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花聲·懷古二首》

《賣花聲·懷古二首》是元代著名散曲作家張可久創作的小令。這是兩支詠史之曲。作者在曲中抒發了對歷史興替的感慨,表達了對人民的深切同情。

作品信息

名稱:【中呂】賣花聲·懷古二首
年代:元代
作者:張可久
體裁:散曲·小令
宮調:中呂
曲牌:賣花聲

作品原文

【中呂】賣花聲
懷古二首
阿房舞殿翻羅袖①,金谷名園起玉樓②,隋堤古柳纜龍舟③。不堪回首,東風還又④,野花開暮春時候。
美人自刎烏江岸⑤,戰火曾燒赤壁山⑥。將軍空老玉門關⑦。傷心秦漢,生民塗炭⑧,讀書人一聲長嘆。

作品注釋

①阿房(舊讀ēpáng):公元前212年(秦始皇三十五年),徵發刑徒七十餘萬修阿房宮及酈山陵。阿房宮窮極侈儷,僅前殿即“東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萬人,下可以建五丈旗;周馳為閣道,自殿下直抵南山”。《史記·秦始皇本紀》但實際上沒有全部完工。全句大意是說,當年秦始皇曾在華麗的陝西省房宮裡觀賞歌舞,盡情享樂。
②金谷名園:在河南洛陽市西面,是晉代大官僚大富豪石崇的別墅,其中的建築和陳設也異常奢侈豪華。
③隋堤古柳:隋煬帝開通濟渠,沿河築堤種柳,稱為“隋堤”,即今江蘇以北的運河堤。纜龍舟:指隋煬帝沿運河南巡江都(今揚州市)事。
④東風還又:現在又吹起了東風。這裡的副詞“又”起動詞的作用,是由於押韻的需要。
⑤美人句:楚漢相爭,漢勝楚敗。項羽在垓下(今安徽靈壁縣東南)被漢軍圍困。夜裡,他在帳中悲歌痛飲,與美人虞姬訣別,然後乘夜突出重圍。在烏江(今安徽和縣東)又被漢軍追及,於是自刎而死。這裡說美人自刎烏江,是這個典故的活用。
⑥戰火句:指三國時的赤壁之戰。赤壁在今湖北嘉魚縣境。公元208年,吳蜀聯軍在這裡擊敗曹操百萬大軍。
⑦將軍句:東漢班超因久在邊塞鎮守,年老思歸,所以給皇帝寫了一封奏章,上面有兩句是:“臣不敢望到酒泉郡(在今甘肅),但願生入玉門關”。見《後漢書·班超傳》。
⑧秦漢:泛指前代。塗炭:比喻受災受難。塗,泥塗;炭,炭火。

作品選析

《賣花聲·懷古二首》是詠史之曲,這裡選取其中的第二首進行賞析。第二首小令抒發的是連年戰爭造成“生民塗炭”的悲劇情感。
全曲慨嘆統治者之間的戰爭和各民族間的戰爭,給老百姓造成了深重的災難,表現了作者同情人民的思想感情。故用“懷古傷今,慨嘆民苦”來概括該曲的中心思想是最恰當不過的。
文章先用三個典故:一是霸王別姬,即楚漢相爭時,項羽被困垓下,突圍前與愛妾虞姬悲歌訣別,虞姬自刎而死。項羽突圍至烏江岸也自刎而死;二是曹操被蜀吳聯軍大敗於赤壁;三是班超空老玉門關外。引出英雄美人的故事,寄寓了作者對時世的看法,項羽、曹操、班超這三個秦漢時期的英雄人物,他們的功業英名雖然萬古不會磨滅,但他們的功業英名是以“生民塗炭”為代價的,這是一;二是作者沒有褒揚三位英雄的業績,只交待他們的失敗與不得志,便說明歷史上像這些英雄人物不過是過眼煙雲而已。作者為何對英雄人物的成敗得失而無所感慨呢?這和他憫民生,體民苦的思想有關,當時的封建王朝內部,君昏臣庸,統治者之間你爭我奪,為了爭奪到權位及天下的目的,他們總是打著“弔民伐罪”,“以有道伐無道”等為民的旗號,以取得老百姓的支持,並藉助老百姓的力量去實現他們的欲望,到頭來遭受傷害的仍是老百姓,所以作者無不傷心地發出感嘆“傷心秦漢,生民塗炭”,此句也意在表達英雄美人雖有壯烈哀艷的故事,但在歷史的畫卷中最值得同情的是苦難的百姓,最痛心的是天下的百姓,反映了作者最本質的情感。
而作品的結尾更是意義深刻且耐人回味,“讀書人”可泛指當時有文化的人,也可特指作者本人,他含蓄地要表達這樣的含義:其一,用文化人的口吻去感慨歷史與現實,寄寓著豐富的感情,有對“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的嘆惋,有對“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的責難,有對“爭強爭弱,天喪天亡,都一枕夢黃粱”的感傷。其二,用文化人的思想眼光去理解看待歷史與現實,能加深作品的思想深度,顯得真實準確。最後的“嘆”字含義豐富,一是嘆國家遭難。二是嘆百姓遭殃,三是談讀書人無可奈何。
這首懷古元曲,無論是抨擊社會現實,還是審視歷史,都稱得上一篇佳作。
歷史上民族與民族之爭,統治者之間互斗,“朝也干戈,暮也干戈”不知殃及多少無辜百姓。華夏民族的千年史告訴後人:戰亂連年,血雨腥風,夜有悲聲,毀的不僅僅是國家的文明,更是斷送民族的崛起強盛。能“以人民的福祉為優先”,以國泰民安為己任的有識之士,其理想、胸襟必將得到海內外炎黃子孫的擁護、尊敬。

作者簡介

張可久
(約1270~1348後)元代散曲作家。一說名久可,號小山。慶元(今浙江寧波)人。多年任下級官吏,時官時隱,足跡遍及江、漸、皖、閩、湘、贛等地,一生坎坷不得志。張可久是元曲“清麗派”的代表作家。他的散曲的藝術特點是:講究格律音韻;著力於鍊字鍊句,對仗工整,字句和美;融合運用詩、詞作法,講究蘊藉工麗,而且常常熔鑄詩詞名句,藉以入於典雅。其作品多為欣賞山光水色,抒寫個人情懷和應酬懷古之作。作品表現了閒適散逸的情趣,同時吸收了詩詞的聲律,句法及辭藻到散曲中,形成一種清麗而不失自然的風格。明清以來頗為文人推重。明朱權《太和正音譜》譽之為“詞林之宗匠”。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