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揭示了19世紀中後期,中日兩國知識分子在世界不斷進步的大背景下,思想、文化意識產生的不同價值觀念的碰撞,對於了解近代中日關係和研究中日文化比較的讀者和學生有一定的參考作用。
作者簡介
錢國紅,1960年生,湖南隆回人。日本大妻女子大學比較文化學部教授。曾求學於廣州外語學院、南開大學、早稻田大學、日本文部省直屬機構國際日本文化研究中心、哈佛大學。先後於南開大學獲歷史學博士學位,於日本國際日本文化研究中心獲PH.D學位。主要致力於中日兩國世界意識和東亞意識的生成與轉變、非西洋國家傳統思想與現代化關係等方面研究。曾在中日兩國出版有《亞洲近代思想的先驅——魏源和佐久問象山》、《日本和中國的“西洋”發現——十九世紀中日知識分子世界像的形成》等專著。另出版有合著《日本的近代化》、《日中兩國的傳統與近代化》、《亞洲的自我認同》、《面向全球歷史》、《岩倉使節團的再發現》等。
目錄(節選)
前言
緒論
一、黃河文明和海洋文明
二、從發現海洋到形成新的世界意識
三、儒學與近代化
四、“和魂洋才”和“中體西用”
第一章想像的世界與現實的世界
一、大航海時代與東西勢力的交替
二、地圖上的日本和世界
三、俄羅斯南下與日本人的海國意識
第二章中國·西洋·日本:三角測量的視角
一、觀察世界的起點
二、來自世界的憧憬和威脅
三、西洋認識的深化與對傳統世界的批判
第三章《海國圖志》的衝擊和幕末日本
一、中國知識分子和鴉片戰爭
二、日本知識分子和鴉片戰爭
三、來自中國的世界地誌與《美歐回覽實記》
第四章走向世界:中日文人知識分子的精神軌跡
一、從“夷務”到“洋務”
二、立志研究日本的晚清中國人
三、超越洋務運動
第五章兩個文人知識分子:魏源和佐久間象山
一、中日兩國近代初期思想的比較
二、魏源和佐久間象山的理想與現實
三、東方文明觀和中日兩國近代化
結語中日近代化的世界史意義
一、擴大近代化可能性的三角測量思維
二、反思與展望
文摘
15世紀的前半期(1405-1433年)明朝武將鄭和前後7次乘船到達東南亞、印度西南岸、波斯灣、阿拉伯及非洲東岸,實現了廣為人知的鄭和下西洋。鄭和率領船員二萬數千人,分乘60餘艘大型帆船,以大型編隊向西方挺進的壯舉,不僅促進了南海各國對明朝的朝貢,活躍了南海貿易,也通過人的往來和物品的交換,擴大了中國人觀察外部世界的眼界。鄭和船隊中的一些人詳細地記錄了他們的經驗和見聞,為後人留下了寶貴資料。最有代表性的記錄是具有三次同行經歷的翻譯馬歡撰寫的《瀛涯勝覽》、南京人鞏珍撰寫的《西洋番國志》、蘇州崑山人費信撰寫的《星槎勝覽》。這些記錄今天已成為我們追述當時情景的最佳憑證。他們通過對東南亞地區、印度洋、阿拉伯海等國家的風俗、地理、人品、物產的記述,既傳達了自己最初的世界體驗,也披露了他們對於未知世界的無限好奇和憧憬。
編者筆記
在我任教的大學課堂上,常常有學生問我為什麼要進行中日比較研究。這時候,我的回答往往是搪塞了事,並不觸及太深。因為這是一個既簡單又複雜的提問。仔細想一想,我走上中日比較研究之路既可說純屬偶然,也可說與20多年前中國社會的狀況以及我個人的現實遭遇相關甚大。我於20世紀80年代初進入大學開始學習日語,由於上大學之前在某地劇團工作過5年之久,因此在大學的最初幾年我為自己設計的專業方向,並不是單純學習日語或研究日本。那時,對我來說,掌握外語只是為將來鑽研戲劇理論或戲劇史打好基礎。但進入大學四年級以後,一個偶然的機會,我讀到的一本日文書給我帶來了很大的衝擊。這是一本由日本著名人類文化學家鳥居龍藏撰寫的題名為《中國少數民族地帶紀行》的書籍,這本書詳細介紹了作者隻身一人深人中國西南少數民族地區進行調查的過程和結果,提出了中國西南民俗與日本固有民俗之間具有某種相似性和共同性的觀點。作者大膽的結論吸引了我,並使我產生了進一步探索中國和日本相互影響和相互關係的願望。我一改鑽研戲劇史的學習方向,把本科畢業論文題目定為“日語起源與中國江南的關係”,開始涉足中日比較研究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