尉永嘉①
孤嶼亭何處②,天涯水氣中③。
故人官就此,絕境與誰同④。
隱吏逢梅福⑤,看山憶謝公⑥。
扁舟吾已僦⑦,把釣待秋風。
作品注釋
①裴虬,杜甫的好友,字深原。韓愈《裴復墓誌》:父虬,有氣略,敢諫淨,官諫議大夫,有寵代宗朝,屢辭不拜。卒,贈工部尚書。《唐書》:永嘉縣,屬溫州。
②《寰宇記》:孤嶼,在溫州南四里永嘉江中,嶼有二峰。謝靈運《登江中孤嶼》詩云:“孤嶼媚中川。”後人建亭其上。
③梁簡文帝詩:“獲陰連水氣。”
④陶潛《桃花源記序》:“來此絕境,不復出焉。”
⑤《漢書》:梅福,九江人,補南昌尉。王莽專政,一朝棄妻子去,隱於會稽,至今傳以為仙。《汝南先賢傳》稱鄭欽為吏隱。
⑥《宋書》:謝靈運出為永嘉太守,郡有名山水,肆意遨遊。
⑦僦,雇舟也。《前漢書·食貨志》:“天下職輸,或不賞其僦費。”《淮南子》:有僦車。黃生曰:上半送裴,下半自敘。東道有知交,遊蹤有前哲,故起扁舟之興,與第四相應。風把釣,句法倒裝耳。杜詩傳刻,有音近而訛者,如“異花來絕域”,誤作“開絕域”,遂與開拆犯重。有形近而訛者,如“扁舟吾已僦”,誤作“吾已就”,遂與就此犯重。又如“巫覡綴蛛絲”,誤“綴”為“醉”,亦音近而訛。“況復傳宗匠”,誤“匠”為“近”,亦形近而訛也。
詩詞格律
這首五律的用韻方式是首句不入韻仄起式。其韻腳是:中同公風。韻部均為:上平一東(平水韻)。
孤嶼亭何處,天涯水氣中。
⊙●○○●,○○●●△。
故人官就此,絕境與誰同。
⊙○○●●,●●●○△。
隱吏逢梅福,看山憶謝公。
●●○○●,○○●●△。
扁舟吾已僦,把釣待秋風。
⊙○○●●,●●●○△。
(說明:○平聲●仄聲⊙可平可仄△平韻▲仄韻)
作品評析
此詩作於天寶(唐玄宗年號,742—756)年間。黃鶴註:“天寶十一載,公獻《三大禮賦》,委官試文,但送有司參選。其《贈集賢學士》詩云‘故山多藥物,勝概憶桃源’,蓋有南遊之志矣,與此詩扁舟之說相合。梁氏編在十三載,或相近。又曰:裴虬,大曆四年為道州刺史。公有《暮秋枉裴道州手札》詩:‘憶子初尉永嘉去。’考《世系表》,虬終於諫議大夫,乃洗馬裴之後。”詩為送別而作。尉本微員,無事功可見,故就永嘉山水寫出登臨韻事。隱吏承官,切縣尉。游山承興,切永嘉。未乃不忘故交,兼有失志遠遊之意。
作者
杜甫(公元712-770年)唐代最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生於河南鞏縣(今河南省鞏義市)。唐肅宗時,官左拾遺。後入蜀,友人嚴武推薦他做劍南節度府參謀,加檢校工部員外郎。故又稱杜少陵、杜拾遺、杜工部。杜甫善於運用古典詩歌的許多體制,並加以創造性地發展。他是新樂府詩體的開路人。他的樂府詩,促成了中唐時期新樂府運動的發展。他的五七古長篇,亦詩亦史,展開鋪敘,而又著力於全篇的迴旋往復,標誌著我國詩歌藝術的高度成就。杜甫在五七律上也表現出顯著的創造性,積累了關於聲律、對仗、鍊字鍊句等完整的藝術經驗,使這一體裁達到完全成熟的階段。被尊為“詩聖”,與李白並稱“大李杜”。現存詩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傳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