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蔣介石是中國現代史上舉足輕重的人物,深刻影響了近現代中國的歷史走向。長久以來,人們對其功過是非的評價呈現出多極趨勢,中外史學界也熱衷於研究、挖掘蔣介石的性格、思想和生平。由美國著名傳記作家兼歷史學者布賴恩•克羅澤撰寫的《蔣介石》一書,拋開兩岸意識形態差異,站在第三者的立場上,冷靜、客觀地考察了蔣介石波瀾起伏的一生。在西方出版後引起重大反響,被譽為第一部尊重歷史,客觀、完整的蔣介石傳記。作者深入歷史的真實性與複雜性,多次親自赴台會晤蔣介石本人,同國民黨上層要員頻繁接觸,專訪過蔣經國、陳立夫、王世傑等人,並深入民間大量蒐集有關蔣介石的文獻資料。在此基礎上,作者還進行了嚴謹的考證,並深入探討了不同時期蔣介石的個人生平、思想性格,以及政治作為、治國方略等。對於讀者公正、真實、深入地了解蔣介石其人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作者簡介
布賴恩•克羅澤,美國當代著名歷史學者兼政治傳記作家,被公認為是採訪、撰寫國家元首、政府首腦最多且最具權威性的作家。其他代表作有《戴高樂將軍傳》《史達林生平》等。譯者簡介
封長虹,中國國防大學軍事戰略學博士,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研究員。歷任中國國際關係史學會會員、中國美國史研究會會員、中國軍法學會會員、中國軍控與裁軍協會會員。翻譯圖書有:《蔣介石》《周恩來》《統帥們》《掌權者》等。書籍目錄
1 保守的革命者2 革命時機已經成熟
3 求學日本
4 動盪與背叛
5 走近共產國際
6 孫中山逝世前後
7 北伐
8 上海事變
9 蔣氏再婚
10 蔣“統一”中國
11 失去的革命
12 命運自定
13 毛澤東的崛起
14 日本和西安事變
15 日本全面侵華
16 日本陷入困境
17 蔣介石和他的同盟者
18 戰爭結束
19 馬歇爾使命的失敗
20 蔣介石引退
21 蔣介石失去大陸
22 避難之地
23 最後二十年
24 對蔣介石的評價
文摘
1927年當蔣的辭職被宣布的時候,他已於8月12日前離開了南京,踏上了返回家鄉奉化的路程,隨行的保鏢有200人。他在上海逗留了幾天,之後胡漢民等人一路跟隨著他。那時,他還未完全從國家事務中擺脫出來,但是不管怎樣,他的壓力減少了,而且他可以集中精力轉向其個人生活方面。他的第一次婚姻是一個悲劇,儘管有了一個兒子蔣經國。這暗示著他與其妻只具有一種最低限度的親密關係。他幾乎不了解他的妻子毛福梅。首先是他的軍事訓練,其次是革命,這些事情耗費了他的精力,也吸引了他的興趣。在他為數不多的探家期間,毛反覆勸說他放棄戎馬生涯,但這幾乎等於讓他放棄生活。這樣的彼此缺乏理解或許就是他對毛粗暴的原因。她的興趣所在是家務,政治讓她感到迷惑,並且她也不為之所動。1921年,也許是因為蔣遇到了他的第二任妻子陳潔如,他決定離婚。霍靈頓·唐宣稱這一安排是非常友好的,並且對她很慷慨。但這一評論與事實是不相符的。在蔣看來,此舉意在擺脫其前妻。當時,在給內弟的一封信中,蔣這樣寫道:“在過去的十年中,我簡直難以忍受她的腳步聲或她的身影,至今為止,家的概念已是名存實亡了。我與她離婚的主因是十年痛苦的結果。這不是輕率的決定。你是一個有見識並且明智的人,我想你是能夠為我的幸福著想的,使我從終身的痛苦中解脫出來。”
大約一年之後,在廣州孫博士家裡,蔣介石遇到了一位父親富有並受過美國教育的年輕女子。她對政治有深刻的理解,她熱愛她的國家,而且他可能認為她的志向正好與他一致。對於一名政治軍事活動家來說,這是完美的結合。她就是宋美齡。蔣下定決心之後,就一如既往地迅速行動起來。當他提出結婚的要求時,宋美齡只是溫和地聽著,但據蔣後來說,她“並不感興趣”。實際上,當時她已和劉季文(後來的南京市市長)訂了婚。但她同意可以與蔣通信。在以後動盪的五年中,他一直堅持寫信,向她求婚。1927年5月,上海政變後不久,蔣正式向宋美齡求婚。宋家為此召開一次家庭會議。宋靄齡贊成,而宋子文完全不同意。儘管宋氏姐妹獨立性很強,而且追求解放,但宋美齡已明確向蔣說明,沒有宋母的同意,她不會和他結婚,而宋母並不怎么重視這一婚事。在這次家庭會議中大家還提出了很多問題。用中國社會的標準來衡量,作為一個士兵,蔣是屬於傳統的低層次的人,此外他結過婚一次,或許還有一次除非他可證明他已離婚。隨後,宋夫人又聽到了一些有關蔣生活中的其他女人的傳言。還有一點很重要,那就是蔣不是基督徒。
導致蔣介石如此堅定地求婚的原因究竟是愛情,還是政治野心呢?或許二者兼有。
書評
作為一個政治家和政治領袖,蔣介石是一個戰術家而不是一個戰略家。他比他的競爭對手們略高一籌並善於控制他們。但是,儘管他統治了中國人口的大多數。但他實際上不了解整個政權的社會基礎。對蔣介石的一生進行總結。蔣介石有自己的勇氣、精力和領袖品質,他不僅是一個有很大缺陷的人物。而且從希臘悲劇的意義上講。他也是一個悲劇性的人物。他的悲劇是他個人造成的。——布賴恩·克羅澤美國著名傳記作家兼歷史學者布賴恩•克羅澤撰寫的《蔣介石傳》。拋開兩岸意識形態差異。站在第三方的立場上,客觀、審慎、敏銳地考察了蔣介石波瀾起伏的傳奇一生。是一部尊重歷史與當事人的權威的蔣介石傳記。