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農村信用社貸款定價問題研究》第—章緒論;第二章農村信用社貸款定價的一般原理;第三章農村信用社貸款定價的歷史與現狀;第四章農村信用社經營管理特徵與貸款定價;第五章農村信用社貸款定價模型構建;第六章農村信用社貸款定價模型的算例分析;第七章農村信用社貸款定價支持體系的完善;第八章總結與研究展望。目錄
第—章緒論第一節研究背景和意義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義
第二節國內外研究現狀
一、國外關於商業銀行貸款定價模式的研究
二、國外關於信用社貸款定價的研究
三、國內關於商業銀行貸款定價的研究
四、國內關於農村信用社貸款定價的研究
第三節研究方法、創新點和篇章結構
一、研究方法
二、本書創新點
三、本書的篇章結構安排
第二章農村信用社貸款定價的一般原理
第一節貸款定價的基本理論及其對農信社貸款定價的意義
一、巨觀利率決定理論及其對農信社貸款定價的意義
二、農村金融相關理論及其對農信社貸款定價的意義
三、微觀資產定價模型及其對農信社貸款定價的意義
第二節國外商業銀行貸款定價模式及其對農信社貸款定價的意義
一、成本加成模式
二、價格領導模式
三、客戶盈利分析模式
四、對農信社貸款定價的意義
本章小結
第三章農村信用社貸款定價的歷史與現狀
第一節農村信用社貸款利率的改革歷程
一、改革開放前的農信社貸款利率(1953—1978)
二、農業銀行管理下的農信社貸款利率(1978——1996)
三、農信社改革初期的貸款利率(1996——2003)
四、新一輪農信社改革中的貸款利率(2003)
第二節農村信用社貸款定價現狀
一、貸款定價的組織管理
二、貸款定價的模式分析
三、當前貸款利率水平
第三節當前農村信用社貸款定價存在的問題及其帶來的影響
一、貸款定價中存在的問題
二、貸款定價不足帶來的影響
本章小結
第四章農村信用社經營管理特徵與貸款定價
第一節沉重的歷史包袱影響貸款定價取向
第二節落後的自身素質影響貸款定價能力
第三節服務“三農”的經營目標影響定價努力
第四節特殊的產權模式影響定價目標
第五節高風險的客戶群體影響定價模型選擇
第六節特殊的行業管理和監督影響定價政策
本章小結
第五章農村信用社貸款定價模型構建
第一節貸款定價的目標與原則
一、定價目標
二、定價原則
第二節貸款定價的影響因素分析
一、信貸契約交易模型
二、貸款利率影響因素
第三節貸款定價模式設計
第四節定價模式各基礎變數的計算
一、貸款風險溢價率的計算
二、貸款資金成本率的計算
三、貸款經營成本率的計算
四、貸款目標利潤率的計算
五、綜合調整點數的確定
本章小結
第六章農村信用社貸款定價模型的算例分析
第一節模型套用的算例分析
一、貸款算例背景
二、貸款風險溢價率
三、貸款資金成本率
四、貸款經營成本率
五、貸款目標利潤率和綜合調整點數
第二節農戶和貸款特徵變化下的貸款利率
一、算例背景介紹
二、貸款風險溢價率
三、貸款資金成本率與經營成本率
四、貸款目標利潤率與綜合調整點數
第三節農村經濟與農村信用社特徵變化下的貸款利率
一、貸款算例背景
二、貸款風險溢價率與資金成本率
三、貸款經營成本率
四、貸款目標利潤率和綜合調整點數
本章小結
第七章農村信用社貸款定價支持體系的完善
第一節農村信用社內部定價支持體系的完善
一、完善風險溢價率確定體系
二、科學確定資金成本率
三、完善經營成本率確定體系
四、合理確定目標利潤率
五、有效確定綜合調整變數
第二節農村信用社外部定價環境的最佳化
一、積極穩妥地推進農村利率市場化工作
二、加強對農村信用社貸款定價的幫助和指導
三、構建統一協調的監管環境
本章小結
第八章總結與研究展望
前言
農村金融是我國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農村信用社作為我國農村金融的主力軍,在支持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促進農民增收方面應該發揮其應有的作用。政府和社會各界也對農村信用社寄於厚望,並不斷的為深化農村信用社改革而努力。2003年6月,國務院啟動了以“明晰產權關係,強化約束機制,增強服務功能,國家適當扶持,地方政府負責”為總體要求的農村信用社改革。為幫助農村信用社化解歷史包袱,使信用社輕裝上陣,建立起良好的運行管理機制,改善自身的財務狀況和資產狀況,扭轉資本金不足及不良資產水平過高等狀況,更好的發揮農村信用社服務農村經濟的功能,中國人民銀行通過專項票據的發行兌付和專項借款的逐批發放,向滿足改革要求的全國29個省(區、市)農村信用社提供了總額高達1700多億元人民幣的專項票據資金支持,也即大家所稱的“花錢買機制”。“花錢買機制”措施實施後不久,銀監會發布了一系列的數據,表明農村信用社各方面的狀況有了極大的改善,似乎“買機制”的目標實現的很好。但各方面的情況表明,近年來農村信用社經營效果及各方面財務狀況的改善,固然有內控制度不斷完善等經營機制方面的原因。
精彩書摘
第—章緒論第一節 研究背景和意義
貸款定價是指貸款價格的決定過程。對於貸款價格,理論界並無統一的界定,一般意義上的貸款價格就是廣義上的貸款利率,即貸款本金所應獲得的資金利息和相關費用的總和與貸款本金的比例。在資金借貸市場上,利率通常被看作是貸出資金的“價格”。和物質商品價格一樣,利率作為借貸資金的價格也是市場機制的基本要素,是市場機制發揮作用的必要條件之一,它具有引導資源最佳化配置、進而促進經濟的穩定增長以及進行收人分配等功能。
首先,利率具有引導資源配置功能。市場經濟中,貨幣是商品運動的媒介,商品運動要靠資金運動來實現,因而在市場機制進行社會資源配置的過程中,資金起著第一推動力的作用,資金的配置影響著社會資源的配置,而資金的配置是受利率影響的,進而利率可以通過資金的籌集和運用影響金融資源和實物資源的配置。在金融市場中,資金的買賣價格即利率決定於資金供求狀況,由此發出市場信號,引導資金供求者將有限的資金投入到最有效益的企業或行業中去,從而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益。利率對資源配置的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通過利率引導部分資金流向金融機構,由金融機構根據社會資金供求狀況適時運用,這樣就可以減少眾多投資者分散及盲目投資所造成的效率損失。二是促使借貸雙方在追求自身收益最大化的過程中實現社會資金效益總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