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化的象徵》

《轉化的象徵》

《轉化的象徵》宣告了榮格與弗洛伊德關係的結束,同時也成為榮格分析心理學的奠基。整本書的創作正如榮格所言,是一場心理爆發。他將醫療心理學從當時充滿主觀與個人偏頗的情勢中解放出來,讓大家了解潛意識是一種客觀的、集體的心靈,並把自己的研究對象從個別的病例轉向了神話,轉向了文學,在進行這些研究的過程中,創立了原型理論。

基本信息

圖書看點

封面封面
本文集以國際上權威的《榮格文集》(21卷本)為藍本,根據中國讀者的需求,精選其中的代表作,擬分9卷出版。既有毋容置疑的專業性、權威性和經典性,同時也具有大眾性和普及性,加之精美的裝幀,是收藏首選,館藏必備。

作者簡介

卡爾·古斯塔夫·榮格 (CarlG.Jung,1875-1961)瑞士心理學家和精神分析醫師,分析心理學的創立者,動力心理學的鼻祖之一。畢生致力於人類心靈奧秘的探索。一生著述浩繁,思想博大精深。他所創立的集體無意識理論不僅在心理治療中成為獨樹一幟的學派,而且對哲學、心理學、文化人類學、文學、藝術、宗教、倫理學、教育等諸多領域產生了廣泛而深刻的影響。

目錄

英譯者前言
插頁圖目錄
內文插圖目錄
瑞士第四版序
瑞士第三版序
瑞士第二版序
第一部分
一、引言
二、兩種思維方式
三、米勒的幻想:回憶
四、創造的讚美詩
五、飛蛾之歌
第二部分
一、引言
二、力比多的概念

部分章節

第一部分
一、引言
一個人如果讀了弗洛伊德的《夢的解析》而不為其新穎的,貌似毫無根據的大膽方法感到錯愕駭然,對他那赤裸裸的夢的解析亦無所謂道學義憤,反而能持著平靜無偏見的心態,讓這部奇書浸淫於自己的想像世界,那么他必定會對書中的一句話留下深刻印象,弗洛伊德提醒我們,那部不朽的古代悲劇《俄狄浦斯王》(Oedipus),歸根結底是源於某種個人衝突,也就是弗氏所說的“亂倫幻想。”我把這句簡單的話在人們心目中造成的印象好有一比:當我們走在熙熙攘攘的現代鬧市街頭,驀然間有某件珍貴古物闖入眼帘——或許是一根長久不見天日的石柱頂端的科林斯式柱頭,或許是一塊古代碑銘殘片——這時會有一種莫名的異樣感覺掠過我們心頭。前一瞬間,我們還完全沉浸在繁忙而倏忽即逝的眼前生活之中,而接下來的一瞬間,某種遙遠而奇異的東西閃電般降臨,引著我們凝視的目光轉向事物的另外一種秩序。我們的目光從當前這一片喧囂無序中移開,轉而瞥視到更高層次上的歷史延續性。突然間,我們想起,就在我們此刻為了生計匆匆來往的同一片土地上,兩千年前也上演過幾乎一模一樣的生活和人類活動場景,無論古今,推動著人類的都是極其相似的激情,而當時的人也和我們一樣,對自己生活的獨特性堅信不疑。當人初次見識到古代遺存的文物瑰寶時,很容易產生這樣一種感受,而在我看來,弗洛伊德書中對俄狄浦斯傳說的提及,給人的印象也完全堪與上述感受相比。當我們還在吃力地與個體心理的無限多樣性匯成的令人迷惑的紛亂印象搏鬥時,卻突然瞥見了俄狄浦斯悲劇散發出的簡樸而高貴的輝光——這齣名劇,乃是古希臘戲劇中永恆的華彩。我們的視野如此這般地得以拓寬,這件事本身便具有某種啟示般的性質。在我們的心理覺中,古代世界早已淹沒在往昔的陰影里,當我們坐在教室甲,大不敬地屈指算出珀涅羅珀(Penelope)竟已到了徐娘半黝年紀,或者在心理暗自描摹著伊娥卡斯特(Jocasla)那副慵散的中年婦人形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