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背景

當他們走到呂班路 (現在的上海重慶南路)口時,果然看到了一小姑娘走來走去,匆忙地賣著晚報,她聲音清脆、響亮、有順序地叫賣著報名和價錢。聶耳走過去買了幾份報,同時跟她聊了起來,知道她父親有病,家庭生活困難。在回家的路上聶耳沉重地說:“很想把賣報兒童的悲慘生活寫出來,要請田漢或者安娥寫詞”。
過了幾天,安娥把詞寫好了,聶耳找到了那位小姑娘,把歌詞念給她聽,然後問她有沒有不合適的地方,小姑娘想了一下說:“都挺好,但如果能把銅板兒能買幾份報的話也寫在裡邊,我就可以邊唱邊賣了。”聶耳回去立即和安娥商量,在歌詞中添上了“七個銅板能買兩份報”的句子。後來那位小姑娘真的一邊唱一邊賣,她的歌聲使她的生意也好了起來。現在聶耳早已去世了,但那位小姑娘還活著,已成為白髮斑斑的老人了。人總是要死的,但聶耳的《賣報歌》將長存於世。
歌曲歌詞
啦啦啦!啦啦啦!我是賣報的小行家,不等天明去等派報,一面走,一面叫,今天的新聞真正好,七個銅板就買兩份報。
啦啦啦!啦啦啦!我是賣報的小行家,大風大雨里滿街跑,走不好,滑一跤,滿身的泥水惹人笑,飢餓寒冷只有我知道。
啦啦啦!啦啦啦!我是賣報的小行家,耐飢耐寒地滿街跑,吃不飽,睡不好,痛苦的生活向誰告,總有一天光明會來到。
作者簡介
曲作者

詞作者

歌曲影響
這首歌短小精悍的兒童歌曲以跳躍的節奏,活潑的音調,生動地刻畫出一個天真活潑的報童形象。音樂的情緒樂觀向上,對未來充滿了希望。《賣報歌》影響了一代代的中國人,,至今仍得到少年朋友們的喜愛,它為人們展現了解放前貧窮兒童的苦難生活,教育大家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更帶有著對光明未來的期盼。聶耳的創作源於對人民民眾的真摯感情。他從生活中尋找創作源泉,提煉音樂形象,並把自己的音樂創作同生活在社會最底層的勞苦大眾緊密地聯繫在一起,激勵了一代又一代的文藝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